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設計視野design vision

【紙的旅程11|linking up with the land】PEKOE食品雜貨鋪:想從包裝的觸覺和嗅覺開始體驗食物的風味

  • 字級

如果能夠將手工紙應用在不同產業的包裝上,是否能由各種不同商品一起創造的需求,來支撐起手工紙張的製造產業呢?

博客來在與樹火紙博物館推出聯名商品「好好寫字帖」,透過這個商品讓消費者有機會接觸、了解手工紙的製程,獲得台灣自產本土手工紙的訊息和購買管導,並進一步思考,紙張,尤其是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成本的手工紙張,在訴諸感性的文化保存價值外,有沒有可能發展更多符合現代與未來需求的型態,持續被消費者使用呢?第二階段「紙的旅程」於焉展開。

由博客來策展、樹火紙博物館提供紙張與紙材技術支援,邀請四個不同領域的團隊:直物生活文具PEKOE食品雜貨舖RETRO印刷JAM自然洋行建築團隊加入名為「讓在地的紙走入生活」的紙材創作展,以「翻轉、鏈結、印記、構築」幾種概念,創作出各種不同面向的商品、體驗和實驗。

博客來OKAPI閱讀生活誌特別延續「紙的旅程」特別企畫,採訪記錄了每一組參展人發想、製作展品的經過。

//
採訪—何曼瑄 攝影—李盈霞、王弼正



參展團隊 PEKOE食品雜貨鋪

由飲食旅遊生活作家葉怡蘭於2002年創立,取名自紅茶專業分級中的「Orange Pekoe」,意味著「講究的開始」。嚴選來自世界各地和台灣在地的美食美飲器物,以提供「足以形塑優質飲食享樂生活面貌的各種元素」為目標,堅持兼具美味與天然的好品質,2008年在台北市東區巷內開設實體店鋪。從草創期間網路店提供的五六十種選品,到如今累積了八九百種品項,讓飲食與生活充滿更寬廣的想像與感動。




為了突顯食品的天然與美味,PEKOE食品雜貨舖的包裝不以太多設計圖樣或是照片呈現,而是將重點放在以「透明」呈現食材原本的模樣。(點圖可看商品資訊)

「一開始,我們對紙的製作過程真的是完全陌生。」回憶起第一次受邀前往樹火紙博物館,看到自家調味品原料,經過手抄流程被製成的紙張,即便已經事隔兩三個月,代表PEKOE食品雜貨鋪參加這次「讓在地的紙走入生活」紙材創作展的石傑方和陳敏真,興奮之情溢依舊於言表,「居然透過這麼簡單的操作,就可以展現出完全不同的材料和質感,這不是工業量化的事情,而是具有溫度的,甚至是有生命、有變化性的,而且還聞得到原料的香味!

今年創立滿十五周年的PEKOE食品雜貨鋪,堪稱是最早做O2O品牌整合的食品通路之一,但這看似走在時代前端的行銷方式並非精心布局,反倒是因創立者自身需求轉變而自然形塑而成。一開始只是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女士透過網路分享自己的旅遊經驗,偶爾介紹自己在旅途中買到的美味食品,一切都就由和朋友分享好東西的的心意出發,誤打誤撞成了如今台北市最有特色的食品選物店。「很多人誤會我們是有機食品店,但其實我們不標榜有機,我們是強調天然。而另外一項堅持,就是美味。」在創立十年後,PEKOE也從原本單純引介國內外美味、安心的食品之外,從果乾、麵食到調味料,開始從原料、配方、產品檢測等一步一步開發自有品牌的食品。

「我們合作的生產者都是台灣在地,其中不少第三、第四代超過百年的廠商,每一項產品背後都充滿了從包裝、原料選擇、生產者堅持每一關卡中,真實的人與故事。」其中也包含了這次參展的台灣本產調味料系列,「一開始是希望找回工業化生產之前的醬油口味,開發出一款沒有味精、甘草、色素、防腐劑等添加物的醬油。」在探訪合作廠商、尋求契作原料供應商的過程中,這系列產品精神也慢慢成形,「我們想要做台灣在地的東西,不只是台灣製造,我們希望從原料開始就使用台灣在地的原料。台灣種作、台灣釀、台灣味。」而因為參加這次的展覽,PEKOE更進一步有機會使用台灣的紙張,來重新思考本產調味料的包裝。

使用PEKOE台灣本產調味料系列原料抄製的紙張,圖中為不同比例黑豆成分的紙張。使用PEKOE台灣本產調味料系列原料抄製的紙張,圖中為不同比例黑豆成分的紙張。

用紙做的食品包裝並不罕見,但長期以來PEKOE食品雜貨鋪對包裝的想法並不著重在紙材包裝的開發,「我們的重點放在展現材料本身的樣貌,所以經常使用透明的包裝。」近年來因為環保意識抬頭,PEKOE也從善如流地將部份包材改為紙盒,但仍保留小部分PVC材質以便呈現食品原貌。「所以我們剛開始對紙包裝的發想是一片空白。」但當他們看到好好寫字帖裡面的各種紙材,包含使用了稻殼抄製而成的稻禾紙,還有極薄的半透明合纖紙等,對包裝應用的各種想法就源源不絕地冒了出來。「如果沒有實際看到這些紙張,我們真的不知道紙張已經有這麼多其他功能和應用面向。

PEKOE食品雜貨舖協理石傑方和行銷業務主任陳敏真PEKOE食品雜貨舖協理石傑方和行銷業務主任陳敏真。

由樹火紙博物館團隊,以PEKOE本產調味料系列的食材直接進行手工紙張的開發,並且實驗各種量化生產的可能性。


有沒有可能,以本產調味料的原料抄製紙張,來做為調味料的標貼呢?」彷彿開關被開啟,石傑方的靈感也源源不絕地冒出來,米醋和水果醋可以使用已經成功商品化的稻禾紙,而醬油的標貼是否能使用黑豆抄製,麻油的標貼是否能使用芝麻抄製呢?這個難題,就這樣被拋到樹火紙博物館的團隊手中。PEKOE合作的黑豆和芝麻供應商,一聽說希望利用製完調味料之後的豆渣開發紙張,全部熱情響應,並主動提供材料在保存、運送上的討論與協助,但事實上,紙張的研發過程並不如想像中那麼順利。

最主要是豆類缺乏纖維,如果比例過高,紙張無法成形,也不平整,會影響後續的應用。」樹火紙博物館執行長陳瑞惠女士向我們解釋,團隊們先少量抄製,每一種材質都實驗六七種不同配方、比例,希望找出最適合做為標貼的紙張,才能進一步研究出量化生產的流程。「另外,比較難克服的是豆香和芝麻香,這在製作和保存上需要花時間克服。」此外,因為豆殼分布造成的紋路是隨機出現的,即便是已經量化生產的稻禾紙,在加工印刷的使用上也會造成限制。短期間恐怕不容易完成開發,製作、加工成本也會大幅提升。

製作調味料之後的黑豆渣、黑芝麻、白芝麻,散發著濃濃的天然香氣,被打磨成粉之後,混入紙漿中超造成紙張。


但面對這樣的初步實驗結果,PEKOE團隊並沒有卻步。他們拿起隨著豆殼密度、配方不同的紙張,透著光細看每處獨一無二的紋路,對原本就充滿變數的手工紙之美和食材衝撞出的化學反應愛不釋手,決定無論如何,先以實驗品的方式將這個合作完成,接下來再慢慢研究如何克服量產時的技術問題。「我們之前沒有想過可以直接透過包裝把產品講得更清楚,」石傑方這麼說著,本來能夠參與商品的流程,在由原料被加工製成產品、裝瓶、封口後就結束了,接下來只能交由消費者延續產品的生命,「但將來,我們可能有機會將原料轉化為紙張,讓消費者在打開商品前,就能透過觸覺和嗅覺開始想像產品的風味。」PEKOE原本追求以透明包裝展現食材的初衷,透過這次的展覽,轉而直接將食物原料做為包裝元素,展現出的何嘗不是另一種透明?

透過展覽,PEKOE先以全手工的方式做出紙標的「打樣」,希望在流程中遭遇的困難都能夠在日後一一克服,在不久的將來能夠做出從裡到外「台灣種作、台灣釀、台灣味。」的本產食品。透過展覽,PEKOE先以全手工的方式做出紙標的「打樣」,希望在流程中遭遇的困難都能夠在日後一一克服,在不久的將來能夠做出從裡到外「台灣種作、台灣釀、台灣味。」的本產食品。


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未來還會有各種不同的發展可能。」雖然這次礙於時間和成本的限制,只能以手抄紙張搭配另一組參展團隊RETRO印刷JAM的絹印來完成紙標的實驗品,但正是透過這樣的實驗,無論是參展者或是觀展者才有機會知道,紙張在材料開發與應用上,能有這麼多可能性。「進一步發想,如果芝麻紙可以抄製得更薄,或許可以做成面積更大的包裝紙,用在送禮的精緻包裝上,或是透過較大面積以及用途較廣的紙張開發,來攤平製作的成本。」PEKOE團隊的創意發想,在展品完成後仍未停止,持續在腦力激盪中。同時,做為消費者的我們,在觀看這些思考逐漸成形的過程中,也間接參與了這些創意由靈光乍現到一步一步完成的經過,台灣各種不同產業間,接下來還能夠透過彼此累積已久的技術、品牌思想的交會,不知道還會激盪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台北

PEKOE食品雜貨舖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一段295巷7號
營業時間:11:00~20:00
電話: 02-2700-2602
➧➧➧  博客來網路旗艦店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五組團隊,五種跳脫框架的紙材應用實驗,「讓在地的紙走入生活」創作展全紀錄!

當我們開始探究屬於台灣自己的紙張及其背後的文化底蘊,聯名商品不再只是商品,更是一種理解我們安身立命的家鄉的路徑。我們將「好好寫字帖」的製作過程記錄下來,一趟探索「紙」的旅程,於焉展開......

370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