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面路徑列表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S
短篇小說相關文章 Related Stories (75則)
-
\ 本月大人物 / 「小說的技術就是一種告密。你要把一個祕密,不動聲色的講出來」──專訪陳栢青《髒東西》
採訪:蔣亞妮 攝影:陳佩芸 收聽:OKAPI有聲專訪 /2024-08-12 瀏覽次數(7625)
若你也曾遇見陳栢青,讀過與看過他做人、穿衣與贈人的字,你總能驚歎於他精準掌握著自己的拍子,踩著自己的旋律;然而在作品中、在許多專訪裡,他卻成了舞台強光下一閃而過的魅影,想被愛、...
-
作家專業書評 於怪物所在之處抵抗邪惡與遺忘──《人造怪物》用鬼怪展演美洲原住民的恐怖遭遇
作者:翁稷安 內容提供:燈籠出版 /2024-08-01 瀏覽次數(2234)
一、 起風了!歐洲合唱團的〈切羅基〉1986年,瑞典硬式搖滾樂團「歐洲合唱團」發行了他們第三張專輯《最後倒數》,隨著同名單曲爆紅,樂團一舉成名,席捲全球各大排行榜,即使在近四十年後的...
-
作家專業書評 林楷倫/爆雷者必須死,這書評能不死嗎?──評《小說家 Vol.1》數篇
作者:林楷倫 內容提供:惑星文化 /2024-07-19 瀏覽次數(1927)
讀小說,最討厭人家爆雷。 「跟你說喔,那篇小說怎樣怎樣。」聽到這些,真想一拳下去。我可以接受講出小說的高概念。但爆雷者必須死,寫書評好像不能不死。 我跟朱宥勳聊過小說家最大的壓...
-
作家專業書評 黃崇凱/遊蕩在空地的歹物仔──讀陳栢青《髒東西》
作者:黃崇凱 /2024-07-11 瀏覽次數(3408)
讀陳栢青的《髒東西》途中,我時常想起一個空地。那是藤子.F.不二雄的漫畫《哆啦A夢》裡常常出現的場景。空地沒有明確用途,一旁堆著三根大水泥管,有棵大樹,三面被民宅圍繞,剩下那面則...
-
作家專業書評 每個人都是自行星人,因此每一種愛,都是跨物種的愛──讀千先蘭《某種物質的愛》
作者:許菁芳 內容提供:時報出版 /2024-07-09 瀏覽次數(2205)
科幻小說的經典手法之一,讓機器人非人,卻比人更像人。在對比與投射之間彰顯:人雖為人,卻無人性;而非人之人,竟深具人性。 千先蘭的短篇小說,也展現了這個經典特性。《一千種藍》中的...
-
作家專業書評 陳雪/愛的幻影──讀陳栢青的《髒東西》
作者:陳雪 內容提供:寶瓶文化 /2024-06-27 瀏覽次數(2759)
認識阿青很多年了,每次見到他,都可以學到新東西。 讀過他那麼多小說,還是能被他的作品驚嚇與驚喜。驚嚇的是他寫作看起來那麼輕鬆,好像信手捻來,就處處機鋒,天才洋溢,驚喜的是,他這次...
-
作家專業書評 盧郁佳/太捲了!現在鬼故事都要扮心靈雞湯才能活嗎──讀《PUNCH!青花菜的重拳》
作者:盧郁佳 內容提供:小異出版 /2024-02-20 瀏覽次數(2790)
李有梨短篇小說集《PUNCH!青花菜的重拳》以一系列暖心幽默的城市奇幻童話撫慰心靈。書末的導讀說:韓國文學赤裸重現沉痛的現實,太沉重了;讀本書可以獲得娛樂的放鬆和安慰,重獲力量往前走...
-
新手上路 漂流到臺灣史的夾縫與錯位時空之間挖寶──專訪蔡易澄《福島漂流記》
採訪:邱映寰 攝影:陳佩芸 /2023-12-14 瀏覽次數(9990)
書名的「福島」,是蔡易澄讀史料時看到有人用「福爾摩沙島人」、「福島人」來稱呼臺灣島上的人,便以帶有異國氛圍的「福島漂流記」,呼應他在小說中刻意把台灣的人事物陌生化的寫作策略;而...
-
\ 本月大人物 / 寫出「比原本的什麼更大的感覺」,那是小說成為小說的重要環節──專訪《冬泳》作者班宇
提問:陳栢青 內容提供:新經典文化 /2023-11-21 瀏覽次數(8186)
《冬泳》裡頭真正厲害是,底蘊是悲涼的,東北的黑冰白水,走在上面嘎嘎有聲,前路隨時會裂開,於是情節裡那些黑色幽默的段子,那些笑聲,好像是刻意掩蓋就將沒頂的一切,又好像怎麼都不服輸...
-
新手上路 如何讓讀者看見殘忍、暴力之下,與之相反的溫柔?──專訪王仁劭《而獨角獸倒立在歧路》
採訪:Emily Chan 攝影:陳佩芸 /2023-11-09 瀏覽次數(11104)
《而獨角獸倒立在歧路》是王仁劭的第一部小說,當中的八個短篇故事題材多元,手法既寫實亦魔幻,角色粗鄙輕佻之中流露溫柔和脆弱,反映年青世代在努力與過分用力之間的內外衝突與徬徨。八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