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世聞名的丹麥作家安徒生,於1838年寫下了他其中一個膾炙人口的童話故事〈小錫兵〉(The Steadfast Tin Soldier)。在這個19世紀的版本裡,堅強的獨腳小錫兵,對以單腳站立、優雅的芭蕾舞者一見傾心,戀情卻受盡阻撓。而當小錫兵歷盡凶險,總算回到魂牽夢縈的芭蕾舞者身邊,竟又與愛人雙雙落入火堆、慘遭高溫燒熔,最終成了一顆錫做的心。雖然是有情人終成眷屬,仍是個哀戚的故事,不僅換取了無數閱聽者的感嘆,也吸引諸多創作名家相繼改編。然而,無論怎麼呈現,百餘年來所留下的,總是那悲傷的結局。
時光流至21世紀,同樣的小錫兵,到了出身自台中豐原、作品三度於義大利波隆那插畫展大放光芒的藝術工作者鄒駿昇手中,有了截然不同的命運。鄒駿昇不只讓小錫兵與芭蕾舞者歡欣團圓,還讓小錫兵的上下裡外、一舉一動,甚至是所見所聞,都藏入了更多值得細細尋找與咀嚼的閱讀符碼。讓這則家喻戶曉的世紀老童話,成了每幅畫面皆別具深意的當代新繪本──《勇敢的小錫兵》。
「以我的個性怎麼可能接受那樣的結局,太瞎了啊。」談起更動經典一事,鄒駿昇單刀直入解釋他所做的最大顛覆,「把原本大家都燒掉的悲觀結局放在這個年代,作者會被罵死吧。總是要給讀者一點希望啊。」
30多歲的鄒駿昇,戴著一副造型略顯奇趣的大眼鏡,臉緣蓄著一圈落腮鬍,講起話來,帶著一點中部腔獨有的率真土氣。從小就愛畫畫的他,原本於嘉義師範學院(今嘉義大學)美術教育系畢業後,便進入小學任教;但教學無法滿足鄒駿昇對創作的渴望,遂於2005年負笈英國求學,一待就是6六年。念完平面設計,再念視覺傳達藝術,以求讓自己的作品,蘊含更豐富的語彙。
英國的學習讓鄒駿昇了解,在視覺的世界裡什麼都有可能,重點在自己要講的是什麼故事、要傳遞些什麼。「我最終學的就是傳達,communication。不管是communication design或communication art,學的都是溝通傳遞的技巧。」他慢慢了解,將插畫推進藝術殿堂的關鍵差異,就在於創作者有沒有更多層次的思考,而不只是把圖畫得很漂亮、把事情講明白就好,「design是直接的傳遞,art是一種感覺跟氛圍。前者講A就是A,後者講A的時候,觀看者看到的可能是BCD,是開放的。」
後來他決定暫且放下那些質疑,先做再說。「不然會一本書都出不了。」但他並未因為「繪本就是童書」這等先入為主的刻板觀念,而簡化他的傳遞企圖與圖像意涵。他先與西班牙出版方溝通好他期望的故事走向與改編概念,委請童書作家茱莉亞.聖.米格爾(Julia San Miguel)修改文字,再著手進行創作。「基本上我的圖並沒有跟著字走。直接讀文字可能會覺得很簡單,甚至覺得幼稚,但解釋起來,會有另一種深度跟趣味。」
這麼多的加密,讓《勇敢的小錫兵》成為一本禁得起發問與細讀的繪本。回台一年來,不論是在藝術展覽、時尚設計、圖書視覺,都看得到鄒駿昇的作品;而不管是在哪個領域的表現,對鄒駿昇來說,要做到的除了精緻的美麗畫面,更要傳遞那些文字道不盡的語言。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