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焦元溥|古典音樂烤焦了

【週一|古典樂考焦了】焦元溥:夜深又見鬼新郎:馬勒、席琳狄翁與《蕾諾拉》

  • 字級


焦元溥專欄
 
那是大學一年級,同學齊聚一家吃火鍋。

不知為何,我對流行文化啟蒙甚晚,上了大學才開始可有可無地看MTV台,聽聽最近又出什麼新歌。那天下午吃了什麼聊了什麼,自然不復記憶。可憬然在目的,是電視畫面中風雨交加、幢幢鬼影的大宅,音如刀鑽、高亢中透著淒厲的女聲。

那是席琳狄翁1996年專輯《Falling into You》的主打歌之一,〈It’s All Coming Back to Me Now〉。



咆哮山莊
咆哮山莊
這首歌是作者史坦曼(Jim Steinman)最得意的作品,1989年先出現在女子團體Pandora's Box的專輯《Original Sin》,2006年又有Meat Loaf 和挪威女歌手Marion Raven的男女對唱版。史普曼自承靈感來自艾蜜莉‧勃朗特Emily Brontë)的歌德恐怖風小說《咆哮山莊》(Wuthering Heights),主角希斯克里夫(Heathcliff)掘出凱瑟琳屍首,在冷冷月光下共舞的情節——荒野古堡、譎色陰霾,這的確很像席琳狄翁MV情景,但重機騎士怎麼也不似瘋狂粗暴的希斯克里夫,生者逝者角色也該對調。





然而,黑衣騎士、深夜奔馳、幽靈回訪,這MV情節還是無比熟悉。那指向古典文學的另一作品:蕾諾拉與鬼新郎的傳說。

「你是真的嗎?威廉?或你已經死了?你還要耽擱多久?」隨著斐德烈希王大軍,蕾諾拉的愛人參與布拉格征戰。當國王終於厭倦苦澀戰爭,部隊歡樂回鄉,朝思夜盼,蕾諾拉卻始終等不到她的情郎。她在絕望中倒地哭叫,怨咒上帝不公——就在那晚,當鐘聲敲過十一響,身穿黑衣、騎著黑馬的威廉居然現身窗前;午夜狂奔,群魔亂舞,在雞啼之前趕赴月光下的婚禮,墓園開啟的地獄之門。

Nicholas Carthy / Raff:Overture Op.154 Symphony Op. 177
Nicholas Carthy / Raff:Overture Op.154 Symphony Op. 177
這哀傷恐怖(兼保守道德教訓)的民間鬼故事,被德國詩人柏格(Gottfried August Bürger,1747-1794)於1773年發表為敘事詩《蕾諾拉》(Lenore)之後,就成為許多藝術家的靈感。作曲家中,至少法國作曲家杜帕克(Henri Duparc,1848-1933)寫過交響詩《蕾諾拉》(Lénore)(推薦CD),德國作曲家拉富(Joseph Joachim Raff,1822-1882)寫成其第五號交響曲《蕾諾拉》(推薦CD,德佛亞克改成清唱劇《幽靈的新娘》(The Spectre’s Bride)。李斯特則別出心裁,直接引用柏格原作,寫成為鋼琴與朗誦的《蕾諾拉》,果然陰冷悲涼,聞者不寒而慄。


Klaus Tennstedt / Mahler: Des Knaben Wunderhorn / Klaus Tennstedt (conductor), London Philharmonic O
Klaus Tennstedt / Mahler: Des Knaben Wunderhorn / Klaus Tennstedt (conductor), London Philharmonic O
不過若論及蕾諾拉傳說的諸多變形,樂曲中流傳最廣的,應是馬勒《少年魔號》(Des Knaben Wunderhorn)歌曲集中的〈美麗號角響起處〉(Wo die schönen Trompeten blasen)。(推薦CD)。所謂的《少年魔號》歌曲來自同名詩集,是長達三百餘年、五百餘首日爾曼民間歌謠選集,題材從俗世生活到神秘自然,堪稱無所不包。馬勒為此深深著迷,所寫下的《少年魔號》歌曲,也融合精緻技法和原始純粹,將童騃與殘酷、天真與戰亂,以渾然天成的音樂娓娓道來。

只是題材雖然多樣,論及哀傷,〈美麗號角響起處〉當屬《少年魔號》之最。馬勒寫下極其美麗的旋律,那是女孩千等萬盼,終於熬到情郎歸來的甜蜜溫柔。可嘆那樂聲雖美,卻終究滲著幾許危疑不安。

「你可真是久站了!女孩對少年伸出雪白的手。遠方夜鶯歌唱,女孩難忍哭泣。」「啊,別哭,我的愛人!明年妳將屬於我,這世間無人能取代!」

女孩為什麼哭?可能連男孩自己都不知道,他已經成為上天殘酷的玩笑。「美麗號角響起處,是綠草如茵的遠方。那是我家,我綠色的家。」樂曲結尾,圖窮匕見。號角吹響的,不是英雄凱旋,卻是悼亡喪歌。去除了《蕾諾拉》詩作的恐怖,此曲盡是無奈憂傷,愛情已成鬼故事的無限憾恨。

史坦曼知道《蕾諾拉》傳說,知道〈美麗號角響起處〉嗎?讓我們再聽一次席琳狄翁版或Pandora’s Box版的開頭,聽聽那弦樂顫音和(低音)大提琴上行樂句,是否覺得似曾相識?



是的,那是馬勒第二號交響曲《復活》,第一樂章開頭的重組變形(請聽0’17”)。《復活》交響曲雖然沒有引用〈美麗號角響起處〉,其第三、四樂章卻都出自《少年魔號》,是馬勒〈少年魔號主題〉的延伸創作。

這下全兜起來了。

或許,《咆哮山莊》只是史坦曼的托詞;或許,史坦曼也不知道,自己的心是被何擄獲;或許,或許,〈It’s All Coming Back to Me Now〉的真正靈感,其實是馬勒與《蕾諾拉》。



聽見蕭邦(附 CD)
聽見蕭邦(附 CD)

焦元溥

不務正業但也不誤正業的國際關係碩士,現為倫敦國王學院音樂學博士候選人。著有《遊藝黑白》《聽見蕭邦》《樂來樂想》等八本專書。你可在《典藏投資》、《南方周末報》、聯晚「樂聞樂思」和中時「唱遊課」讀到他的文章,以及在台中古典音樂台FM97.7和Taipei Bravo FM91.3都會生活台「焦點音樂」、「遊藝黑白」、「NSO Live雲端音樂廳」三個節目聽到他的聲音。

上下則文章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