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早晨聽音樂

【陳德政專欄|B面第2首】沒有煙抽的日子

  • 字級


pulp_2


爸爸的摩托車是一輛SUZUKI的打檔車,綠色的油箱兩側印有大同公司的紅標誌,是公司派發的公務車。小學時,家中的轎車主要是媽媽在開,她教書的地點比較遠,爸爸會在下班後趕來補習班門口接我回家。

是那種家庭式的兒童美語班,課前有麵包吃,課後有飲料喝,開在南門路旁的窄巷裡。下課後我會站在老公寓前等著,聽見引擎聲由遠至近,正值壯年的爸爸瀟灑地騎著打檔車出現在街角,我雀躍地跳上後座,享受父子倆在馬路上穿梭的時光。

當時我十歲,是真能稱作「兒童」的年代,開始對國語流行音樂產生興趣,每週五晚上會守在收音機前聽中廣流行網的「知音時間」,聽主持人羅小雲用飛快的口吻報榜。1980年代,當紅的藝人過半來自飛碟與滾石,偶爾穿插一些寶麗金,獨立廠牌的概念在台灣還不時興。

我們的行車路線必定會經過北門路,台南的唱片行幾乎都集中在那裡,有想買的專輯,我會請爸爸停在店門前,自己下去找。他會在我下車時從西裝褲的口袋掏出兩張皺皺的百元鈔給我,找剩的就當零用錢,當然,前提是我在學校得表現良好。

1989年7月,光南唱片行架上堆滿了同一卷卡帶,牆上則貼滿同一張海報,彷彿全天下只有那張專輯是重要的。封面上有一名穿軍服的阿兵哥,對前方敬禮,他戴著黑框眼鏡,木訥的表情散發濃濃的書生氣息(或者說,菜鳥氣息),一行小小的標語寫道:「向學生告別,向明天致敬。」

那張專輯是張雨生的《想念我》。

side B_2
前一年,他以〈我的未來不是夢〉出道,轟動整座島嶼。清新的氣質、誠懇幽默的談吐,形塑出新一代時代青年的樣貌,首張個人作《天天想你》出版後席捲樂壇,成為家喻戶曉的國民偶像。再來,是他參與演出的電影《七匹狼》與A面第1首正是〈永遠不回頭〉的經典原聲帶,那似乎值得再寫一篇,這邊就此打住。

歌唱事業如日中天,也在連續劇和其他電影中露臉,這時卻碰上所有男歌手都得面臨的關卡──兵役。那時當兵可不是夏令營式的隨便當當而已,得數兩年的饅頭,也無替代役那樣的機制,這期間會發生什麼事情,退伍後會不會繼續走紅,實在無人可以擔保。

所屬的飛碟唱片趁他入伍前順勢推出第二張專輯《想念我》,宣告暫別樂壇,歌詞內頁印著:「1989年夏天,張雨生第一個沒有暑假的夏天。」

國民偶像從軍去了,多麼振奮人心,無疑是全國民眾高度關注的一件大事,加上當時娛樂新聞不多,有本名為《星期漫畫》的雜誌甚至以營中的烏龍趣事為主題,連載了一系列的四格漫畫《張雨生大兵日記》,後來集結為單行本。

古今中外還有哪名歌手當個兵也能出成漫畫的?我真想不出來。

「買了什麼?」爸爸問我,我將卡帶從塑膠袋裡取出,他看了一眼便說:「喔,學弟呢!」爸爸是政大的校友,張雨生雖然小他很多屆,讀的是不同的系所,稱呼學弟仍有份親切感。

跟隨他們的腳步,8年後換我進了政大。1997年10月20日傍晚,大二的學長帶我到憩賢樓吃自助餐,餐廳的電視機正播著晚間新聞,就在那樣的時空環境中,我得知張雨生出了嚴重的車禍。在我周遭是一張張擔心的臉,餐廳裡沒有一個人說話。

校園內發起祝禱活動,學生在四維堂前點上祈福的白蠟燭;演藝圈也火速串聯,由張惠妹演唱〈聽你‧聽我〉,發行為募款單曲。三星期後,張雨生走了,嘹亮高亢的歌聲從此成為絕響,追思會在政大半山的藝文中心舉辦,記得那是週日的中午,起床後我從山上的男生宿舍往下眺望,排隊入場的人群一路延伸到後門。

1989年到2014年,整整行過四分之一個世紀,現在的學子已完全錯開張雨生的年代了。3月24日清晨五點,我和幾名比我小十歲的朋友坐在青島東路上,大家為剛從忠孝東路那裡被水車驅趕回來的人鼓掌打氣。

冰冷跋扈的國家機器,讓他們垂頭喪氣,微光的十字路口,我想起那首〈沒有煙抽的日子〉

六四學運時期,台灣的藝文界隔岸聲援,先有群星義唱的〈歷史的傷口〉,後有張雨生以王丹的詩譜下的〈沒有煙抽的日子〉。

六四與三一八學潮本質當然極不同,不能一概而論,然而如王丹所說,相同的關鍵詞也有很多:學生、理想、熱情、付出,還有愛。

我們在街上坐到六點,直到日出,「天亮了,感覺比較安全。」身旁的朋友說。我和他們告別,走回家的途中點起一根菸,在灰色城市的街頭抽掉了一些無奈,天空或許也飄下了幾縷雨絲。

我慢慢走著,希望天別再黑,這條長路能一直延續到黎明。





給所有明日的聚會
給所有明日的聚會



陳德政
寫字的人,聽些音樂,看些電影,讀點書,走過幾個地方。有個部落格叫
「音速青春」,有本書叫《給所有明日的聚會》,第二本書將於年中出版。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追問「我們是誰?」我們就成為臺灣自身歷史的主體

每年到了二二八,都提醒著我們回望台灣歷史與民主的演進,透過這些文章,我們從歷史學者、文學、當事者後代等角度,接近當年事件的原貌。

175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