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厚心得
突然,我恨起自己的隨波逐流。──韓寒的《青春》
作者:博客來編輯 / 2010-09-30 瀏覽次數(6037)
「痛快!」幾天前和朋友吃飯聊天時,他聊起閱讀韓寒《飄移中國》的感想,下了這般精簡的結論。而我第一次知道這位作者,是偶然在電視上看見關於他的專題報導,報導裡的他,是賽車手,是寫手,是令中國官方頭痛的人物。當時不解何謂痛快,何謂令中國官方頭痛,及至看了《青春》,我才明白緣由。
最近,釣魚台的歸屬問題再次占據媒體版面,韓寒的朋友便問起他,是否能發表一點意見。韓寒說,雖然腳下自己一片土地也沒有,但對於領土的問題,他也是很在意的。沒想到,他接著說起官方的態度。他認為,什麼石油,什麼版圖,根本不是中國官方要的,官方更在意的,其實是自己對內是否穩固。一直以來,中國領導者都是在釣魚台國賓館接見外賓,在這樣的背景下,若承認釣魚台為日本人所有,對中國官方而言,實在太沒面子了。只是,中國官方又無法承擔因此事件而衍生的外交、軍事風險,索性就把這件事拖著吧,拖到最後,等哪一天地殼變動,釣魚台直接鑲到福建省,就省事了。當下,他們只想不費一兵一卒在中國境內穩坐官位。所以,整起事件唱黑臉的,不過是這些被煽動的人們。而這便是韓寒。他總能無情地彰顯官方的怠慢與無知人民的丑角身分。
亦或是面對許多人漫天叫囂著韓寒這一代人的不是時,韓寒不改他看似平和,實際上卻甚是嚴厲的文字說著:「我們其實可以很高興地發現,大群體素質的提高正是從這一代(指八○年代出生的人)開始,最基本的不亂垃圾,不隨地吐痰,不插隊,都是文革後接受教育的那批人開始慢慢培養成。很多社會陋習和低素質表現,恰恰也是老一輩的光榮傳統。」面對老一輩的人以高姿態議論年少一輩心中沒有信仰時,他犀利地反駁:「有信仰自然好,關鍵是信仰帶我們去何方。如果信仰帶我們去溝裡,那我們還是暫且留在岸上看天色吧。」
或許以上的例子,會讓人覺得,韓寒不過只是一位天生咬筆桿的,他最多也只是寫寫文章發表意見、裝腔作勢。若是以這種角度看待韓寒,也著實顯得膚淺。以書中〈一場民族主義的趕集〉為例,當大部分的人以看似痛快的方式「教訓」家樂福支持西藏獨立時,韓寒僅是嗤之以鼻,他認為,抵制家樂福、拉橫幅抗議、甚至有人用一百元去家樂福買東西,企圖找光店家的零錢等,實在是太沒有格調的舉動了。他覺得,在這種情緒下,最好的方式是依然做著自己的本職,寫好文章,在賽車上有好的表現。他要一年比一年進步,最後憑自己的賽車技術讓歐洲人、法國人另眼相看。這也是韓寒,他並不是時下一群只出一張嘴的網友,在他攻擊的背後,確實有著更深刻的實踐力。
在《青春》這本書裡,集結了「青春韓寒」、「創作韓寒」、「公民韓寒」三大主題的文章,韓寒儼然是三位一體,他對文化、體制、學制、民主、民族自覺等方方面面總能找出不同的切面分析。人事物與他的初次交會,或許能夠和平共處,但更多的是一觸即發,彷若我第一次接觸到他的文字一般,腦中乍然出現許多衝擊的亮點,那一刻才知原來自己的生活中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嘲弄與諷刺。突然,我恨起自己曾經的隨波逐流。
每個時代總要那麼一個人,他必須「立言」,勇敢走進常人所謂的歧路,而後他必須包容所有批判,因為他正在做著的,便是批判一個世代。讀著這些文章,漸次也感覺到2006年的韓寒與2010年的韓寒相較,手中的筆依然滿是異議與怒火,但他不再試著點燃紛爭,只願點醒更多的深度與覺悟。於是,我想像起5年後的韓寒、10年後、甚至更久之後的韓寒,他是否能夠依然明白?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