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專業書評
【作家讀書筆記】徐玫怡:母愛,一生的功課──《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母親這種病》
作者:徐玫怡 / 2014-12-26 瀏覽次數(45446)
文╱徐玫怡
忘記了是哪一年看過紀伯倫的《先知》,讓我牢牢記住的是這一段文字:
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們的孩子,乃是「生命」為自己所渴望的兒女。
他們是藉你們而來,卻不是從你們而來,他們雖和你們同在,卻不屬於你們。
看到這段文字的時候我大約剛從學校畢業進入社會,那樣的年紀正初初獨立但尚未有下一個自組家庭的煩惱。二十出頭,在面對未來的選擇以及行事的顧慮中,仍十分在意原生家庭父母的意見。雖是獨立的年紀,卻牽制於親情強大的綑綁力。而我的父母沒有可以挑剔的地方,理性善良充滿溫暖,即使如此我仍曾經想過,如果生命中沒有父母的期望所帶來的制約,如果只按照自我生命的渴望,我會不會是一個不一樣的人?
吳曉樂的這本書《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一見書名立即連結上紀伯倫的這段話。翻開書頁,作者果然在九個故事之前慎重的放進了〈先知.論孩子〉這一段詩篇作為開場,為讀者安排了一個視野較高的觀眾席,隨即展開接下來的故事。
九個家庭各有糾纏,作者把每一篇故事都講得非常動人,雖然只是每週一次的家教工作,吳曉樂卻以她敏感的觀察力深深的望進各個家庭的情感深淵,看見了一個又一個孩子被捲入難以掙脫的漩渦。書裡親子間的故事來自真實生活片段的擷取和串連,作者說故事的方式沒有忘記每一個角色的立場,沒有忽略問題的背景。拿來當作教養書翻閱,則多出太多小說美感;拿來當小說閱讀,又帶著對教養深刻的關懷。每一篇故事各自有不同的描述手法,閱讀起來極其吸引人。
當我闔上書本,看見封面書名的字體大而端正地排列──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這書名彷彿是作者為書中人物不同的困境所找到的共同出口。
年輕時候的我從紀伯倫的這段話裡得到釋放,勇於做出不同於父母期望的選擇,在無法滿足父母期望時不感到愧疚。如今為人父母,也以這段話提醒自己,要記得孩子是借著我的身體來到世間,我並非他生命的主導者,孩子為他自己的生命所存在,不是父母的延伸或一部分,千萬別踩進「母親病」的麻煩當中。
母親病,這個詞是我從岡田尊司(日本精神科醫師、作家)的書《母親這種病》裡學來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因母親的影響,內在深受拘束而產生的壓力或扭曲,稱之為「母親病」。雖以病名之,卻是一個面對自我的功課。
這兩本書同時閱讀,我心裡想著,在吳曉樂家教的家庭中,這些故事中的母親如果在小孩出生前就先讀過《母親這種病》,這些母親是不是能在岡田尊司所舉的名人案例中得到啟發?如果能在意母親病對兒女的影響,是否會因此修正自己對孩子過度的要求?或是在無知中傷害了自己的子女?
孩子是父母最真誠的伙伴。孩子或許讓父母挑剔、發怒、失望,但孩子在生命最深的那個靈魂命定不敢背叛父母。親子互動中的衝突在在提醒家長,自我內在的不協調、不快樂,如果沒有誠意面對,孩子的成長勢必也承接了家長的缺陷。
《母親這種病》書中以多位歷史名人的母親做為例子,名人的成就即使很高,而內在隱藏的母親病卻無法使他們的人生和諧愉快,其內在的不滿和壓抑,也在成長後與家庭保持距離,避免碰觸與母親長年以來造成的心結。
母親病並非一種疾病,卻能隱身支配子女的行動限制內在的自由。
我們從小就被灌輸的觀念:父母的愛是不可質疑的愛。多少歌詞中讚詠父親像山、母親像月亮,父母是堅定可信賴的依附對象,能給予孩子完全的慈愛。但在這兩本書中,這樣的愛卻可能是孩子掙脫不去的魔咒。
作者岡田尊司在書的最後提出面對母親病的建言──當個不孝子吧!試著把父母踢開一次,做一個理想的自己。這建言聽來令人感到悲傷,但對受制於母親病的子女來說,卻是面對人生往前走的一個必經過程。回到吳曉樂書裡的家教學生,這些孩子想踢開母親的關愛有這麼簡單嗎?或許是一生的功課吧!
徐玫怡
身兼數職的才女,除了漫畫家身分外,還是唱片歌詞創作人、散文作家、DIY高手、家庭煮婦。1998年首度與張妙如兩人以《交換日記》手寫體大受喜愛,書中描述漫畫家眼中的日常生活,幽默逗趣、真情感人,書甫出版便引起廣大回響,因而開啟兩人聯手交換日記的合作創作,並且歷經多年而不衰,至今兩人已共寫17本交換日記,並持續創作中。
此外,她將在法國生子育兒的趣事寫繪成《玩具小家庭》,極度人本又具巧思的教養方式,讓為人父母者拍案叫絕。2014年出版帶著孩子生活在台南的圖文作品《徐玫怡的Mother Style》。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