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永遠都記得,老師選的第一本書,是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事後回想起來,總覺得《老人與海》是個深思熟慮過的選擇,任何一個高中生,看到此書大概都不假思索,會老套的把《老人與海》的讀書心得寫成我們要向老人學習不屈不撓的意志這種勵志結尾的,因為那不明擺著嗎?這個啟發跟樹邊結滿李子的樹一樣容易採摘,只是如果大家有王戎的智慧,應該就知道容易摘的果子肯定不好吃(但王戎身為兒童卻這樣老氣橫秋的教訓朋友,他人緣一定很差吧)。
我一開始,也打算這樣寫,但我沒法寫學習不屈不撓三千字(如果真單只有這個想法,能夠就這樣發揮,掰到三千字也算是不屈不撓了,而且最後這本書裡可以讀出的遠遠不只這個,分數取向的話,那樣也拿不到好分數,對好勝心強的人來說,這樣做,大概跟書裡那個老人費盡心力痛苦萬分的捕到大魚,最後卻只拖著一副魚架子回港一樣吧),單純一個想法,要拖這麼長對我來說是不可能的。
我爸看我拿著《老人與海》在家裡眼神空洞地晃來晃去,他說,這書才不只為了要教你不屈不撓,再看看裡面有沒有別的意義,它寫更多的,是關於人生。我恍然大悟,是嗎?是關於人生嗎?老人作為書中的主角,他在海上與大魚的奮戰,的確可以作為生命的隱喻,他展現出的是人類面對命運的一種態度,海明威在這本書裡的寫作,是互相對照的,用經歷風霜的老人和一個孩子作為對比,但又用捕魚的經歷來暗示人生的經歷,捕魚這個書中的重要情節與老人沒有被寫出來的人生故事,其實是同一主題的不同變化,只是一明一暗,一激越一和緩。
就這樣文思泉湧的寫出作業,有點不安的交了(因為我沒有提到要向老人學習在逆境中奮發向上的精神,我本來就不是奮發向上的人嘛),結果被老師大為稱讚,拿到高分,對我來說可真是有種補到大魚的感覺啊,因為我數學很爛,理化還考八分,歷史地理那種靠記憶力的東西沒什麼可炫耀,唯一端得上檯面的英文,因為班上有去國外留學過的同學,因而也沒什麼好說嘴了,結果,在文學裡我找到了自信,便開始持續追逐這條大魚了。
我重讀了《老人與海》,當時我沒想到喜不喜歡的問題,但我現在斷定我不喜歡這本書,《老人與海》的確是本好書,但它過於強調陽剛氣息,開頭急急忙忙擺上的灣流魚網大海,還有老人居住的地方,有點像個缺乏想像力的男性氣慨香水廣告(藍色瓶身的柑桔調),又想到海明威一生對於男性氣概的過度追求,不知道是不是在試圖彌補什麼欠缺。
的確,在這書裡,海明威寫的是人生,我們每個人不都單獨的在一葉扁舟上,追逐著自己想要的東西嗎?但最後剩下的,卻只是骨頭,骨頭也許證明了你曾經達到過什麼,但最後卻都只是歸於塵土,當時的我,想不到歸於塵土,我只知道老人在人生裡畢竟是贏了,在夢裡出現了獅子。現在的我,卻覺得,無論如何我們也不能贏過海,贏過鯊魚,畢生所求,不過是一個美麗的姿態罷了。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