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百大
【2011年度之最│書籍館】我們期待一本書,標示出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觀看座標--《這就是當代攝影》
作者:M87 / 2011-12-14 瀏覽次數(4389)
他們不是從拿起相機那刻起,才開始觀看世界,而是為了更深切地觀看這個世界,才拿起相機。
相機,是他們的另一雙眼睛。是一雙獵捕真實的眼睛,也是一雙造反真實的眼睛;是一雙真誠回應世界的眼睛,也是一雙對世界投以疑問的眼睛。攝影師藉由相機這雙眼睛,或記錄客觀事件,或揭露私我生活,或照覽壯闊的場景,或捕捉飛逝的瞬間,他們拍下日常或者非日常的一刻,帶著直觀、帶著思索、帶著想像,帶著欲望。
攝影師從不間斷地觀看這個世界。
他們透過觀景窗,框取現實的一景,瞄準、對焦、不管是出於未知、已知、或者預知的理由,在每一次按下快門,他們總有著對意義的期望,他們期望理解、詮釋或者創造,他們所觀看的世界。
攝影,是他們觀看世界的一種方式。而認識攝影,則引領我們開展觀看的眼界,我們不僅從照片中,進入攝影師的視見,我們也從照片中,開始思考自己是如何觀看與體驗,我們所身處的世界。
2011藝術設計年度之最,我們如同攝影師一般,關注著「觀看」這件事。
我們期望有這樣一本書,它能夠掌握讀者的觀看需求,提供讀者不同以往的觀看角度,它能夠引導我們「更有意識地觀看」,特別是,在這個人人都能複製影像、解讀影像、創造影像的時代,我們格外需要這樣一本書:它能以清晰的視野,帶領我們觀看這個時代的多重面貌,同時,它也帶著前瞻與洞見,勾勒出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觀看方式。
《這就是當代攝影》就是這樣一本書,透過觀察與解析當代攝影的創作樣貌,一面展現當代的影像美學,一面爬梳當代的視覺文法,既探索攝影師的觀看技藝,也開啟觀者的觀看視界。推薦這樣一本書,我們關注的不止是「當代攝影是什麼」,我們關注更多的是,「當代攝影師如何表達他們所見的世界」,同時,我們關注著,當代攝影師的視見,如何形構、標示出我們的觀看座標。
我們總是處於觀看的狀態,但我們卻鮮少意識到:「我們在觀看什麼」以及「我們正在觀看」。而這正是當代攝影與傳統攝影最大的不同之處。當代攝影師透過各種嶄新的表達形式和視覺語彙,不斷地誘使觀者注意影像的訊息,以及影像背後所承載的拍攝意圖。
好比「編導式攝影」,經由刻意建構的場景與情境,動員大批人力排演出猶如電影般的敘事場面,無非是要向觀者傳遞:這裡有故事正在上演。相反的,「冷面攝影」則盡可能地屏除拍攝者的觀點,以中立的姿態,捕捉被攝者的全貌,照片中的人、景、物如實所示,像是不具意義的客體,然,刻意抽離情感的拍攝手法,實則邀請觀者以更審慎的目光,省思照片主題背後所指涉的諸種議題。相較之下,「物件攝影」則將焦點放在生活周遭微不足道的物體上,攝影家或以特殊的視角取景,或重新組合、排列物件的關係與位置,藉由攝影的再現與詮釋,不僅在概念上改變物件的意涵,也重新翻轉我們對日常生活的認知。而當代攝影中,題材最廣泛、最能直接引發觀者共鳴的則屬「親密攝影」。承襲家庭照的脈絡,「親密攝影」的拍攝對象圍繞在攝影師周遭的親友,這類主題的照片,通常赤裸且直白地呈現拍攝者自身的生命經驗,他們毫不避諱任何可能引發爭議的主題,性愛關係、暴力、藥癮...這些看似激進的命題,不意圖控訴或表達抗爭,他們旨在真誠地記錄生活處境,而他們自我揭露的影像告白,不僅映照出當代生活的實景,也提供觀者一個深刻接觸社會議題的管道。
當代攝影,訴諸各種手法,建構、擬仿、直鋪、象徵......等不同的表現形式,去呈現我們所身處的時代,這些影像多半不容易在第一時間被理解,甚至常以荒誕、詭異的佈局和情境,直搗觀者的視覺神經,引發不安的情緒,當我們開始感到費解之際,這些影像正以發人深省的方式,動搖我們的感知模式,改變我們的觀看視域。
2011年博客來藝術設計的年度之最,我們誠摯推薦《這就是當代攝影》。
我們期許自己如同攝影師用鏡頭對準被攝物一般,敏銳地觀看,在生活中觀看,觀看任何事物成為藝術的可能性;也在藝術作品中觀看,觀看藝術作品所投射的生活命題。透過攝影式的觀看,觀看世界,也觀看自己與世界的關係,持續且深刻地觀看,我們所在的「此時此刻」......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