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面路徑列表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S
希特勒相關文章 Related Stories (7則)
-
作家讀書筆記 沒有答案的旅程,或許更有力量──讀紀實漫畫《阿蘭的戰爭》
作者:林易澄 /2019-02-22 瀏覽次數(3033)
1945年2月19日,在20歲生日那天,美軍士兵阿蘭.卡普下了波浪洶湧的船,到達法國勒阿爾港。他只參與了戰爭的尾聲,整個戰爭期間,他在戰車上總共發射過一次砲彈。當4月部隊整備完畢出發,盟...
-
\ 本月大人物 / 德國的學校教育曾刻意跳過納粹那段歷史?──專訪蔡慶樺《美茵河畔思索德國》
作者:諶淑婷 攝影:陳怡絜 /2019-02-14 瀏覽次數(21637)
「正是為了那些毫無希望的事物,我們才被賦予希望。」德國哲學家班雅明的這句話,出現在馬庫色1964年出版的《單向度的人》,一本對發達工業社會的診斷書,也被蔡慶樺引用在新書《美茵河畔思...
-
獨厚心得 黃秀如:「哈夫納系列」改版行動──尋找書的新世界
作者:黃秀如 /2017-08-03 瀏覽次數(3082)
文 / 黃秀如每次為舊書改版,都會有讀者來信:「請問新版和舊版有什麼不一樣呢?」其實是不一樣的喲。改版這件事,不只是把錯字漏字贅字加以修訂,把內頁版型改得更容易閱讀,把封面改得更符...
-
新手上路 為何德國已經轉大人,台灣仍是憤怒不安的青少年?──專訪林育立《歐洲的心臟》
作者:諶淑婷 攝影:簡子鑫 /2017-03-16 瀏覽次數(40076)
《歐洲的心臟》作者、自由記者林育立 從1998年開始旅居德國,擔任過駐德代表處的新聞編譯、十年駐德記者,林育立自認是「比較了解德國的台灣人」,但他最討厭的一句話也是「德國好棒棒」。「...
-
不讀不知道! 【時代的錫鼓響起,誰在清理戰場?】01|蔡慶樺:流著淚剝下我的外皮──1999 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鈞特.葛拉斯
作者:蔡慶樺 /2016-10-28 瀏覽次數(13684)
轉型正義是20世紀後半業至今重要的歷史問題,深刻形塑了30多年來許多國家與人們的處境,使人深思現代國家的形式與內涵。轉型正義最簡要的定義是,一個國家在民主「轉型」之後,處理「正義」...
-
好評.外文書 【好評.外文書】胡培菱:電影版《希特勒回來了!》引發的再思索
作者:胡培菱 /2015-11-02 瀏覽次數(25628)
希特勒回來了! 2012年的冬天我與夫婿回德國省親,愛看書的姪子終日聚精會神地看著一本書,不時對著內容大笑出聲,這本書叫《Er Ist Wieder Da》。我不懂德文,但封面上那一撮分邊瀏海、由書...
-
精選專欄 【週四|舊貨滿行囊】簡銘甫:〔德烈斯登〕破解納粹
作者:簡銘甫 /2011-07-21 瀏覽次數(4958)
破解希特勒 這禮拜剛讀完哈夫納的《破解希特勒》。無獨有偶,國家地理雜誌頻道也剛製播了專題,從希特勒的醫療史來解讀這個病態的世紀屠夫。哈夫納經歷過兩次的世界大戰,文字直指德國人心...
- 上一頁
- 1
- 下一頁
- 最後一頁
- 最新文章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