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書籍好設計BOOK DESIGN

【書設計】作品的背板,記憶的容器──談《Design by wangzhihong.com 》

  • 字級


王志弘首本作品集(裝禎設計╱王志弘 攝影╱李盈霞)王志弘首本作品集(裝幀設計╱王志弘 攝影╱李盈霞)

......................................................................................................
封面 內頁 裝訂 材質 印刷 加工
好設計的理由:做為收錄歷年作品的作品集,書封上打凸、對位標的安排,讓整本書成為收納每部過往「作品的背板」,令人驚喜。內頁版面簡潔清晰,將干擾降到最低,做為「記憶的容器」,相當貼切。
......................................................................................................

Design by wangzhihong.com:A Selection of Book Designs, 2001-2016(王志弘作品選2001-2016)

Design by wangzhihong.com:A Selection of Book Designs, 2001-2016(王志弘作品選2001-2016)

在設想書名時,我傾向它的調性是很平的,想像空間是有限的,語調起伏也不大。我從日常工作中去尋找線索,很快的決定以「Design by wangzhihong.com」為作品集名稱。那是在每本書完成時,我於書本折口一角留下的記號。

在尚未進行設計前,我已經對外觀有所想像,那並不是指如何設計一本書,而是書拿在手中該有多重,手握著書本時,手掌的開合該有多大,再回推書本需要有幾公分的厚度,才能讓人有適當的量感。可以說是從量體的想像中開始所有的設計

確定量體後,接著我從書背開始設計,因為我認為多數的時間裡,書都是以書背在對外,在書店的架上或在讀者書櫃中,它占有一定的面積。書背的設計若能具效果與張力,除了吸引消費者目光之外,也能讓書櫃看起來好看一點。


封面上有一組對位標,它的實際完成尺寸為14.8cm x 21cm,那是每個封面設計最初的狀態,每當工作開始,我總是開啟一個新文件輸入14.8與21,這樣的動作多年來已重複數百次。14.8cm x 21cm是國內書籍主要的制式尺寸,多數的書都採用這樣的規格,日本的制式規格約為13x19,文庫本則是更小,而鄰近的中國大陸,開本雖與我們相似,但也不全然相同。或許14.8cm x 21cm算是台灣書籍特有的數據。

雖然「對位標」不是什麼新穎的想法,但因為這個開本,讓設計有了更完整的脈絡。封面印刷看似是單一黑色,但只要仔細觀看,便能察覺上面的對位標採用了四色,並且以「尚未套準」的狀態存在,那是一種能讓人產生相當細微、思緒正在進行中的動態感受。當它被讀者發現時,我認為封面設計給予人的第一印象將不再是那樣的安靜。

對位標配合實際完成尺寸14.8cm x 21cm的打凸,強化了製作空間中誕生的暗示。大多數我設計的書都可放進這個空間,若將書本與作品集相疊,從上俯視時將形成另一種風景,作品集本身成為每本書的背板,它並非主角,而是襯托過去的每一本書,這正是我想像中作品集該扮演的角色。

作品集從量體的想像中開始所有的設計。(攝影╱李盈霞)

作品集內封以空壓方式表現文字(攝影╱李盈霞)作品集內封以空壓方式表現文字。

王志弘的書背設計皆極具效果(攝影╱李盈霞)王志弘的書背設計皆極具吸睛效果。

刻意錯位的「對位標」,讓封面不再那麼安靜(攝影╱李盈霞)刻意錯位的「對位標」,讓封面不再那麼安靜。

具有誕生暗示的打凸效果(攝影╱李盈霞)具有誕生暗示的打凸效果。

作品集本身成為每本書的背板(攝影╱李盈霞)作品集本身成為每本書的背板。


我將這本作品集定位為「記憶的容器」,它強調紀錄,而非再次進行表現。內容主要分成兩個部分,〈Design by wangzhihong.com〉為圖錄,收錄2001至2016年間的部分作品。而〈Text bywangzhihong.com〉為隨筆,從收錄於書中的作品裡挑選出其中100本,記錄設計當時的一些想法與感受。希望作品集結構盡量單純,所以沒有使用特殊的裝訂、多種紙張,我想製作出這是一本看似簡單但內容卻又豐富的書。我認為作品的數量決定讀者能看到的廣度,數量過少的取樣很難成為有用的紀錄資料,因此書中還是收錄了一些從現在眼光看來較為生澀的早期作品,在當時的出版環境或是對我個人而言是有正面影響的作品。

作品集中收錄的每一本書都是被設計過的物件,所以內頁展示方式無須多餘的文字編排與額外的視覺影像輔助。應該避免閱讀者被多餘的設計干擾,在我的想像中它應該會比較接近型錄。書本的展示方式,除了正面之外,有不少是書背、封底或內封一起並排陳列。設計時我會耗費許多心力在書本正面之外的部分,有時這些次要的部分所耗費的心力,反而比所謂的正面還多字數的控制、前後左右文字與空間的對應關係是否準確,我總是再三確認與修改,直到交出檔案的那一刻,那是我設計中非常核心的部分。

我主導了作品集的內容,但最初隨筆並不在我的規畫之中,那是在出版社建議之後才決定納入。畢竟對我來說描述設計本身並不是太容易的事,而且如果只是少量的文字說明,似乎又顯得沒必要。100本這個數量,是我認為必須要達到的規模。不過在準備作品集的這一年間,時常對此感到後悔。

將作品集以中、英、日文同時呈現是個人的判斷,因為我不懂中文以外的語言,所以知道那種想要了解國外資訊卻無能為力的感覺。同時我相信這本作品集將會銷售到華文地區之外的國家。隨筆約三萬字,是全書最多文字量的部分,在文中我穿插圖文資料,可能是該書的logotype設計,用以輔助文字的說明;也可能是設計之外的事物,如〈書的旅行〉這篇,放上了當時機票上的航空資訊做為紀錄。穿插的圖文資料,讓這三萬字的隨筆豐富許多,除了可讀性之外,版面的調控上也發揮了作用。

這是我的第一本作品集,除了記錄之外,也想藉此機會試著在台灣的出版環境中提出新的可能,試探其中的底線。讀者是否準備好接受?我目前還無法得知,但無論成功與否,從事設計的我已從自身作起,並與出版社一起樹立了新的標準。

作品集內頁結構設計單純(攝影╱李盈霞)作品集內頁結構設計單純。

完整的作品拍攝角度(攝影╱李盈霞)完整的作品拍攝角度。

作品集收錄至近期代表作品(攝影╱李盈霞)作品集收錄至近期代表作品。

三語的規畫便利外國讀者理解(攝影╱李盈霞)三語的規畫便利外國讀者理解。

穿插的圖文資料除了可讀性外,也利版面調控(攝影╱李盈霞)穿插的圖文資料除了可讀性外,也利版面調控。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設計師們把○○變成✕✕,之後產生了∆∆的效果!本本精彩的第四季好設計評選作品都在這裡!

又到了一季一次看美書的時候,本次入選作品我們看見設計師們如何透過設計語言或張揚或隱晦地傳遞書籍主題,並在執行上選擇最符合預算與該書調性的方式,且在其中藏著一些小巧思,讓評選的我們與讀者在翻閱中感到無比驚喜。

163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