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厚心得
我們看似多元,實則不過是或大或小的以色列疆域。
作者:呂佳龍 / 2012-12-07 瀏覽次數(5095)
源於猶太復國主義運動及猶太人回歸巴勒斯坦的現實,加上二戰期間所承受的苦難,聯合國做出了《1947年聯合國分治方案》決議-允諾巴勒斯坦地區同時建立一個猶太國家及阿拉伯國家。
當時猶太族裔以少數人口獲得多數土地協議,不為阿拉伯世界所接受,繼而引發了1948年與週邊埃及、伊拉克、約旦諸國的以色列獨立戰爭。此後至少3次的以巴戰爭以及不計其數大大小小的互相攻擊,雙方時而談判和平議程,時而受到公眾方向或者意識型態信仰衝激,而各趨極端的狀況,迂迴反覆,一直難有可長可久的實質進展。
2012年末,在美國、以色列強烈反對下,聯合國經表決決議,授與巴勒斯坦國非會員觀察國身分。美國當下表明此舉可能無助於問題解決,以色列則評估視巴勒斯坦國後續動向,且宣稱未來不乏報復舉動的可能。
《虛構的猶太民族》於2012年度出版中文版,雖較2008年的希伯來語版晚了四年,在以巴衝突可能再度觸發的此時此刻,卻更彰顯其意義。誠然此部著作,是以猶太民族起源的發明(或者虛構)為焦點,然而作者意欲挑戰與質疑,對於依民族自決而立國的現代國家,仍具備相當的參考意義。
探究民族認同議題的學者,現今傾向「是民族主義造就了民族,而不是相反」的觀點出發,本書亦依循此路徑,指出對猶太民族和以色列人來說,《聖經》中流亡-復國歷史敘事脈絡,以及猶太民族的出現,是在19世紀後民族主義興起的大背景下順勢產生,而非數千年來一以貫之、血脈純正的民族,至於長達兩千年的「流亡」也是在無驅逐的狀態下完成。
是故,以色列的《獨立建國宣言》宣稱的在猶太人的土地上,建立猶太人的國家的排他性論述,就失去立論正當性。
『沒有一個自認為特殊的群體為了實現其自決能剝奪其他群體的權利』,這正是以巴衝突的深層根源。在長久世居的土地上被隔離、驅散、攻擊,或者不被賦予巴勒斯坦裔的以色列人民公民權利,乃至堅持猶太民族屬性,都構成以色列作為現代民主國家及其區域安全的隱憂。
作者建議,政治現實下,層層糾結的衝突,一時自難以冰釋前嫌,但從以色列內部而言,應該思考如何將排他性的「以色列是猶太人的國家」轉化成由「所有公民構成的多元化的以色列」,則是可努力的方向,長久也能達到降低衝突的可能性。
作者對以色列的詰問,的確有令我們深思之處。過去100年來,民族概念孕育長成的國家,是我們所處的世界,它看似多元,實則不過是或大或小的以色列疆域。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