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不讀不知道!

【現在,讀經典的理由】為什麼要讀杜斯妥也夫斯基《地下室手記》?

  • 字級


現在讀經典BN

.經典是每次重讀都會帶來初讀時滿滿的發現的快意的書。
.經典是初讀卻感覺像重讀的書。
.經典是我們道聼塗説自以為知之甚多,卻在真正閱讀時發現它們愈加獨一無二、出乎意料並且獨具創意。
.你的經典便是你決定不能置之不理的書,它幫助你在與它的關係中或反對它的過程中確立你自己。

以上這些,是卡爾維諾曾為「經典」下的14個定義中的幾個,收錄在《為什麼要讀經典》書中。
「我們為什麼要讀經典呢?」也許在每次我們如此發問的當下、面對著眼前的這一個版本,都該有不同的理由,讓我們在每個又一次面對「經典」的當下,聽聽眼前這版本的經典書負責編輯,有些什麼樣的說法。



地下室手記:杜斯妥也夫斯基經典小說新譯
地下室手記:杜斯妥也夫斯基經典小說新譯


地下室手記》
作者|杜斯妥也夫斯基(F. Dostoyevsky)
譯者|丘光
出版社|
櫻桃園文化
文╱丘光(櫻桃園文化總編輯)


Q1. 你第一次讀杜斯妥也夫斯基《地下室手記》,當下的感受為何?

初次在大學時讀到這本書是因為朋友之間都在看,我看過其實一知半解,但是對某些標題式的句子感到很震撼,比如,「每個人都因為自己的病而感到驕傲,而我更嚴重」、「人是否也喜愛痛苦呢」等等,讓我對個人的獨立性格有不一樣的想像,對眼前的世界產生另一種懷疑的思考。

大學畢業之後,偶爾會重新讀這本書,越來越發現是不是翻譯上還是我理解上的問題,讓我越讀越覺得有些不安,這不安來自於以為從前獲得了書中的確定知識,現在卻好像不那麼確定了,導致現在的我跟從前的我形成某種程度的對立。於是,我找出俄文版來看,決定重新翻譯,要好好認識這部作品。

Q2. 在2014年的現在,讀者可以透過什麼角度來讀《地下室手記》,並讀出新的意思?

對台灣一般讀者而言,杜斯妥也夫斯基似乎很深沉,但我們想像的往往比我們認知的還要多、還要複雜,如果實際閱讀《地下室手記》,會發現真是好看又好笑極了,第一篇儘管嘮叨講大道理也一樣飽含趣味,第二篇的生活故事更是笑到讓我岔氣。大體說來,杜斯妥也夫斯基一生大概只寫一件事,那就是研究人的心裡在想什麼,以及藉由這些想法,人怎麼過生活──這是永恆的問題,比如這部小說中,他寫150年前的人因為在街上讓路心生屈辱而想報復並證明自己的存在感,這類生活上的芝麻小衝突到今天一樣經常發生。這種呼應現代的心理共鳴,就是他至今仍讓我們感興趣讀的一大原因。我們到現在還一直不太了解週遭人在想什麼不是嗎?

Q3. 為了讓櫻桃園文化版的《地下室手記》也成為獨特的經典版本,你在編輯上有哪些特別的思考?


由於這是紀念《地下室手記》出版150週年的特別版本,我在製作的時候盡可能讓它在各方面完善。本版大致分為三部分:文本、譯注、附錄。小說文本從俄文直譯是一定的,這已經是櫻桃園文化經典新譯四年以來的慣例,還要採用至今最具權威的原文版本來譯──俄羅斯科學院出版的「杜斯妥也夫斯基作品全集三十冊版」。

再來,我的譯注達八十餘則,其中有許多是世界上各種譯本所沒有的新視角。然後在附錄中邀請台灣大學外文系熊宗慧老師寫一篇作品導讀,談《地下室手記》的現代精神,試圖將經典與現代之間連起一些線索。附錄末的圖文作家年表更為本版新譯增添閱讀層次,年表設計採「編年」與「紀事」上下雙軌並陳,互有指涉,且融合重要人事物的圖像圖說、作家私人通信等,交織成一個富有故事性的作家小傳。我期待讀完這三個部分,便能更深入理解《地下室手記》與杜斯妥也夫斯基之間的關係。

Q4. 你從《地下室手記》的讀者,不僅變成了編者,還身兼譯者。在翻譯過程中,最需要克服的是?而最愉悅的部分是?

編輯是進階的讀者,工作是宏觀的轉述;而翻譯好似最深沉的讀者,是微觀的轉述,必須在細微處也講究。當我落入作品角色的俄文口語語境中,試著要將作者的壓抑風格譯成中文時,才感到相當困難,我要如何用一種地下室人的低賤調調,把憤恨、貶損、孤傲、多疑、矛盾、猥瑣、乞憐等特質用中文傳達出來?除了字面修辭外,語氣詞若譯得出來是不是就能重現原作的口語聊天風格?這點很讓我著迷,也讓我吃盡苦頭。比如文中這句:「我呢,是一個,他們呢,是全部。」其中有俄文語氣詞「-то」,我不僅要譯出,還要在數個中文語氣詞中挑出「呢」,看看是否表達了原文的「強調」之意。

另外,像卑稱用語遍布全文,影響語言風格甚大,比如:「不是淫蕩,而是小小淫蕩。」這句若譯出了「小小」,就完全把地下室人的壓抑、卑劣性格給傳神地展現出來。過程中我想像著,我是否看透了文本的詞句,然後貼近原著風格翻譯出來?──這份想像也許就是最令我愉悅的部分之一。

Q5. 櫻桃園版的《地下室手記》出版後,你對它的感受有哪些改變?

在翻譯完成出版之後,我可以說更能體會作品中懷疑與不清不楚的魅力──杜斯妥也夫斯基好像用這些東西刨挖了我的閱讀視角和思索深度。讀他的小說會面臨困惑,這正是他令我喜歡的原因。作家試著看透時代、提出疑問,他向我展示的人心並非一清二楚的科學觀察結果,而是要讓我去思索那不清不楚的部分,讓我自己在內心思索後與文本對話。這裡面有無比的現代性,就是不斷看到自己,使我每次重讀都會得到更多東西,因為我們學會去獨立思考,學會去感受自己心裡真正要的是什麼,而非大家(或小說中的自然規律)給我們什麼就照單全收──在「開創新局」這個層面上,他可以說是一個心靈的革命家。從另一個角度看,重新面對自己之後再去認識人,進而認識一個個人身後的整個社會國家,那麼又有更多新發現了。

Q6. 最後,請告訴讀者,《地下室手記》在杜斯妥也夫斯基的作品裡,非讀不可的理由是?

《地下室手記》是閱讀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入門首選,沒讀過《地下室手記》,就不能全然理解《罪與罰》《卡拉馬助夫兄弟》這一系列成熟期的長篇小說脈絡,它是作家風格的轉捩點,是作家偉大創作的序幕。

 
地下室手記:杜斯妥也夫斯基經典小說新譯
地下室手記:杜斯妥也夫斯基經典小說新譯
罪與罰(2014全新譯本)
罪與罰(2014全新譯本)
 
卡拉馬助夫兄弟們(上)
卡拉馬助夫兄弟們(上)

我們在杜斯妥也夫斯基生前最後一本筆記簿寫下的這幾句話中可以看出端倪:「我並不是像小孩子那樣信仰基督的,而是透過懷疑的大熔爐試煉之後,我的『和散那』(即讚美主之意,語出福音書)才傳揚出去,就像我小說裡的『鬼』所說的那樣(指《卡拉馬助夫兄弟》中伊凡與鬼對談的那章)……」《地下室手記》中散播的懷疑,正是這座「懷疑的大熔爐」中最初的那把火。儘管杜斯妥也夫斯基的作品中常見懷疑人性、著迷描寫人性中的惡,但作家總會有心靈上、精神上或宗教上的觀點來與作品中的種種懷疑相抗衡,最終將朝著他所謂的「美拯救世界」而去。



〔杜斯妥也夫斯基 《地下室手記》讀書會〕
時間|6/12(四)19:30-21:30
地點|永樂座(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83巷21弄6號1樓)
講者|丘光
詳情|
www.facebook.com/eirakuza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選後久久不能平靜特輯 | 做不到!千頭萬緒難平息,何不試著轉移思考焦點,反思自己在世界的位置

選後已經試過所有方法,還是忍不住想到選舉?先別強逼自己放下,不妨轉移思考焦點,從更宏觀的世界公民視角,思索自己與世界的關係。

51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