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不讀不知道!

【10月讀書日 X 小編輯大人物】總編大人!我有問題──游擊文化編輯群

  • 字級


\\編輯大人!我有問題//

買下一本書背後的原因可能是他或她!掌握你閱讀的陌生人.……那些你不認識,卻幫你做選擇的出版社編輯大人們。
那些你不知道也沒關係,但錯過卻很可惜的阿里不達的問題。



【舉手發問出版社──游擊文化】
游擊文化是非典型的獨立出版平台,容納靈活機動的企畫、積極反叛的選材,出版各種來自群眾且走入群眾的作品,以銜接書房與街頭的距離、填補知識與行動的落差。公共冊所,是出版者、是書店、也是聚會所,它是個解放的所在。書本來到這個地下室,書本也從此出走。這裡堆滿印刷物,卻既不喧囂更不孤獨,在陽光照不到的地方,我們彼此打著暗號、鑄造思想的武器,等待時代的哨音。




博客來(以下簡稱博):能否談談游擊文化是怎麼樣的一家出版社?給自己的定位是什麼?以及有期許游擊成為一家什麼樣的出版社嗎?

游擊文化編輯群(以下簡稱):游擊是四人組成的出版社,沒有垂直的科層組織,同事之間沒有從屬關係,我們以平等討論的方式共事,並以「游擊」的集體概念對外發言。

我們是一個極度自由也極度自律的團隊。目前沒有辦公室,四人分散在家裡、圖書館等地方,透過網路聯繫社務。每週一次我們會借用「公共冊所」書店的空間,以「開放編輯室」的方式工作,歡迎對游擊有興趣的朋友來認識我們。

我們將自己定位為出版的實驗平台,以開放而不設限的態度取材,各種形式的文本都可能成為一本書,也不排斥用紙本以外的媒介做出版。

公共冊所」為游擊的一個品牌,聚焦於「社會運動」,希望能成為台灣社會運動的紀錄者,並引介國外重要的社會運動經驗。此外,也希望擴大社會運動的實踐範圍,開發日常生活抵抗叢書。

我們期許游擊文化是一個可以讓人感覺自由與自主的地方,在可以生存的前提下,讓每位編輯與行銷企畫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用自己的方式去開發、製作與包裝書籍。

游擊文化目前沒有辦公室,每週一次會聚集在開放編輯室「公共冊所」(圖/游擊文化提供)


當初是如何決定投入出版這個行業?

靜寂工人:碼頭的日與夜

靜寂工人:碼頭的日與夜

投手P:從小就喜歡閱讀,很嚮往可以一直看書的編輯工作,但媽媽說真正的編輯工作一定和我想像的不一樣,要我先去出版社打工認清現實。去了之後發現果然不一樣,編輯工作才不是坐著看書就好,但我反而覺得這份工作比想像中更有趣,所以就決定留在這一行。

外野手H:喜歡閱讀,並以為紙本書可以為各種文本形式創造出無限的可能,因而投身出版工作,想不到一晃眼就10年了。覺得自己就像《靜寂工人:碼頭的日與夜》裡的碼頭工人,在出版一途學習10年的技藝,一旦離開這份工作,宛如被廢了武功,那麼就繼續讓自己在這個產業,當個看似有點用處的人吧!  

內野手Y:喜歡知識與思考、喜歡靜靜看稿的生活,所以踏入出版業,後來則喜歡藉由這份工作認識不同世界的人、接觸各式各樣的議題。

捕手E:晃蕩至30歲,猛然意識到身無一技之長,「出版」意外成了人生大海中唯一可以搭上的浮木。儘管潛意識裡總有著無以名狀的呣甘願,但多少也抱著感激之情,一路勉勉強強走到現在。

編輯書櫃照(圖/游擊文化提供)編輯書櫃照,看得出編輯關注的議題(圖/游擊文化提供)


您們經驗,經營出版業至今遇到最困難的事是什麼?

外野手H:賣書。新書出版活動辦了不少(甚至全臺灣繞了一圈),媒體宣傳與曝光看似熱絡,各種臉書訊息瀏覽數和按讚數還算可以,口碑也不錯,但銷量怎麼就和上述不成比例?就是賣‧不‧動?原本發出去的書在新書期過後,全都又退回倉庫堆成一座小山。不解,難解,無解。頭痛,心痛,眼睛痛,連坐骨神經都在痛。

內野手Y:給作者有用的建議。寫作是一個不知道終點又很容易迷路的過程,當作者迷路時,或當他交來的稿子未盡如意時,編輯要如何提出有用的建議,幫助作者走出迷霧,而不是讓他更迷惘,是目前編輯生涯中最困難也最具挑戰性的事。

投手P:不知何時可以領月薪。我們以有趣而自由的方式實驗出版,代價是苦哈哈的日子,因此每個人都要接案子維生,有時還會面臨軋不過來的狀況,不知該先處理自己的稿子,還是業主的稿子?希望有朝一日可以領月薪,就不用陷入掙扎。

游擊文化的選書標準是什麼?未來有計畫調整方向嗎?

編輯對書有愛、有感應」是我們的選書標準,因為出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途中充滿荊棘與意外,唯有愛才能陪伴作者或譯稿走過漫長的歷程;也唯有愛,編輯與行銷企畫才能以燃燒小宇宙的心情去推廣書籍。

游擊文化的成員背景包含了人類學、社會學與歷史學,我們關懷的議題也跟這些學科息息相關,因此我們的「愛」大抵座落在以下主題:性別、認同、階級、勞動、弱勢、底層、土地。

公共冊所的「運動現場」書系,則是以記錄、研究社會運動為主軸,希望能從運動現場出發,將運動參與者和組織者的經驗與反思記錄下來,藉此傳承精進社會運動的技藝。同時也引介國外的運動經驗,供台灣的運動者參考。此外,除了典型的「上街頭」抗爭路線,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抵抗與微小革命,同樣也是社會運動的一種,未來的選書也會納入這個面向。

游擊文化不像其他同業有垂直的組織結構,四位編輯本身都有獨立作業的能力,為什麼會想共同成立出版社?有什麼特別的用意嗎?此種工作模式與一般出版社相較,有什麼優缺點?

雖然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獨立做書,但一家出版社的營運牽涉到許多面向,包含出版策略、行銷、財務、通路、行政雜務等等,憑個人之力很難面面俱到,我們需要彼此分擔工作,才能撐起一家出版社,也才能讓每個人有餘裕做自己喜歡的書。

我們也相信「團結力量大」,我們各自都不是明星型的編輯,但透過彼此截長補短,以及集體的激盪與討論,應該有機會以「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的姿態,走出自己的一條路吧!

採取平行組織的工作模式,最大的優點就是每個人有高度的自主性,每個人都可以去思考自己想做什麼,既對自己負責,也對所有同事負責。(但從此只能過著不抱怨工作的生活,因為一切都是自找的!)

同時,由於事事都必須集體討論,因此也能避免一言堂的模式,而讓更多可能性發生,當然缺點就是我們必須花很多時間溝通、溝通、再溝通。

游擊書桌(圖/游擊文化提供)游擊文化書桌(圖/游擊文化提供)


影響您們個人最重要的一本書是什麼?為何重要?

台灣獨立運動史

台灣獨立運動史

魯蛇之春:學運青年戰鬥手冊

魯蛇之春:學運青年戰鬥手冊

投手P:《魯蛇之春》。這本書是我們出版社的出道作,2013年我們已經萌生自己開出版社的念頭,但新公司連一部作品都沒有,其實很擔心沒有作者會願意把稿子交給我們。那時因為想做和社會運動有關的書,就找了平時有在參與社運的朋友聊聊,沒想到朋友竟然直接帶來寫作大綱和試寫稿,也答應將書稿交給我們出版。


收到大綱的當下真的覺得興奮又感動,一方面是沒想到真的有作者願意把書稿交給我們,另一方面也覺得這份大綱的主題非常獨特,當時台灣書市上幾乎完全沒有這種討論社會運動組織心法、行動戰術與宣傳策略的書,尤其是從台灣本土運動經驗出發的作品。當時我們都認為,如果真的能把這份大綱發展成書,不管從出版還是社運經驗累積的角度來看,都具有某種意義。

《魯蛇之春》是我們的首次嘗試,當然不能算是非常成熟的作品,有許多值得改進之處,但這本書對編輯團隊而言真的別具意義,也讓我們踏出了「自己做出版」的第一步。

外野手H:玉山社出版《台灣獨立運動史》。印象中是自己以編輯身分處理的第一本書,文本內容成書後多達600頁,整個編輯的浪漫灰飛煙滅。編輯工作是在意細節、溝通協調、計較成本,現實到不能再現實的苦工

當一個好編輯或好的出版人最重要的需具備什麼?有哪(幾)位是您們特別欣賞的編輯人?

能夠同理他人的苦楚與歡悅,同理社會的暗影與明光。藉由出版的技藝,將這份同理與世界溝通,和人群對話。我們並沒有特別崇拜某位出版人,但想對所有基層編輯致敬,以及在出版各個環節擔任小螺絲的每一個人,謝謝他們付出血汗與青春,成就台灣多元出版的面貌。

游擊文化工作現場,讓人期待最新作品《無家者》的問世(圖/游擊文化提供)游擊文化工作現場,一起期待最新作品《無家者》的問世(圖/游擊文化提供)

有沒有一本您們各自最期待出版的書(可以是尚未出版或是別家已出版的書)?簡述理由?

期待我們的下一本書《無家者》,因為這是一本集結眾人之力的書,由作者、NGO(芒草心協會)、攝影師、街友、社工齊心齊力完成的一本書,跟游擊文化的精神非常類似。

令人期待的原因在於,面對這樣的底層議題,作者與攝影師會用什麼角度切入?會以控訴不正義的方式來刻畫街友的處境?還是會以同情的眼光,來看待他們的一生?或者以上皆非?

令人期待的第二個原因是,這本書寫的是平凡人的故事,而每個平凡人的身上又帶著台灣社會變遷的縮影;失業、失婚、經商失敗、失去健康、流落街頭,無不扣連著近三、四十年來台灣的發展。比起成功人士的故事,也許這樣的故事會更貼近真實人生,而給予像我們這樣的普通人更多啟發。

有沒有工作的怪癖 / 職業病?或是工作上特別的禁忌?(例如出版日需要看黃道吉日之類的……)

內野手Y:自律的怪癖。就算現在沒有老闆與上司,不用上班打卡,有同事每天還是會乖乖8點半到圖書館報到,然後乖乖坐滿8、9個小時才回家。

投手P:每次做書都會╱得努力讓自己愛上書和作者,才有辦法繼續做下去。這是一種超任性的工作方式,也唯有在游擊文化這樣的公司才能夠實現。

您們認為目前貴社最具代表性的書是什麼?為什麼?

大時代下的陳舜臣三部曲:青雲之軸、憤怒的菩薩、半路上

大時代下的陳舜臣三部曲:青雲之軸、憤怒的菩薩、半路上

大時代下的陳舜臣三部曲」出版計畫:《青雲之軸》《憤怒的菩薩》《半路上》。游擊文化與內容力團隊打破公司彼此的界線,以為時一年的時間,在偵探書屋藉由小說家陳舜臣的前半生自傳《半路上》為開展,一起重新閱讀他的中國歷史小說和推理作品。

除了對文本本身的理解,更進一步挖掘出陳舜臣的自傳性小說《青雲之軸》,以及唯一一部以台灣為場景的長篇推理小說《憤怒的菩薩》。兩個團隊共同構思出版的可能與基調,藉由三本文類各異、虛實交錯的文體,將小說家的身世回歸到時代的洪流之中,在台灣與東亞歷史的脈絡之下,爬梳在日台灣人的無奈與掙扎、身世的飄零與歸屬,最後反問己身:何謂國籍?何謂國家?我是誰?

您們來說,出版是什麼?

捕手E:從印刷到裝訂,從編輯到設計,不同的匠人以其付出青春學得的技藝,打造出古老卻多元、承載無限可能與想像的極致紙工藝。

外野手H:這真是一個大哉問啊!執業10年多,入行的時候,見識到出版盛況的殘光餘影,當時的初版印量與新書發表會後的新書銷售量,不是現在可同日而語。面對出版產業的快速變化,大人物眉飛色舞,小人物如我輩無得解方。從年輕時的自信與自負,到現在的困惑與茫然。究竟出版是什麼啊?我想窮究此生,應該都沒有答案吧。

最想對博客來說的一句話?

不論各種規模的出版社,各式類型的書籍,都能在此覓得展演、揮灑的舞臺,找到與讀者交流互動的橋樑。

游擊文化書展,限時特惠79折▶▶購書由此去



﹝游擊文化推薦──最需要被閱讀的十本書﹞
  1. 《責任與判斷》:翻譯超好。面對重大而艱深的道德難題,以清晰的方式表達與討論。
  2. 《聖經究竟怎麼說同性戀?》:這本清晰簡明的小書,邀請基督徒仔細辨明:關於同性戀,聖經說了什麼、沒說什麼。
  3. 《福隆和妙賽德》:戰爭太遙遠了,遙遠到我們以為和平是理所當然。噓,戰爭可能只是睡著了,千萬不要吵醒它。
  4. 《叛道:改變國家的基進力量》:這本書告訴你「為什麼民主了,我們還是不幸福?」以及人民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夠改變自身處境、奪回自由與尊嚴。
  5. 《自願為奴》:為什麼有權者可以奴役他人,而人們卻不抵抗?本書對於自由與權力有精闢分析。
  6. 《我是賣豆腐的,所以我只做豆腐。小津安二郎人生散文》:找到一件真心想做的事,且樂此不疲,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7. 《隈研吾 奔跑的負建築家》:活著,大概就是在「有限」中創造「無限」,且明白自身的「有限」
  8. 《暴力十二章》:暴力因何而起?暴力的樣貌如何呈顯?藉由認識與警醒,才不致參與其中,成為暴力的同路人。
  9. 《青雲之軸》:以巧妙的虛構筆法、質樸的文字,敘說青年陳舜臣對國族認同的困惑。
  10. 《第二性》:生動描寫女性處境的經典之作,將會完全改變你觀看世界與自身的方式。
責任與判斷

責任與判斷

聖經究竟怎麼說同性戀?

聖經究竟怎麼說同性戀?

福隆與妙賽德

福隆與妙賽德

叛道︰改變國家的基進力量

叛道︰改變國家的基進力量

自願為奴

自願為奴

我是賣豆腐的,所以我只做豆腐。小津安二郎人生散文

我是賣豆腐的,所以我只做豆腐。小津安二郎人生散文

隈研吾 奔跑的負建築家

隈研吾 奔跑的負建築家

暴力十二章

暴力十二章

青雲之軸

青雲之軸

第二性(三冊【唯一法文直譯經典中文全譯本,平裝通行版】)

第二性(三冊【唯一法文直譯經典中文全譯本,平裝通行版】)



★本月讀書日(10/27)圖書雜誌MOOK消費滿699再折5%!看更多本月「讀書日」推薦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如何安然與「家中幼獸」渡過居家學習的非常時期?

疫情升溫,突如其然與孩子居家學習的日常,是否令你一時之間不知所措?以下提供一些如何在家自主學習、提升學習樂趣與效率的建議。(緩解焦慮有效!)

212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