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厚心得
來一劑「念書荷爾蒙」吧!即使沒時間、頭腦不好照樣能成為創意性人才!
作者:Snow / 2010-11-09 瀏覽次數(15700)
舉凡學生到成人,可能都曾試圖尋找某一種所謂適合自己最佳學習方法,或者,現在自己仍調整學習中。也許可以從一些成功過來人的經驗分享裡仿效參考,但從專業的神經科學角度,來教懂你理解成功與學習的真實潛能,這在大眾圖書的領域,確實少見。《會念書的狠角色才能生存》正是一本精要摘結了心理與神經科學學習研究發現,而誕生的一本書,強調在出了社會、或是上了年紀後,一種來自生存而非被動式的學習態度,最終目的是讓自己成為具競爭力的創意性人才!
對年紀大的人而言,念書不是選擇,是一種必須。
本書從「設定目標」與「了解學習」說起。
其實,學校體制與出社會後的學習環境不太相同,學校幾乎很難做到所謂創意力的培養,因為學校立場在乎的是短期內是否達到明確的學習效果,所以不太可能作施教上的冒險,只為培養學生那些成果不明確的創意能力,因此,實際上學校內的教育方式大多即填鴨與死記;但是出社會後,被動的填鴨式學習,卻轉為主動性的問題解決模式,很多人常常因為找工作受阻,才驚覺「書到用時方恨晚」。
作者指出了念書其實不是階段性的事,不該是求學中止,就一併停止,現在人類平均壽命都快超過一百歲了,沒有理由裹足不前;對年紀大的人而言,念書不是選擇,是一種必須。
如果缺乏規畫,心裡想或許總有一天會用到,這不是真正的念書。
作者認為學習須來自「自主」的意識,而且必須「用得到、有需要」才去念書!像是前言提及的,作者為求職的年輕人指點迷津時,就是教對方掌握住最終的目標「成為勝出的人才」;他請他開始念書,而且最好先找一個大學裡沒有開課的領域來挑戰、別人都不會的領域來研究!結果,這個年輕人短短四個月就成為水公司的專家。因此,如果學習時,是抱著某種若有似無的心態,例如「中國市場這麼大,先學好中文,以後總有幫助」、「作吃的生意不會倒,要不要先學作菜?」,這種沒有明確的目標學習,很容易就虎頭蛇尾,看不到成果,而且學習深度也不夠。
再怎麼不愛念書,只要持續三天就能養成習慣。
書中相當有層次地剖析了學習歷程下的生理狀態,當我們下定決心發揮意志力的時候,腎上腺皮質會分泌防禦荷爾蒙,有效時間為72小時,讓我們克服壓力,因此,再怎麼厭煩的事與壓力,我們都可忍耐三天,三天後就會覺得已經不太吃力了。但是這種荷爾蒙的四天以後藥效就會降低,因此不想念書時卻還勉強繼續念,念書效果就會降低,因為你的注意力已經轉移到疲累的身體上,這點與個人的意志力或耐力強弱無關。所以維持念書最好就是對書產生興致,然後從中獲得快樂,如果能持續念書的活動重複十次,每次持續三天就可以養成習慣,這是來自腦科學實驗得到的結果!
不需要先有異於常人的動機才開始念,而是要先開始念,之後才會喜歡!
那麼怎麼讓大腦有興致地喜歡唸書,或者換句話說,讓大腦不懼怕不厭惡念書這件事情?作者提到了大腦結構中的新皮質區與邊緣系統:新皮質區被稱為新哺乳類腦,又以人類最發達,從事創造性活動,以及理性、衝突等高知覺的活動;而邊緣系統與學習功能密切相關,是所有動物都有的動物腦,較為原始。
新皮質喜歡改變,但近動物性的邊緣系統一直抗拒,對新變化感到恐懼,所以學習時必須作到安撫大腦,首先,讀書應該從小型計畫開始,而不要訂一個無邊際的大計畫!另外,心中一旦覺得應該要念書,當下就要馬上行動!別讓自己有暇去思考喜不喜歡的問題,立即翻書就念!才能防止邊緣系統產生不安的恐懼反應。而完成一件事後,大腦就會產生快感,為了維持這種感覺,大腦會釋放多巴胺和血清素等快樂的修補物質,這就是一種快樂的回報,之後為了再度得到快樂,我們自然就會更加的用功。
別擔心年紀的問題,只要持續念書,負責記憶的海馬迴神經細胞就會持續生長!
學習時腦部會引起兩種重要的變化:一是先分泌多巴胺,另一就是神經細胞連結網增生,進而形成新的迴路,而這種生長變化並沒有年齡上的限制!從美國蘇克醫學院研究所2000年的研究顯示發現,72歲的教授腦中,負責記憶的海馬迴神經細胞仍在持續分裂,這證明頭腦只會越用越好。因此,整合資訊的學習智力與年紀並無關聯,而且會隨努力的深度而不同。
書中更進一步提到一些相關的荷爾蒙,在個人進入專心念書階段,可能會扮演亦正亦邪的角色:像是原本是產生適度緊張的的腎上腺素,有可能因為過量,而變成引亢奮的賀爾蒙;而原本會讓新知識靈敏的多巴胺,也會因為事物變熟悉而造成心情低落空虛,此時,更必須知道另一個重要關鍵賀爾蒙「血清素」!它對於以上失控荷爾蒙能夠作調節,可以賦予人類身體與經時元氣活力的功能,帶來溫和的幸福感。所以,念書時想營造最佳腦部狀況,就必須靠血清素,即「念書荷爾蒙」,書中介紹了幾種促使血清素分泌的方法:像是吃東西細嚼慢嚥、腹部深呼吸、捨搭車多步行、用心去愛等。
善用潛意識的學習功效
至於很多書籍題到潛意識學習,書中也針對此點作了生理上的澄清說明。在大腦中,創造與念書的起點都是額葉,會發動「去念書」、「試試看」的想法,然後要求顳葉提供所需的資訊。額葉代表「意識」,顳葉代表了「潛意識」的作用,當你無法即時回憶出某部片的片名或是某人名字時,額葉先放棄回想,但是,過一段時間後,你卻突然靈光一現出現答案!這就是因為潛意識的顳葉仍在持續作業,因此,忙碌後睡眠與休息的時間,其實真的可以能讓你透過潛意識發揮統整資訊的作用,具有幫你總結白天龐雜事物的功能。
大體而言,透過這本書,除了傳遞「只要有強烈的自主意識,你就能發掘問題,進而學習最後發揮自己的創才」這樣的訊息以外,更讓學術圈以外的大眾,能夠一窺一探和學習有關生理機制,了解那個喜歡刺激與冒險的大腦,也了解需要呵護與善用的時刻,這樣我們就更有信心去面對,一些學習過程中,自我懷疑或是各種不確定的感覺!也就是學習其實沒有門檻,也不強調智能,有一個人人皆平等的生理機制,與人人皆可努力的過程來支撐,聽起來相當地激勵人心呢!...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