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達利
你可能因為《二○○一太空漫遊》這本小說是「科幻經典」而不打算讀它(經驗法則告訴你:『科幻』+『經典』=看不懂),也可能因為這本小說是同名電影的孿生兄弟而不打算碰它 (經驗法則告訴你:看那部片的前十分鐘你就睡著了,所以你讀這本書可能撐不過三頁);當然,也有可能恰恰相反的,你會因為這是本「科幻經典」或「電影原著」而想讀它(不管懂或不懂,反正這麼做好像很有水準)。但無論你心中如何打算,都請先聽達利說句話:讀(或不讀)《太空漫遊》系列,將是你這輩子的一個重大決定。
不過就是幾本小說,為什麼要說得這麼嚴肅呢?先讓我們回頭看看這幾本小說講了什麼。
《二○○一太空漫遊》的內容大致分為三個部份:第一部份描述遠古時期的猿人聚落,如何因為一塊神祕的天外石板產生某種異變,開始摸索著學習使用工具、朝演化為現代人的路上躍進;第二部份一舉飛越三百萬年,到達人類開始登陸月球的年代,神祕的石板在月球第谷被人發現,並朝木星射出一道訊號;第三部份則描寫幾個太空人與一部名為「HAL」的超級電腦出發向木星探索石板的訊號目標,途中卻發生人員不明死亡原因,最後僅存的太空人鮑曼到達木星後,發現了一個更為驚人的事實... 接下來的《二○一○》、《二○六一》及《三○○一》,故事的主線皆由神祕石板串起,幾個重要角色也會不時出現;神祕石板究竟從何而來?猿人與石板接觸後演化成現代人,那麼現代人接觸石板後又會如何?
這本小說在 1968 年寫成(與電影版同步進行,但晚了幾個月完成),比人類正式登陸月球還早一年,書中諸多對太空旅遊的描寫,有的已經成型,有的還在努力。克拉克在《太空漫遊》系列中鉅細靡遺地描述了宇宙航行的知識以及行星上頭的奇景,不但極具前瞻視野,而且令人目眩神迷。
「但,那又如何?」也許你會這麼問,「讀不讀這幾本聽起來像太空歷險小說的決定,到底有什麼好重要的?」
其實,《太空漫遊》系列吸引科幻讀者之處,或許是細膩詳實的設定與遼遠開闊的想像,但它之所以能夠真正變成為人傳頌的經典,原因並不僅止於它是部超越時代的科幻小說而已。更重要的是,克拉克不但讓我們的眼光跨越時空的界限,甚至跨越現實與幻想、科技與哲學,他拾起讀者視線的一端,將之投射到沒有邊際的宇宙當中,讓我們從另一個截然不同的角度來觀察自己 ──從這個角度看來,我們身旁的一切不再只有理所當然,我們的存在,也不再只限於這副人類皮囊。
如果你曾看過庫伯力克的經典電影《二○○一太空漫遊》,請務必讀讀小說版的故事:克拉克會告訴你那些驚人特效並不是憑空胡想,而所有讓你看了頭痛的片段,克拉克也會一一解答;如果你沒看過這部電影,那麼在讀過小說版的《太空漫遊》系列後,達利建議你去找這部片子來看看,感受一下在登月還在紙上談兵的時代,庫伯力克如何不靠電腦的輔助做出那些絕對可信的無重力畫面。然後我們可以一起讚嘆這些創作者無與倫比的想像力,並且安心地接受這些他們給予的智慧。
在《二○○一年太空漫遊》的第一章裡,有如下的幾個句子:
「... 不只非他們能力所及,也非他們想像所及。他們身處豐饒之中,卻逐漸飢餓至死。」
是的;唯有想像力,會是心靈及肉體飢渴的最終救贖。
正如達利方才強調過的:
讀(或不讀)《太空漫遊》系列,將是你這輩子的一個重大決定。
因為,當我們閱讀《太空漫遊》的剎那,我們就將跨出「自己」,成為一種嶄新的存在。
──或者,至少能夠如此感受。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