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博客來選書

即使厭世,黃泉路上也要優雅登場──二月選書《跨界通訊》

  • 字級

跨界通訊

跨界通訊

「我這一代,是送終時代。」這句話出自八○世代的陳又津之筆,似乎距離遙遠,卻是很震撼的一句話,尤其在少子化的現今,格外諷刺。而這本以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代表了生命的四個季節的《跨界通訊》,借由幾位老人與少女的相遇,並結合了網路世代用語,試圖探討的,就是關於「死亡」的界線,以及現下的老年問題。

死亡真的是死亡嗎?那麼,所留下的歌聲或是影像,又是怎麼一回事呢?這樣不也是另一種活著的證明嗎?不然為什麼臉書會設立紀念帳號的管理人呢?另外,人們不是常說「老人嬰仔性」,任性、反反覆覆的狀況,不也像任性的嬰兒或少女嗎?他們也不過只是披著「老人外皮」的人啊!

初讀文稿時,這類的觀察視角非常顯著,《跨界通訊》裡的兩位老人姜公和老陳就是希望有尊嚴死去的最佳代表,對他們而言,待在醫院猶如被判死刑,什麼都不能做,飲食永遠清淡,彷彿老了、病了,就等於是報廢了般。不願在醫院等待死神降臨的兩人,寧願冒著「生命危險」,企圖自殺,也要「逃」出醫院,自己安排自己的後事,讓自己有尊嚴的死亡。那麼,年輕人對於「死亡」又是怎樣的看法呢?「他們只是登入另一個世界,我們依然能在雲端相見。」這是書中兩位管理者,或該說因好奇或怕老人被騙而有所接觸的莉莉和江子午的心情,兩人最後都不約而同地扮演著在「老的世界」與「現實狀況」溝通的橋梁。

從少女忽必烈成長到跨界通訊的過程,作者陳又津也從少女變成人妻,從文字工作者變成媒體記者,更擅於觀察、田野調查,文字也從跳躍式越趨成熟穩重。書中很多關於老年人個性的精闢理論,以及年輕人如何看待老人或病人的情況,光是在醫院裡等待看病,就有幾段精采的描述:

提尿袋的先生服牆壁走著,輪椅上的人瘦成一把骨頭,偏著脖子流口水,氣墊床上的植物人靠伸縮膠管呼吸……推車上面是一罐一罐的安素,長得跟煉乳一樣,標榜健康好消化,我拿了湯匙吃一口。比嬰兒食品的果泥、肉泥還難吃……
等待叫號,等待救贖,等待康復──然後等待死亡。

失智症跟憂鬱症一樣定義模糊,人人有機會,個個沒把握,想自己說自己憂鬱還不行,非得經過醫院層層認定,這樣下去還得了,我看不久董氏基金會又要來告訴我們怎麼活了!吸菸的人不愛惜自己和家人、憂鬱的人拖累親朋好友、失智的人要逆天康復——
人就不能想活就活,想死就死,想生氣就生氣,想憂鬱就憂鬱嗎?

雖然作者口口聲聲說老人議題不是她的專長,但也的確注意到政府高喊長照政策的現實狀況。曾聽聞一句話──人在病了的時後,是最沒有尊嚴的一刻。而《跨界通訊》以「該死的是我們這些老人,可是我們卻活著。」表明對「死亡」的萬般無奈。在荒謬劇情下除了隱含真實世界的現實寫照外,也透露出身而為人卻又萬般不由人的殘忍。


宋敏菁
印刻文學編輯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言論自由日 長大後,你也開始隱藏、審查自己的聲音嗎?

1989年4月7日鄭南榕為了「爭取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自焚明志,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的噤聲,恐怕難以想像那種恐怖。限制言論自由的影響甚大,包含歷史的斷裂、名士的殞落、藝術文化的斷層等等。透過五篇文章,一起體會自由的可貴。

341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