電影《阿甘正傳》中,有人問阿甘,為什麼想跑步?在見到飛小魚(蘇怡任)之前,這是我第一個放在心裡的問題。約定的咖啡館和捷運站有段距離,大片落地窗外,有人風一樣的跑進視線,笑容滿面,長髮飄飄,原來這個下午陽光正好,這是飛小魚的出場方式,果然人如其名。
至於本名背後連接的職場生涯,則又是一大篇精彩的故事,蘇怡任擔任過財經證券記者、資產管理行銷企劃、科技集團公關處長,即使身在令人稱羨的位置,擁有穩定高薪的工作,她勇於面對自己的人生,毅然轉往下一段精彩路程,2011年七月,飛小魚在網路廣播平台,製作並主持「跑步吧!人生」,深得觀眾及跑友喜愛,2012年三月,結合她熱愛的跑步與書寫,寫自己的故事,也寫跑友們的故事,《奔跑:跑出人生風景》為讀者帶來各種生活姿態。
如果你問十個跑步的人,為什麼要跑步,可能會得到十種千奇百怪的答案,可能是抽中一雙運動鞋,可能是為了準備考試,可能是為了減肥。飛小魚開始跑步的契機,其實很意想不到——「因為要去爬山!」為了爬山,她開始練跑步,挑戰的第一座百岳是關山,接著攻向南橫三星,在沒有做太多準備的狀況下,挑戰一般上班族的體能極限。因為爬山,飛小魚開始用雙腳去走、去親近土地,加上朋友提醒「妳太胖了」,為了減肥和訓練體力,一頭栽進跑步的世界。減肥有成功嗎?我想答案會是百分之兩百的肯定,她最瘦的時期共減掉13公斤,現在回來一點點,但持續健康美麗。
42.195,這個魔幻數字你必須要記住,代表馬拉松全程的距離長度,單位是公里,相當於學生時代會經歷的四千公尺大隊接力的十倍距離,而且跑者只有你一個人。不過幸好,在全馬之前,還是可以先挑戰21公里的半程馬拉松,飛小魚說自己糊裡糊塗就報名了,「在比賽之前,我從沒有在健身房之外的地方跑過步……」她解釋,通常馬拉松的人都是週末大練,她訓練得不算多,但天天去公司健身房報到,儘管如此,還是很多人賭她會失敗,但是她謹記前輩們的叮囑:無論如何一定要撐到15公里,之後想走再走,不要在前面就停下來。
抵達終點的感覺一定很好,才禁得起這麼多跑者不斷挑戰碰撞。風光出道的飛小魚,後來經歷腳傷及撞牆期,更在東京馬拉松遭遇最痛苦的落馬經驗,全身痙攣倒地,不得不放棄比賽,「治療完畢真的可以站起來,已經是兩個小時以後的事。」失敗造成的心理障礙,讓她一度逃離馬拉松,要費更大更多的力氣,才有再站回跑道的力氣。
以奔跑為起點,跑者們的人生故事從不設限,在飛小魚的筆下一一展開,沒有年齡限制、沒有職業限制,甚至可以只有2/3個胃,甚至可以帶著膝傷,可以帶著悲傷,只要跑起來,不斷往前跑,那些全部可以被拋在腦後,讓眼淚化為汗水,大步大步往前進,在死神還沒有抓到他們之前,奔跑都在持續中。只要一雙運動鞋,不,書中甚至還有穿著草拖鞋跑過長城的例子,應該說,只要你願意踏出第一步,你就可以開始奔跑。只要你不限制住自己,人生就可以沒有限制。
於是,回到第一個問題,為什麼想跑步呢?也許背後的問題會是,為什麼要有答案呢。某種程度上,跑步也許是人生的最好呼應,有的人從一開始就沒打算跑起來,有的人開場就抽筋,有的人意外落馬,而無論如何,只要願意往終點邁進,還有挑戰的勇氣,就成為足夠的答案。不為什麼,純粹只為了自己,那就奔跑吧。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