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面路徑列表
地方創生到底是什麼?日本經驗可以複製到台灣嗎?
2019年風風火火的「地方創生元年」剛剛落幕,但認識自己的家,把地方的美麗傳達出去,並不是一蹴可幾的事情。從透過地方刊物聯結城鄉的文化與食物,成功促進消費與發展的日本經驗,到實際設計深度旅行引導旅人體驗地方的台灣經驗,五篇文章帶我們理解日本、台灣關於「地方創生」的各種方法,以及在地風土的無限魅力。
3558 0
-
地方創生不缺口號,缺的是方法──專訪洪震宇《風土經濟學》
「風土」究竟如何成為「經濟」?他認為,過程中有具備三個角度的轉化要素。首先是「旅人的思維」,同時具備旅人的主觀眼光與人類學家的客觀視野,才可能建立外來者與在地人的雙贏;再來是「...
-
地方採集最難的是什麼?「找出令當地人也認同的平凡魅力。」——專訪《本地 The Place》桃園、台南、屏東、台東四地主編
剛落幕的2019年的臺灣文博會以《Culture On the Move》為題延伸不同展覽,展現台灣文化各面向魅力,其中「編輯地方」單元除了邀請不同策展人針對桃園、台南、屏東、台東四個城市,透過強調五...
-
【太陽之西】社區營造、社區再造、地方創生還有社會設計,這些名詞到底在談什麼?——讀山崎亮《社區設計的時代》
1994 年文建會發起社區總體營造政策,推動各地方特色與在地文化資產保存運動,從此至今,社區營造、社區再造、地方創生到社會設計、社會創新,包羅萬象迭代的名詞讓人迷失。而近幾年在這些如...
-
這才是真實的日本!打破「東京視線」的地方刊物──專訪《進擊的日本地方刊物》作者影山裕樹
「千十一編輯室」負責人、企劃編輯影山裕樹 在日本,過去人們習慣於以東京為中心,視之為集中所有資源、凝匯所有欲望目光的資訊集散地。然而近日,有著獨特視角與跳脫傳統媒體框架特質的「地...
-
一本食材情報誌,把消費者變成生產者的夥伴──專訪日本《食通信》創辦人高橋博之
《東北食通信》的寄送樣貌。 打開一個小小的保麗龍盒,你可能會看到帶殼牡蠣、還帶著一點足絲的貽貝或是整株的生海帶芽,同放在盒子裡的,是一本折疊得小小的《東北食通信》,以豐富的圖文報...
3558 0
上下則文章
-
PREVIOUS ARTICLE
為什麼出軌的情境都這麼像?難道有間外遇學校招生中?! -
NEXT ARTICLE
如何告訴孩子,人生成就無關性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