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年度好設計OKAPI Good Design Awards

【好設計的現場|旅遊書篇】如何在在全球固定框架中打造在地特色?《CITIx60:Taipei》在地編輯團隊幕後故事

  • 字級

CITIx60:台北

CITIx60:台北

設計並不只發生在版面構成的當下,「CITIx60」城市指南系列由香港知名設計工作室viction:workshop ltd策劃製作,每冊介紹一個國際創意城市,由當地60位創意界人物或團隊,各自推薦一個私房喜愛的地點組成。此系列以突破傳統旅遊書的編輯概念,至今已帶領讀者認識20座不同城市裡的創意人和城市文化。由大量圖文、資訊素材組成的旅遊書,從編輯概念到取材過程,每一個步驟的決定都會影響最後成書的樣貌。

在【好設計的理由|旅遊書篇】中,旅遊書作者男子休日委員會說:「旅遊書是一種看似簡單實而複雜的書種,資訊量愈大,圖像、文字素材愈豐富,愈需要清晰的版面呈現,才能不著痕跡地吸引旅人嚮往,這不只考驗設計師的版面處理功力,企劃內容的切入角度和選點也是關鍵。」本文透過採訪《CITIx60:台北》在地編輯團隊,藉此了解已經建立固定設計架構版面的系列書籍,前端編輯取材流程、和當地取材者間如何連繫,以及其他製作幕後的故事。



受訪口述=《CITIx60:台北》編輯統籌李擴、攝影團隊TODAY TODAY方品鈞、尼克
採訪整理=OKAPI閱讀生活誌.採訪攝影=陳怡絜、書籍攝影=李盈霞

「CITIx60」系列於2017年推出了《CITIx60:Taipei》(中英文版同步出版),累計已出版全球20個城市的不同城市指南。

 

「CITIx60」系列如何
在世界各地進行取材?


李擴:在《CITIx60:Taipei》之前,「CITIx60」已經以「60x60」(60位選點人分別推薦60個地點)的編輯製作架構,出版了16個城市的旅遊指南。除了最早的巴賽隆納、紐約、巴黎等指南,大部分都是和各地的編輯與攝影團隊合作進行內容製作,viction:ary則在最初的人選和地點規劃、拍攝製作中的時間管理,與撰稿編輯期間和各地負責團隊進行緊密的溝通。

出於對「CITIx60」系列的好奇,2016年春天,我跑到viction:ary的臉書粉絲頁上留言希望可以跟他們合作 《CITIx60:Taipei》,沒想到出版社隔天就回覆,而且和負責此系列的編輯接觸以後,發現他們本來就在籌備台北一書,所以我的「自告奮勇」,其實對出版社來說是「正中下懷」。

《CITIx60:Taipei》負責在地編輯統籌李擴。

對於台北的創意人選,我自己準備了一個名單,一方面在台北時於《GQ》雜誌任職,對創意設計圈相當關注,而自己也有許多從事創意工作的好友。出版社收到我的推薦後,稍加整理後發來一份超過150人的名單,原來他們早就針對台北進行了好一陣子的人選搜羅!名單中依照各種創意領域、代表的公司或品牌和列入台北書中的簡短理由,果然viction:ary編輯說他們非常喜愛台北這個城市和創意,不是嘴上說說的。

請用《CITIx60:Taipei》為例
說明一下「CITIx60」系列的製作流程


李擴:台北這本城市指南,從創意人聯絡、地點採訪到撰寫草稿,前後大概花費五個多月的時間。採訪通常是由當地編輯執行,每座城市當地團隊的分工不一定,以《CITIx60:Taipei》來說本地工作人員就只有我和攝影師,我們要負責進行viction:ary選出最終的60個地點確定外加5個備案點的取材和撰稿,考量取材時間很長又需要人力,最後決定找剛成立不久的TODAY TODAY來擔綱攝影工作。

TODAY TODAY:當時李擴先寄了一本《CITIx60:Tokyo》給我們看,也提供了採訪名單,看到名單上的選點人都是我們長期關注的創意工作者,很想知道這些創意人會推薦什麼地點,沒有多作什麼考慮馬上接下了這個工作。當時我們共有三名攝影師,方便根據進度安排不同攝影師參與。

TODAY TODAY攝影師方品鈞和尼克。TODAY TODAY攝影師方品鈞和尼克。

李擴:2016年6月有了初步的名單後,本想分批開始進行拍攝和採訪,但viction:ary累積了過去十幾本經驗的做法很嚴謹,要求等人物清單和地點全部確認後才開始,所以我們真正開始取材已經是11月的事情,之後又花費了近兩個月完成全部取材。

「CITIx60」系列如何決定
最終的選點人名單以及入選地點呢?

 

viction:ary最後篩選的65位待訪者,每位都需要填寫精心設計過的推薦地點問卷。

李擴:因為viction:ary本身是一間設計公司,他們對「創意人」的定義,會偏向有商業合作案經驗和具有國際能見度,其中有些人其實並不常上本地媒體,或才剛在創意舞台展露頭角,在初期聯絡過程中跟據viction:ary提供的英文資訊,好幾位創意人還只能透過Behance作品網站連繫呢。

而當我開始進行《CITIx60: Taipei》創意人選採訪後,才終於揭曉所謂「60x60」架構祕訣。原來viction:ary設計了一份問卷,創意人要依照本系列的五種分類(建築地標、文化藝術、店舖、餐飲空間和夜生活)各推薦一個地點,並給予「想推程度排序」。viction:ary則在收齊60人的推薦後,以試算表快速篩選出重覆景點,再根據大家的排序,以及推薦人工作性質,整理出最適合每位推薦人的專屬推薦地點。

李擴秀出viction:ary編輯製作的其中一個名單總表,上面有60位推薦人根據想推程度篩選出來的地點。李擴秀出viction:ary編輯製作的其中一個名單總表,上面有60位推薦人根據想推程度篩選出來的地點。


這樣的編輯架構當然不是完美的,創意人選回答的私房台北去處,有部分最終沒法完整收錄,不過在指南最前面、讓讀者一次了解到台北特色事物的「Count to 10」清單,也是出於創意人的推薦呢。

在取材過程中有什麼
特別困難或是有趣的事情嗎?

 

TODAY TODAY:一些在拍攝上限制規定較多的單位,李擴會先幫我們連繫,如果是小吃、傳統店家類的取材,我們就會自行前往溝通,店家都很樂意受訪,比較困難的大概就是要擠在用餐的客人間找到好的取景角度吧,由於事先提出的需求是不要打燈,以現場光線進行拍攝,有時需要找地方架腳架長曝。

viction:ary的編輯會先提出一份拍攝需求清單,讓TODAYTODAY在拍攝前有所準備。viction:ary的編輯會先提出一份拍攝需求清單,讓TODAYTODAY在拍攝前有所準備。

另外,其中有夜市的取材,由於選點人並沒有特別指定攤位,所以我們就根據自己的喜好去拍,好像不知不覺也參與了選點的工作,偶爾我們擔任臨演,畫面就這樣被收納在書內了。

李擴:我們在拍攝時會根據過去的經驗去固定抓一些畫面,在拍攝前viction:ary的編輯會先查找資料,提出他們對地點畫面的初步需求,不只是店面的取景,也包含周邊地景等,譬如:基隆河的夕陽,但我們受限於取材時間或現場狀況的限制,會再做一些調整。很有趣的是國外編輯團隊提出來的需求不一定符合現實,又或是在挑圖時會選到無法展現實景的畫面,尤其當每個地點在頁面上只有三四張照片的篇幅時,我們就得協助他們做初步挑選。


每一個景點最終大約會有3-4張照片被收錄書中,最後決策權在viction:ary編輯部。

攝影師也會依照當下情境補拍畫面。

取材的數量是遠遠超過需求量的。

 

TODAY TODAY:有時候遇到了我們自己喜歡的店,也會在編輯需求外依自己喜好多拍,最後我們交稿時以AB版分資料夾提供,A是採訪店家比較基本需要的招牌門面和他們的需求畫面,B是我們現場判斷決定額外取景的畫面。

李擴:整個過程中我們有無數版的表格,包含viction:ary編輯跟我在不同階段溝通用的表格(上面充滿了提問、備註和進度),我和TODAY TODAY為了排出行程而做的表格,以及我自己的時程和連絡進度表。跨國編輯作業有趣的事情是,我們採訪前會在選店名單做備註,viction:ary的編輯會註記他們查詢到的網路評價請我們確認,有些我們心中的祕藏好店可能某次社群事件被灌了負評,而這確實會影響非當地人的選擇。viction:ary負責編輯對於每個地點撰寫內容的確認,和最終由我們英文草稿編輯出的漂亮完稿,讓我感受到國際出版社的細緻和用心。


與遠端編輯透過網路進行聯繫,為了掌握不同工作進度,電腦中充滿了不同版本的檔案與表格。校對也是在線上進行。


「CITIx60」系列還有什麼巧思
是你想要特別推薦的?

 



李擴:
「CITIx60」系列每本都附上可拆下展開的封面地圖,台北這本出版社找了年輕插畫家陳狐狸(Whooli Chen)來創作,這張美麗的台北地圖,也有另外發行大張海報可供收藏。我也很推薦書中「Count to 10」欄目讓人會心一笑的插畫,是由系列固定合作的Guillaume Kashima所創作。


《CITIx60: Taipei》城市指南在地製作團隊,左起編輯李擴、攝影師方品鈞、尼克。(地點/TODAY TODAY工作室)



看更多
2017OKAPI年度書籍好設計完整名單×好設計解密特別企劃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雜誌進化中】這些雜誌悄悄改了面貌,你有發現嗎?

    作為潮流、新知的傳遞媒介,雜誌無論在內容、形式、包裝上都走在時代的尖端,無論外在的裝幀設計或內裡的主題、單元、內容都必須不斷進化,進化的過程有時像是地表改變樣貌那般緩慢,也有可能一夕之間改頭換面。本次向近期完成改版的四本雜誌發出提問,邀請讀者與我們一同探究這些雜誌們改版前後的各種思量與細節。

    5154 1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雜誌進化中】這些雜誌悄悄改了面貌,你有發現嗎?

作為潮流、新知的傳遞媒介,雜誌無論在內容、形式、包裝上都走在時代的尖端,無論外在的裝幀設計或內裡的主題、單元、內容都必須不斷進化,進化的過程有時像是地表改變樣貌那般緩慢,也有可能一夕之間改頭換面。本次向近期完成改版的四本雜誌發出提問,邀請讀者與我們一同探究這些雜誌們改版前後的各種思量與細節。

515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