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充電5分鐘5-Minute Reading

【書設計】從被觀看的歷史,再看向自己──林西莉《另一個世界》設計筆記

  • 字級


裝幀設計/黃子欽(攝影/李盈霞)

......................................................................................................
封面 內頁 裝訂 材質 印刷 加工
好設計的理由:封面利用配色、照片揀選與版面調度,呈現出有別於瑞典版的樣貌,準確傳達出舊時代的氛圍。仿精裝的裝訂手法,除了考量翻閱時可攤平的易讀性,亦如翻開時光寶盒,帶來珍藏感與驚喜。
.....................................................................................................

瑞典版《另一個世界》,書中照片的方形構圖帶來絕佳的凝視氣氛(圖/黃子欽提供)


長鏡頭的視覺效果

另一個世界:瑞典漢學家林西莉眼中的中國1961-1962(復古裸背線裝)

另一個世界:瑞典漢學家林西莉眼中的中國1961-1962(復古裸背線裝)

《另一個世界》先有瑞典版跟簡體版,為19.5×24公分的西式大開本,帶點《TIME》、《National Geographic》再混搭文學作品的感覺。跟編輯討論後,我們決定將中文版改成17×23公分直排,稍微縮小一點規格以增加閱讀性,讓「遊記」的感覺走出來。因為版面變小,每一頁的文字滿溢,每頁同時整合圖片與文字,所以重新裁切圖片,將小圖縮小,大圖保留。

書中照片是作者用大相機拍的,雖沒有135相機的機動性,但會讓畫面更穩定,方形構圖更帶來絕佳的凝視氣氛。這種相機不適合製造「事件」,但可以把建築、街景、河流等等長鏡頭化。

如蚌殼與蚌肉的裝幀設計

一開始是想捨棄精裝書,因為不想有太沉重的感覺,且書中的照片是重點,便決定要用裸背線裝,讓書可以攤平,照片的四角都可以看到。後來則在外包裝上添加了精裝書的外殼做法,但只黏貼底部,書背不黏死,這也成為本書的裝幀特色。

翻開的扉頁也是重點,藉由紙板裱褙的厚度讓書產生立體感,但內容則是相對柔軟的,就像蚌殼跟蚌肉的關聯。

外殼採用精裝書做法,但只黏底部,不黏書背(攝影/李盈霞)

裝訂採用裸背線裝,可全書攤平,讓書中每張照片都完整呈現(攝影/李盈霞)

《丁丁歷險記:藍蓮花》裡出現的中國街景

封面上的照片是上海街景,我在《丁丁歷險記:藍蓮花》(Le Lotus bleu)中看過相近的畫面,那是比利時漫畫家喬治.勒米(Georges Prosper Remi)的作品,那幕中國城市街景,跟林西莉的照片有同樣的元素:單點透視、招牌、人力車與三輪車,類似「唐人街」的印象,甚至早期香港街道也有這種味道。

《另一個世界》封面主圖外圍有加一圈圖像組合,再用一些小圓框來「破」,像放大鏡一樣,穿透空間讓視角多元化。若只用原書的單張照片來設計仍會有遊記感,但似乎缺乏台灣版的觀點。加上了圖框與圓框的安排後,感覺畫面活絡起來而且透著一股生命力。

相較瑞典版(右),台灣版(左)以一張照片為主圖,週邊加上一圈圖像組合,並以小圓框破格
(左圖/李盈霞攝影 右圖/黃子欽提供)

(攝影/李盈霞)


畫報中的政治氣味

《另一個世界》除了文字跟照片外,還放了很多作者收集的畫報,包括毛澤東的大躍進文宣、農村樣板畫……,融合了寫實與虛構,看起來很超現實,對台灣讀者似乎也有點挑釁的意味。原先想去拼貼這些畫報,改了改,但怕會變成政治普普風(90年代中國藝術家用文革的證物符號來反諷創作),所以還是決定不要過度處理,其中幾張軍服人物,因為會聯想到北韓,就用剪紙素材取代。

這些畫報用幽默與荒誕解釋了那個時代,也有點倖存者的感覺。書中第367頁的畫報,是五個小孩開一輛車子,上頭插著旗幟、載滿農作物,車牌上是「躍進號」三個字,是大躍進的宣傳海報,毛澤東在1958-1961年三年大搞大躍進,結果造成大饑荒。

書中多幅作者蒐集的畫報,現在看來帶著些微幽默與荒謬,亦成為傳達書中時代氛圍的重要元素(圖/黃子欽提供)

部分畫報以剪紙素材代替(攝影/李盈霞)

Red-color News Soldier

Red-color News Soldier

有一本攝影集《紅色新聞兵》(Red-Color News Soldier)是作者李振盛在文革中拍攝的大量歷史照片,他把底片暗藏在地板下,後來變成了十年「文革」的見證經典。如果光閱讀留下來的文件資料,可能帶來一些療癒性,而文革期間大量的人跟文件「被」消失,留下傷痕、扭曲與矛盾,也遺留給後來的創作者龐大的書寫題材。

還有一種「政治波普」,就是把革命時期的列寧、毛澤東、五星旗……當做現成物與流行符號混搭。《另一個世界》的裝幀,若畫報的比重大過於照片,就會讓人聯想到這種紅色風格,但因為畫面以照片為主,會比較客觀,也偏向遊記。

被觀看的歷史

我們常常從外國人的中國印象,折射出台灣印象。閱讀《另一個世界》,一方面窺探文革前的中國內部,一方面也想得知作者林西莉的台灣觀點,她在後記寫到:「這一切給了我對台灣的混合印象,我確實無法判斷那裡將來會如何發展。」這是個很有趣的線索。

中國與中國人影像:英國著名皇家攝影師記錄的晚清帝國(修訂版)

中國與中國人影像:英國著名皇家攝影師記錄的晚清帝國(修訂版)

林西莉雖是文字作家,但她在《另一個世界》的照片也拍得很好。我想到了兩個例子:

  1. 約翰.湯姆生(John Thomson)1871年在台灣拍了40幾張玻璃底片,這些西方人在東方的紀錄觀點,成為台灣歷史研究的重要素材。
  2. 日本攝影師土井九郎(Doi Kuro)近年在網路上發表了從1979年來台後的135彩色照片,如學生通勤、市場小吃攤、理髮店、騎樓、天橋、平交道……。


這兩點都提供了新的記憶方式,並以「過去同步」感,喚醒了大家的生活記憶。外國人的台灣題材,很容易成為我們注意的焦點,我們很偏好閱讀「被觀看的歷史」,並且逆向的看到自己。

而林西莉的照片也像是「新出土」,很多頁面,我都是先被照片吸引,然後再看圖說跟內文。大部分照片都有點風乾的鹹味,沙沙的,文化、生活、街道、校園生活、農村、河畔、吃食、庶民需求,在第267頁的照片中,看到上海黃浦江旁有棟新藝術風的建築,我很好奇林西莉對租界區的看法,那可能又是另一個世界。

林西莉的照片拍下當時人們的生活樣貌,引人入勝(攝影/李盈霞)


印象中,以西方人視角介紹中國,大部分會用歷史素材開場切入,如唐朝、清朝……,介紹台灣則通常搭配青山綠水。感覺中國是遠的、有透視感的,而台灣是近的,甚至是帶點混濁的生命力。租界區有著濃厚的混搭,也有著奇怪的生命力。台灣某種程度讓我想到租界區,可能是因為殖民地的緣故吧。我想起小學課本中的壁報繪畫,保密防諜、人民公社的世界,像是密封的謠言,人代替牛耕作,以香蕉皮果腹的悲慘印象,從課本被招喚出來。一邊設計《另一個世界》的同時,我也常在腦海中比對這些洗腦文宣,這些悲劇好像變成了喜劇。

設計本書的同時,黃子欽想起小學課本中的插畫(圖/黃子欽提供)

(攝影/李盈霞)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馬卡龍、聖代、反轉蘋果塔……你可能吃過,但你知道它們背後的故事嗎?

那些你所鍾愛的法國甜點和它們的身世之謎

140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