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獨白
迎接二十一世紀的懶人包:《中國怎麼想?》與《歐洲如何打造二十一世紀?》
作者:周易正 / 2009-09-08 瀏覽次數(3383)
馬克?里歐納德(Mark Leonard)這位英國最年輕的智庫執行長,總能用最清晰準確的形象,讓讀者留下深刻印象。在不長的篇幅中,我們很快就可以理解中國與歐盟,掌握這兩個二十一世紀崛起的關鍵勢力。
2003年,陳郁秀女士(當時的文建會主委)與吳靜吉先生於赴歐時,特別與里歐納德開會討論「智庫與政策制訂」,當時他才29歲。之後幾年,他寫出《中國怎麼想?》與《歐洲如何打造二十一世紀?》這兩本書,在各地都引起極大的迴響。
●鮮明的描述風格
知道里歐納德這個人是在英國《展望》(Perspect)這本雜誌上,他寫了一篇名為《中國的新知識分子》的文章,用生動的筆法,介紹幾位當代中國最重要的思想家。我們對這篇文章特別注意有兩個理由:一、很少見到西方人如此仔細地介紹中國的知識分子。二、作者的描述方式像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場景安排,很難讓人忘記。例如,新左派的汪暉就是穿著牛仔褲,出現在北京萬盛書店的咖啡店;而「新右派」的張維迎則是西裝筆挺坐在光華管理學院的研究室中,桌上放著象徵資本主義的雪茄。穿牛仔褲的強調平等,抽雪茄的在乎發展--簡單的兩個畫面,就勾勒出中國的兩股重要思想潮流。
因為這篇文章,我們去找出他的新書《中國怎麼想?》,而且心滿意足地讀完,迫不急待地出版。這本書中不像許多專家學者的著作,沒有強烈的論斷,卻像是一則一則精彩的田野調查,不是呈現出「一個」中國,而是多樣的,多種想法的。就像電視上介紹中國各地美食的節目,里歐納德花了兩年時間,去了中國重要的智庫單位(大陸稱為「思想庫」),找出各種潛伏的思想與制度,把我們平常不知道的民主實驗呈現出來。沒有唱衰,也沒有過度期待,他只是把中國的千百種可能性,羅列在我們眼前。
●庫哈斯與中文世界的肯定
大部分的故事都是在出版之後才發生。我們在十月正式出版《中國怎麼想?》繁體中文版之後,王思迅先生首先在《新新聞》雜誌稱之為「投資報酬率很高」的一本書,花三個小時就可以理解中國。接著,BBC中文網在年底的時候,將這本書選為八本談論中國的最佳書籍之一。還有,我們相當敬重的甘陽教授與梁文道先生分別在鳳凰衛視上介紹這本書,給予很高的評價。
最近在《中荷商報》上,又見到著名荷蘭建築師庫哈斯(北京央視的建築師)說《中國怎麼想?》一書是他對於「中國問題看法的指導性讀物」。這些佳評與介紹,讓這本書在眾多中國熱的書籍擠壓中,仍有不錯的銷售成績。
●回到政治起點的想像力
《中國怎麼想?》一書有一種力量,能讓我們的想像力被激發出來。一方面,因為作者沒有帶著太多先入為主的歷史判斷,才得以讓我們認識到「中國崛起」的複雜性。另一方面,作者一點一滴挑起我們對選擇政治制度的想像力。由此我們會反思:為什麼我們投票選出來的人總是不分黨派地差強人意,問題會不會出在,整個政治體制需要有創意的方式重建?
很多書評家一再使用provocative(發人省思的)這個詞來稱讚作者,或許就是因為里歐納德的書寫方式,可以激發讀者的想像力。前面說,作者跑遍中國,如同美食節目般地介紹各種思想與制度,不就好像我們可以選擇我們自己的未來?我們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制度?作者的確會回到最基本的問題,把人拉到起跑處,帶領我們想像:如果我們不只是有投票權,如果我們可以選擇整個制度、可以選擇國家,你的決定會是什麼?
●二十一世紀的第一現場:歐洲
其實要真正清楚里歐納德的企圖,必須要回到歐納德已經被翻成十八種語言的第一本著作:《歐洲如何打造二十一世紀?》。
有了這本書,才能呈現出作者的出發點,讓我們看到他對二十一世紀的基本看法:無論從政治、經濟或者文化,美國勢力不再獨大,歐洲與中國如今崛起,並將成為當代的主導力量。這兩個力量會型塑人們的想法、改變我們的生活,提供每個國家所有國民的生活型態。
舉例來說,最近歐盟要讓全世界的手機充電器統一,如此不但讓所有使用者方便,也解決了大量變壓器垃圾的環保問題。想想看,我們什麼時候遇到過這種「小」但「有魄力」的決策?我們為什麼忍受這種造成嚴重污染而且又不方便的制度這麼多年?
從《歐洲如何打造二十一世紀?》這本兩百來頁的小書中,我們會看到一個全然不同美國與亞洲發展的國家政治模式,裡頭有各種不可思議的企圖,也有各種我們可能看來荒謬的想法。例如:「如果國家之間沒有敵對,省下來的軍備費用對於改善社會有多大的幫助?」這個問題,是許多人在美蘇軍備都可以毀掉好幾個地球的那段期間都想要問的,但今天在歐洲獲得了很大程度的解決。
從小事到大事,歐盟「統一」出來的規定有八萬頁之多,我們從中看到令人感動的誠意,讓人相信「政治」的目的真的有可能是為了人民的生活,而不是為了少數人的利益。
台灣政治人物經常提到歐盟模式,希望兩岸關係能夠參照這個成功模式。但市面上幾乎沒有一本書讓我們看到歐盟成立的背後願景。這本書讓我們看到歐盟隱而不見的企圖心,也會瞭解讓手機充電器格式統一這種小問題,是歐盟眾多睿智決定的其中之一。
●對世界的年輕理解
國內外學者提到1974年生的里歐納德,總會冠上「最年輕」這個詞,以此代表理解世界的新聲音。對我們來說,年輕的聲音代表沒有包袱,卻有長遠的未來。對世界的表達有種特殊的方式,不是沈重、書袋,而是那種還沒有被太多醜聞與官僚煩到失去動力的熱情。
這些都是里歐納德被英國媒體稱為「值得被傾聽的聲音」的原因,也是他這兩本薄薄的小書比起其他大部頭作品不遑多讓的理由。我們希望藉由推出這兩本書,能夠讓台灣讀者對二十一世紀的世界有更多的積極想像。
(本文作者為行人出版社主編)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