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幾存
先是想起了幾件童年往事:像是兒時總是喜歡花整個下午的時間躲在書桌底下玩耍;喜歡用餐桌旁兩張大型木製的椅子當作前門和後門的梁柱,蓋上棉被充作屋頂待在這個小空間裡;全家出遊時,不特別喜歡住大飯店大房間,反而更期待露營,更著迷於戶外的花草樹木和帳篷裡的小小空間。於是,我開始對《小房子》這本書在意了起來……《小房子》一書,共收錄37個最具創意的小型住屋設計,書中案例主要為30坪以內的房子,最小坪數為兩坪。與其他的建築類型的建築相比,小型住屋如果想成為一種建築藝術,必須具備更多的創意與巧思。
當碰上緊湊的預算、複雜的建地、沒有討論空間的建築法規時,該怎麼辦呢?在屋主希望眺望山景與當地規劃局規定開窗比例的限制下,建築師畢思與普拉澤斯,運用創意在山坡地上打造出了一棟「避暑小屋」,將方正的格局分成四等份,朝南蓋了一個開放式的露臺,這樣匠心獨具的設計不僅令人驚艷,也可以說它正是出自嚴格的限制呢!
書中還有許多案例都能窺見建築師的巧思,例如:伊東豐雄用鋁建材設計出完全「無痕」的住宅、位於丹麥,史顧德設計的「天空小屋」的整棟建物看來就像個屋頂,利用環狀中央空間和活動式嵌板和上端的玻璃引入陽光,所有住過的家庭都覺得在歐洲較冷較暗的環境中,能夠住到充滿陽光的空間, 讓他們想起在南方度假的日子、由多層停車場改建的「莫頓閣樓」,雙層挑高的空間則是利用油罐車的拖車部分做改造。
除此之外,我們更能在這本書的文字中感受到建築師在規劃的過程中,動人的思索。像是在巴黎複雜的都會區建地,荷佐格語迪莫隆兩位建築師在這個單一的建案中運用了自己喜愛的三種建築類型,這棟長條型的公寓每一戶在臨街的一面有灰色金屬遮板,另一面則有弧形的木捲簾,這些窗板,時時隨著住戶對於隱私、遮陽、安全等需求有變化。「企圖讓建築師的角色消失,讓每天住在裡面體驗 設計的那些人,從他們的角度來欣賞設計,從而強調設計的重要。」這是這兩位設計師的理念和真正關心的。
《小房子》裡收錄的一個個住屋設計都集各種挑戰於一身,在這個寸土寸金的現在,讓我們一起翻開這本書,來體驗這37個小坪數裡突破種種限制、 結合了生活需求與創意,令人驚艷的設計吧!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