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報告】
新一代的你心目中理想的詩應該具備是什麼模樣?「新一代影響力詩評」為2018臺北詩歌節主辦、青春博客來協辦的「新一代影響力詩評投稿」活動,募集三十歲以下青年及學生,談談對一首詩的愛,給喜歡讀詩的新一代發表的舞台。詩常被說是一種「無法歸類」的文類,這樣的不馴的特質,恰與青春的靈魂相仿,閱讀新一代視角寫出詩評,正可看出專屬青春的維度。
本活動邀請台灣大學中文系博士後研究員曾琮琇與師大附中國文科教師吳承和擔任評審,從諸多投稿中不分名次選出十篇詩評,在諸多投稿的詩評中,葉青《下輩子更加決定》、徐珮芬《我只擔心雨會不會一直下到明天早上》等華文詩集最受投稿者青睞;翻譯詩集則由辛波絲卡的《給我的詩》獨占鰲頭。而在眾多投稿者中,高中生的比例占18%,大學生〈含碩、博士班〉占50%,社會新鮮人占32%。本次入選十名,大學生分占七名,另外三名為社會新鮮人。
(Photo by Yohanes Dicky Yuniar on Unsplash)
緬甸詩人的故事書
潘朵拉等|遠流出版
詩評|洪順容(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
還記得是在一間暗房裡,屏幕上跳出了這樣一段話:「我曾痛心地愛過人,他們不曾愛過我。」那是我第一次看《緬甸詩人的故事書》紀錄片,原話我沒記得明白,只是映畢後,這段話仍縈繞在我的腦海裡,久久不散。按圖索驥才知曉有出版紙本書,試圖從書中完整那段刺傷我的話。是的,如同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在《明室.攝影札記》所述:「『刺點』是從影像中,彷彿箭一般飛來,射中了我。」但直至翻開書頁,才發現整本書的刺點如荊棘遍佈,一如日常生活裡滿布利器,割傷自己。
詩人昂稱說:「能夠熬過獨裁統治,熬過如此糟糕的時代本身就是一首詩。」《緬甸詩人的故事書》以雙語文字(中、緬)呈現,收錄緬甸十七位不同世代詩人的訪談及詩作,透過他們的作品和生命故事,揭露在極權統治下的緬甸所承受的折磨。我記得紀錄片裡說道,在緬甸無處不是詩人,「在牢裡,他們不讓我們寫詩,但我們還是會把詩寫在地板上,或是用朗誦的方式創作詩,然後把詩默記在心裡。你不可能禁止得了詩。詩永遠都在我們心中。」(詩人山佐兌)於他們而言,詩不是文學、不是創作,是生活,是靈魂,是精神。我想起了友人X君常提及一位前輩說的話:「你可以不讀詩、不寫詩,可是你要活得像詩。」
書封以橘紅色為基底,僅有一個似門形的白色圖案,彷彿是門的另一邊有著光芒,如同新生。這些詩人們肩住了黑暗的閘門,讓後人也許能走向光明的所在。只要心中有詩,「我」就存在。
一開始所尋之話仍是未解之謎,但已不重要了。
評審的話
詩意的安居
曾琮琇(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後研究員)
這次受到青春詩迷青睞的詩集相當多元,既有朝向世界的翻譯詩集如 艾蜜莉.狄金生《這是我寫給世界的信》、辛波絲卡《給我的詩:辛波絲卡詩選》、介訪緬甸詩人潘朵拉等的《緬甸詩人的故事書》等,也有面向當代詩人的,包括葉青、鯨向海、凌性傑、波戈拉、卓純華、任明信、徐珮芬等;這些詩各有關注的面向,各有他們生長的姿態,不過,每一首詩都努力用語言證明自己悲傷的、擺爛的、厭世的、衰小的……種種生活的樣子。我想起詩人羅毓嘉曾經說過,一首會讓他喜歡的詩,它召喚的不是那位詩人的內心世界,而是讀得一種「déjà vu」(編按:法文似曾相似)的感覺──我好像也看過這個畫面、我的人生有一次類似的狀態,或我也曾想像過雷同的情境。此次入選的作品必須在非常有限的篇幅裡表達出一個讀詩人如何感受與表達,更必須透過詩評,讓別人也讀到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在這一點上,我認為它們做到了。
把一首詩提昇為一種溫柔堅定的提醒
吳承和(師大附中教師)
在我心目中,有限的篇幅裡要完成詩的評論,的確很不容易。詩的評論需要涵蓋對詩的認識、理解、感受、反思。對詩人背景與寫作理念的基本認識,能確保在閱讀時不把特例當普通,把普通當特例。對詩作需有準確的理解,不論是先總後分,或是層層推進的閱讀,都能避免見樹不見林,或是有句無篇的缺失。對詩句中所傳遞的情緒,能有真切的感受,並且還需嘗試進一步具體地感知,自己是如何從詩句中得到這些暗示。而最後若能把對詩的所思所感,貼合自己的生活處境與生命歷程,把一首詩提昇為一種溫柔堅定的提醒,或是從那些「好」的地方中找出「對」的部份,就是評論者的貢獻了。我想,這幾個層次聯繫起來,就是一篇相當好的評論了。希望你也能試著用評論的方式一起來接近詩!
延伸閱讀
1.【2018臺北詩歌節特別企劃】新一代影響力詩評:小嚕嚕評艾蜜莉.狄金生《這是我寫給世界的信》
2.【2018臺北詩歌節特別企劃】新一代影響力詩評:葉箏評辛波絲卡《給我的詩》
3.【2018臺北詩歌節特別企劃】新一代影響力詩評:onianio評徐珮芬《我只擔心雨會不會一直下到明天早上》
新一代影響力詩評投稿指定書目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