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厚心得
那些年代我們永遠趕不及,這些現在我們永遠看不清。
作者:Vanny / 2006-11-30 瀏覽次數(2414)
1995年,那時候還沒有Windos系統。冬天陰暗潮濕,我們走了一段路到計算機中心。註冊了一個帳號。朋友教我如何使用BBS,我進入了討論音樂的版……
【場景二】
2003或2004年,在自己的網頁寫到了《1975-1993台灣流行音樂百張最佳專輯》這本書。一個不認識的網友寫信來希望我可以印這本書給他(真的不是故意盜印,實在是絕版了)。我從未對陌生人熱心,那次卻大老遠的跑到了台大後頭的影印店,印好了這本書,寄給他,沒有留下我的地址和需要的金額。
【場景三】
2006年3月,我去了巴黎的音樂博物館,正好是約翰藍儂紀念展。第一個展區有著他(們)穿戴過的服飾,彈過的吉他,還有他們演出的紀錄片。我從不是披頭迷,坐下來看著那些影像,突然眼淚一直流下來,自己無法控制的那種,直直哭了半個小時。
======
馬世芳。他的朋友叫他「馬芳」,BBS上的ID是honeypie,一些被他的文字感動,進而聽了那些奇妙的音樂的人,喊他派大。
在【場景一】裡,我開始認識了派大的ID。這實在很難解釋,之前我的世界裡對於音樂的認知僅止於唱片行裡有賣的,或許還加上了中文側標的,再或許是加上了一些書裡看到或是半夜聽ICRT或者是電視上有撥過的音樂。進了大學之後,音樂突然變成一件很忙碌、很不知所措,很「世界太新,許多東西都還沒有名字」的事情。我太忙了,忙到不知道該怎麼辦,於是就爬著BBS上的文字,在很有限的預算裡,跟著大家都叫好的那些CD,去光華商場,一個月抱三張回家。
那是個一張CD可以反覆聽好多好多遍的年代。
書也是。那時候我們去了唐山書局,在小小暗暗的地下室裡翻著看著一些新奇的書單。我買了《1975-1993台灣流行音樂百張最佳專輯》這本書,回家一頁一頁的翻著,想著自己聽過裡面幾張呢?真是少的可憐,可是好像人生裡有了一大塊無可挽回的遺憾。這本書裡的人怎麼這麼幸福,他們怎麼都聽了這麼多歌。
我們永遠覺得趕不上之前更美好的年代。之前的年代總是更美好的,所以年輕的時候總是一直覺得「來不及」了,但現在看青春期時似乎也只記得「一直覺得來不及」了。這本《1975-1993台灣流行音樂百張最佳專輯》是派大他們當年是學生時編的。為什麼他們當學生時這麼好玩?這麼厲害?
前一天晚上,我從平裝版《藍儂自敘》最後一頁找到他最帥的那幅頭像,然後略事加工,標上生卒日期,做成底稿,準備拿去影印兩百張。左看右看,總覺得少了點什麼,於是補上一行小野洋子悼文裡的句子:「有一陣風永不寂滅」(There is a wind that never dies)。 這張傳單並不是要推銷什麼活動,只是想在這個日子有一點兒表示。再過幾個月我就要畢業了,想在校園裡做點什麼,機會也不多了。
我和SY從新生南路側門的海報牆開始貼,沿著運動場一路貼到舊體育館對面,再彎到小福對面的布告欄,最後騎回校門口,從椰林大道的第一株椰子樹貼起。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