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不讀不知道!

陳榮彬/「無法遺忘歷史的女子」──張純如與《美國華人史》

  • 字級


張純如的雕像位於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圖/wiki)張純如的雕像位於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圖/wiki


1999年4月22日,《美國華人史》The Chinese in America)作者張純如(Iris Chang,1968-2004)寫信給母親張盈盈博士,提及她在美國國家檔案館與國會圖書館為了寫書而找資料的情況:「我一個小時又一個小時地待在檔案館,打開成打的箱子,翻過數以千計的文件,到最後,手指被紙邊割到出血,指尖則沾滿黑墨,就連在此刻,我也因吸了太多紙張腐朽的味道而腦袋作痛。」(引自張盈盈著,《張純如:無法遺忘歷史的女子》)

既然找資料這麼辛苦,為什麼張純如還要咬牙硬撐,花好幾年時間寫出《美國華人史》?在寫完《被遺忘的大屠殺:1937南京浩劫》The Rape of Nanking: The Forgotten Holocaust of World War II)之後,她已經成為一位國際知名作家,照理說可以挑選一條比較輕鬆的寫作謀生之路,是什麼原因促使她奔波全美各地,上窮碧落下黃泉地尋找歷史資料(有些檔案甚或已經有100多年未曾被開啟過),最後終於寫出《美國華人史》這一部時間背景橫跨150年的史詩之作?答案很簡單,無非是因為她想要「讓受害者免於遭到歷史遺忘,為無法出聲的人發言」。

美國華人史:十九世紀至二十一世紀初,一百五十年華人史詩

美國華人史:十九世紀至二十一世紀初,一百五十年華人史詩

被遺忘的大屠殺:1937南京浩劫

被遺忘的大屠殺:1937南京浩劫


▌張純如的家世背景與作家之路

《美國華人史》作者張純如(Iris Chang)作者張純如(Iris Chang)(圖片來源/ wiki

提到張純如,華人世界與北美地區讀者的第一個印象就是:她是《被遺忘的大屠殺:1937南京浩劫》的作者。這是她的第二本作品,在南京大屠殺60周年(1997年)之際推出,內容揭露了過往鮮為人知的日軍暴行,曾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十週之久,張純如也成為繼譚恩美(Amy Tan,小說《喜福會》The Joy Luck Club]作者)之後第二位登上該暢銷書榜的華裔作家。張純如的雙親張紹進與張盈盈都是從臺灣前往美國留學,分別取得物理學與生化博士學位,後來落地生根,在美國發展,她自己則是跟隨父母在伊利諾大學香檳-厄巴納校區附近長大,從伊大取得新聞學位後又前往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深造,獲創意寫作碩士學位。

成為一位歷史作家,感覺起來對她而言是理所當然,因為她所接受的專業訓練是新聞與創意寫作;但從更深一層看來,其實她的作品都扣緊著自己的華人身分,第一、二本分別講中國原子彈之父錢學森在美國蒙冤的經過與南京大屠殺,到了第三本她更把視角擴大,從1849年加州發現金礦開始講起,一直到20世紀末,詳述華人對美國「高科技」(電腦、生醫等產業)與「低科技」(製造業的血汗工廠)產業的貢獻——但基本上,「為華人發聲與伸冤」的主軸是不變的,唯一的差別是,《美國華人史》的任務讓她走遍美國國家檔案局、加州天使島(美國移民局用來拘留華人移民,進行移民審查訪談的地方),足跡遍布美東、中西部與西岸地區,而且處理的資料量之龐大,從每一章的註釋之詳細都可以看出來。這也讓她從1999年初就開始動手撰寫,但《美國華人史》初版時已經是2003年4月了。

天使島移民管理局(圖/wiki

移民管理局的華人宿舍。(圖/wiki


▌《美國華人史》的寫作動機與策略

張純如早年的職業生涯其實並不順遂,或許因為這樣,讓她對美國華人的處境際遇有更深切的體悟,下筆時更能深入華人內心世界去描述他們的恐懼、脆弱、疑惑、憤怒、驕傲等種種情緒。她在本書第一章就道出自己寫《美國華人史》的初衷:

在受邀前往美加各地針對《南京大屠殺》一書進行演講的過程中,我發現了許多充滿活力的美國華人社群,先前我壓根就不知道它們的存在。我結識了各種不同背景的華人,有19世紀鐵路工的後代、拿獎學金來美國唸書的新移民、不識字的工廠工人、頂尖大學的諾貝爾獎得主、躲過日軍殘酷暴行的年邁倖存者,還有被白人父母收養的華人小女孩。

與美國社會各階層的華人接觸,讓她跳脫自己中上階層華人的身分,走入原本不熟悉的華人社群,傾聽他們的故事。

看完《美國華人史》,我想張純如已讓讀者充分了解到華人移民的能動性:他們從西岸淘金客變成大西部的鐵路工,結果在鐵路完工後遭無情解雇,接著遷居東岸與南方,在全美各大城建立起中國城,隨後又因為美國社會經濟情勢的改變而陸續離開中國城,遷居白人居民為主的美國郊區。(當然,在美國於1882年通過《排華法案》後,也有為數不少的華人是回到中國探親後就被移民局拒絕入境了,只能黯然返回故鄉。)

中國人在美國多處建立起中國城,圖為舊金山唐人街(圖/wiki)中國人在美國多處建立起中國城,圖為舊金山唐人街。(圖/wiki


透過歷史資料梳理,她也讓我們知道,美國華人的處境並非各地劃一,像是在南方,華人因為數量不足以對白人構成威脅,反而能獲得比非裔美國人還高的社經地位。而且張純如也用心描繪許多華人在美國社會力爭上游的過程,擺脫原本的農工、洗衣工身分,藉由華人的諸多特質(充滿韌性、勤儉、懂得相互扶持)成為華商,並且因為重視教育而讓下一代有機會成為學者、知識分子,甚至因為社會與政經情勢變遷而從政。有時候,中國國內情勢也會影響華人命運:1949年,大陸的國民黨政府因為內戰戰敗而垮台,千千萬萬滯美華人知識分子、學者、學生有家歸不得,所幸美國政府伸出援手,但這些優秀華人往後也對美國社會做出許多貢獻。《美國華人史》寫的不只是華人史,也是美國社會史的一部分。

如此看來,張純如所採用的,可說是「大歷史夾雜小歷史」的寫作策略:以中國與美國的歷史框架來勾勒歷代美國華人的移民動機與生活背景,接著輔之以大量檔案、訪談、書信、書籍、新聞報導等資料,娓娓道出一個個華人在美國的人生際遇,無論是被美國政府冤枉的科學家(如錢學森、李文和)、在美國開闢新天地的產業大亨(例如一手打造出電腦企業帝國的王安),或者慘遭冤殺的小人物(例如在底特律遭人毫無理由殘殺的陳果仁),每個人的生命故事都同時具有歷史背景與個人向度。

▌張純如的遺產:美國華人該如何走向未來?

自從前往加州當淘金客之後,華工與白人勞動階級之間始終存在著緊張關係。許多白人堅信自己的工作機會遭到剝奪,是因為華人勤勞刻苦、願意領取低薪,這可說是《排華法案》問世的最根本原因所在。華人的形象在美國社會開始獲得好評,與其說是美國民眾的觀念改變,不如說是因為珍珠港事變後日裔美國人變得比華人更受到厭惡,因為美國與中國成為二戰期間太平洋戰區的戰友。

可想而見的是,如同張純如所觀察到的,美國社會大眾對華人的印象往往取決於「美中關係」的好壞:韓戰爆發後,一直到美中外交關係正常化的20幾年之間,美國又開始對華人保持戒心;1991年蘇聯垮台後,世界進入後冷戰時期,但留下的強權空缺又由中國補上,導致美國又開始提防華人。上述兩段時期分別發生過舉世皆知的「錢學森案」與「李文和案」,雖然兩人分別來自中國與臺灣,但對於美國社會甚至美國政府來講,華人就是華人。

到了《美國華人史》接近尾聲之際,張純如所關切的問題愈來愈明顯:無論是來自中國、臺灣或美國土生土長的華人,為何都要承受那麼多冤屈?1982年,華人工程繪圖員陳果仁在底特律慘遭一對失業的白人父子殘殺身亡,但兇手只接受薄懲,他母親陳余瓊芳痛訴:「我丈夫[陳炳興]生前曾為國家賣命打仗。我們向來也都老實納稅,認真工作……我以前真心喜愛美國,但這件事讓我憤怒不已。」陳案的結果不僅讓陳余瓊芳自此離開美國這個傷心地,回中國定居,也讓更多華人感到憤怒,並促使他們重新思考自己的族裔身分問題。

這本書出版的兩年前,2001年海南島「美中撞機事件」才剛發生。美軍偵察機的24位機組員遭解放軍羈押後,美國社會再度掀起一股反華怒潮,華裔美國人社群內部同樣激辯了起來,但張純如觀察到,「某些移民開始把問題歸咎於自己太過自滿,只顧追求事業與照顧家庭,不敢冒險出面介入國家社會的種種事務。」她認為,或許更根本的問題是出在:華人往往鼓勵自己的小孩遠離政治、在社會上保持低調,選擇科學研究與科技發展為自己的職業,但放棄從政與社會參與的結果卻是導致華人社會地位原地踏步。張純如認為,為未來計,華人的共識是應該要起身採取政治行動。我想這是她生前為美國華人提出的最後睿智建言。

美國華人史:十九世紀至二十一世紀初,一百五十年華人史詩 (電子書)

美國華人史:十九世紀至二十一世紀初,一百五十年華人史詩 (電子書)




作者簡介

台大翻譯碩士學程專任助理教授,開設過「現代華語文學英譯」、「文史哲翻譯」、「運動翻譯」等各類翻譯課程。曾三度獲得「開卷翻譯類十大好書」獎項,已出版各類翻譯作品近50種,近年譯著有海明威經典小說《戰地鐘聲》、《火藥時代》、《昆蟲誌》與《美國華人史》。曾任第41屆金鼎獎評委。


 延伸閱讀 
從苦力貿易到排華:淘金熱潮華人移工的奮鬥與全球政治

從苦力貿易到排華:淘金熱潮華人移工的奮鬥與全球政治

金山

金山

內景唐人街

內景唐人街

亞洲男人的美國生存紀事:普立茲獎得主的自我追尋與美國亞裔文化觀察

亞洲男人的美國生存紀事:普立茲獎得主的自我追尋與美國亞裔文化觀察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同樣是媽媽,你想說的我都懂

媽媽心事只有體會過的人才能理解,那些痛苦、困惑、喜悅的時刻無人可訴說,這些作品能夠替你說出口

188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