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幀設計/聶永真(攝影/但以理)
重現文學經典,而非消費文學經典
文╱新經典文化編輯部
日本昭和時代作家堀辰雄的《風起》,並非宮崎駿封刀之作的原著。名字一樣、精神相通。但終究不是原著。宮崎駿說得很清楚:向堀辰雄致敬(同時也向上個世紀的戰機設計師堀越二郎致敬)。也就是說,宮崎駿在電影中重述了堀辰雄的精神——時代喧囂的風吹起,抱著對生命的夢,努力活下去。
不過中文版出版時間,電影上映,讀者難免會混淆。堀辰雄是日本重要文學家,中學生必讀的國民作家,文字中充滿上個世紀日本大正西化後,和洋初融的昭和現代感,如果在設計上不加思索地太宮崎駿,恐怕會失去作品的原意。雖然誤會也有其美好,不過真要致敬,當然要傳達作品原意。
堀辰雄的文字特點是在描寫中細膩傳達出內在情感,不講究高潮起伏,但每一字句都有精準的美學,看似簡單,其實功力深厚。這一點跟聶永真的設計,實在太吻合了。聶永真一眼就看穿四分之三個世紀前出版的《風起》,準確地傳達了故事的核心之美,屬於堀辰雄那種深有所思的美。
書封以灰色為底,搭配鮮亮的藍綠色塊(攝影/但以理)
關於《風起》封面設計
文╱聶永真
對我來說,詮釋這本看似簡單的書是有難度的,首先必需把它與電影意象隔離,堀辰雄的原著《風起》更早被許多讀者知道,是宮崎駿電影的「本」,而非電影的順風車,這是在本質上我想要做到的衷。
另一方面,扁平的訊息包裝容易淪於只是消費,同時對應一本書會有幾兩重,我必需將文字或文學的味道消化地更細密入裡;《風起》是柔軟卻堅定清晰的,封面的美術因故事脈絡而起,表達的意象是生命與情感經時間壓縮後的一道沉積岩;灰色的背景是細密分布的微塵,是雜訊,是紛沓,是一整個時代。
(攝影/但以理)
我們曾一起共有的天空、草地、樹蔭、山嵐都看似漸漸從眼前消逝,但它們其實一直都在。正步向死亡衰老的是我們自己,我們卻有幸仍能以心智封裝記憶,以各種形態;無論平靜或風起。
藉由藍綠色塊表現天空、草地、樹蔭與山嵐,亦有從戰機俯瞰大地之意象(攝影/但以理)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