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獨厚心得

攝影藝術家的精神

  • 字級

受訪者:紀國章/攝影藝術家.策展人
採訪者:史兒
地點:丹堤咖啡

一、化腐朽為神奇

在1930年代前,攝影創作有七成是固定的風景,1960、70年代後,隨著硬體與軟體設備的進步,攝影師逐漸演變成透過相機這個媒介,捕捉內心世界的風景。

任何一個藝術創造者,都是使用不同的媒材,創造自己心靈的語彙,營造自我內心的影像世界。在影像美學上則較為大同小異,只是因個自內心世界的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創作風貌。任何一位攝影藝術的創作者,應該要體認到,他要做的是「從無到有的創造」。真正的藝術家,不是在做「複製」的動作。真正的藝術家,可以從垃圾堆裡創造出個人的內心世界來。真正的藝術家,應該要做「化腐朽為神奇」的再現。

一位攝影藝術家與一位攝影工匠的差別就在此。攝影工匠可以將影像拍的美一點,讓客戶滿意,但攝影藝術家卻可以把別人視而不見的物件,甚至是別人視為垃圾的東西,透過攝影家的內心世界轉換,把非常平凡的事物,轉換成自己的藝術作品。我相信這是每一位攝影藝術家應該要做的工作。

因為每一位藝術家,生來並不是無所事事的活著,反而他會有一種神聖的使命感,有一項工作要完作。而這種神聖的、創造性的想像工作,往往成為藝術家沈重的十字架。藝術家為了創作而遭受的精神苦難,往往是非常大的。

二、討論這兩本新作

史:我在閱讀您這兩本書,《品味經典-歐洲攝影大師作品賞析》以及《影像探索-歐洲新銳攝影家作品賞析》的時候,我發現在《品味經典》裡,較多是詳實的訪談,而在《影像探索》裡,卻有許多您個人的理念和創見。

紀:是的。我在《品味經典》裡儘可能以訪談的型式來呈現,希望能用一種客觀的方式來描寫,因為時代已經改變了,我現在所學習、或體會到的攝影思想,已經和這些歐洲大師們非常不同。在《品味經典》裡,我曾經說過,照片其實像在和時間賽跑一樣,你要捕捉的是一瞬的動靜,但卻得流傳長遠的時間,在未來這張照片是被人如何詮釋呢?在當時你所用的技巧,或許幾年後又有更新的技巧。所以,為了忠實呈現這些前輩大師們的理念和創作,我選擇用訪談的型式。再者,也是為了尊重這些大師,因此非常詳實地寫了出來。

但在《影像探索》這本書裡,我是以我對影像美學的認知,投注在寫這些文章上。用我在整個大巴黎所見所聞的藝術生態,來輔助我進步影像的評論。並且也對比現今台灣的攝影環境和現況,希望將來有志於藝術創作的中青輩學生,能從中了解我一再想強調的:攝影師的原創精神,以及攝影家的社會責任。

三、台灣的攝影環境

以武俠小說的派別來比喻,台灣的攝影門派大概要近百家,而其中有九成都還停留在台灣本土的思想模式,他們從來沒有將作品拿到歐洲去和攝影創作者作藝術上的觀摩,或影像上的交流。從來沒有。我推測,最大可能的原因,是他們認為這並不必要的緣故。或許只希望在台灣作影像工作,作創造,但是從事藝術工作者應該要提起腳走出去,開拓你的眼界和思想,豐富你的心靈。

台灣幾乎每個家庭都有照相機,我們比日本人擁有相機的家庭比例還高。但是全台灣幾乎只有3%的人從事攝影藝術創作,這個數字真的太少太少了。除了攝影創作者對自身的裹足不前,我們的政府對攝影藝術也幾乎是完全漠視。我的攝影作品,國內的美術館從來不肯收藏,就連曾經有在美術館辦過攝影展,照條例是應該收藏,但是也沒有,我想想也罷了。但是今年,當法國的美術館說要收藏我的作品,國外新聞披露我的作品不在自己國內受重視的消息,國內美術館卻打一通電話來,說要收藏。

荒謬的是,他們竟然開口就和我議價,並且,要我放棄著作人格權。這對任何一位稍有法律常識的人來說,都是不可思議的荒謬事件,卻在堂堂一個公立的美術館發生了。我策劃了第一、二屆的國際攝影節,但是政府的反應依然冷淡,我對此很失望,至今還沒有第三屆國際攝影節的出現,儘管我一再遊說,仍然沒有下文,真的令人心灰。

四、給年輕攝影藝術家的建議

我從民國68年開始接觸攝影,當時唸北士商的前身:大安高工,二專畢業、入伍後,就進入聯合報工作,當攝影記者,直到2000年才開始接觸電腦。學生時代,68到73年,我加入了攝影協會,那時學生加入攝影協會,是希望以藝會友,接觸這些攝影前輩,培養自己對影像的敏銳度。我在26歲出國之前,就拿到了許多國家的攝影學會認證,這些都是自我檢定的認證,我只是將自己的作品寄出而已。這些認證激勵我在攝影藝術上更加精進。

我一向希望,人生不要留下太多空白。我希望用我攝影藝術的作品,來填滿人生的歲月。「人生虛無,唯藝術可以不朽。」為什麼人的肉體消逝,精神卻能長存?我們一生都是和時間在賽跑,用有限的人生創造無限的藝術生命。當你看到《品味經典》這部著作,其中有許多攝影大師都已溘然長逝,但是他們的作品和他們對藝術的理念,卻永遠的留存下來。這也是我人生的道路與方向。

每個藝術家是否能創造高度的藝術生命,應該要視能否完成內在給予自己的歷史使命,當你完成,你才不枉來這世上一遭。每個人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風順,都有谷底也有高峰,沒有谷底、沒有「關」的顯現,你就不可能再造巔峰。雖然有時情緒低落,讓人感到份外難受,但不需要去畏懼。

我建議,攝影藝術家一定要有一個主題企劃式的想像。現代許多攝影師,都只是漫無目的的拍攝,連自己的主題都不願意去做深入探討,認為那就是人文紀實影像了,這是非常不好的想法。試想,二十年後的台灣,我們是否會和歐、美,甚至日本的攝影藝術,越差越遠,終至根本趕不上的程度?藝術家不可以隨興!藝術家應當心思細密,非常努力去觀察這個世界,以及自己所居住的環境,你才有辦法去扶助未來身處的影像世界。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中秋特輯│三天小旅行提案

連假只有三天,不請假無法去太遠,深入挖掘這些城市吧!你將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92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