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不讀不知道!

【紀錄片影展片太多,怎麼看】推薦片單04|陳琬尹:最後的凝視──香塔.阿克曼的《非家庭電影》

  • 字級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即將於5月6日開跑,為期10天,將會放映 134部來自世界各地精彩、經典的紀錄片。影片這麼多,到底該怎麼看?
別擔心,TIDF 特地挑出如果只有一套套票的時間,不得不看的幾部紀錄片。這幾部紀錄片碰觸的議題、形式美學各自不同,無論是當代新作或經典不朽,都能滿足雜食性的你!



文/陳琬尹

──我真不喜歡出現在鏡頭裡
──媽,它們很模糊,別擔心

2015年10月,香塔.阿克曼(Chantal AKERMAN)在巴黎自行結束生命的消息傳出,世界各地的電影版頭條,皆驚魂未定地,向這位享年65歲的比利時導演至上無比敬意與悼念,也正是在這一年,她完成了拍攝母親晚年生活的遺作《非家庭電影》(No Home Movie)。新作在國際影展間的討論熱度尚未退去,阿克曼於倫敦Ambika P3藝術中心舉辦的個展「現在」,卻得在10月時,伴隨著她的死訊揭開序幕。

1950年出生於布魯塞爾的阿克曼,成長於猶太家庭,青年時期前往法國巴黎求學,在看到法國電影新浪潮代表人物尚-盧.高達完成於1965年的片子《狂人皮埃洛》(Pierrot Le Fou)後,阿克曼決定踏上學習電影的道路,也註定了她將成為法國電影新浪潮的典範神話之後,另一代電影的忠誠門徒;與阿克曼同輩份的電影導演,包括菲利普.卡瑞(Philippe Garrel)賈克.杜瓦雍(Jacques Doillon)安德烈.泰希內(André Téchiné)班諾.賈克(Benoît Jacquot)等,而在這其中,年長阿克曼兩歲的菲利普.卡瑞,無疑是與她保持最深刻戰友關係的長期夥伴。在一篇卡瑞憶及已逝故友阿克曼的深情訪談中,卡瑞提到他們如何結識於1960年代充滿反文化意識的地下電影圈、將高達奉為祖師,並在日後一起進入鹿特丹、威尼斯影展,與他們所崇敬的電影工作者站在同一個舞台,甚至日後兩人各自進入電影工業體制,彼此鼓舞著在標準流程之外仍保有獨立製作的積極態度。「六八學運改變我們很多,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的友誼關係與其他人不同,那段歷史讓我們有所依歸。」卡瑞在訪談中如此說。

劇照(提供/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非家庭電影》劇照(提供/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1968年,阿克曼的處女作短片《毀掉我城》(Saute ma ville),以自導自演的方式呈現一個瘋狂的少女,無所事事地將自己囚困在窄小的廚房裡,最後導向無預警的毀滅;七年後,她完成了使她在電影史留名的《珍妮德爾曼》(Jeanne Dielman, 23, Quai du Commerce),影片以近三個半小時的時間拍攝一位家庭主婦的反覆日常作息,自此之後,再也沒有人能忘得了阿克曼慣有的漫長凝視,以及其對於俗世生活與情感關係的冷靜描繪。也是因為如此,當我們在觀看《非家庭電影》時,特別感到心痛,彷彿40年前的珍妮德爾曼已經變得如此衰老,卻依舊穿梭於廚房、餐桌、房間,也或許,珍妮德爾曼的身影正是阿克曼記錄母親面容的漫長預告。她曾在談到《非家庭電影》時說:「對於我的母親從集中營倖存下來後的餘生,總是把自己的住所弄得像座囚牢這件事,很讓我著迷。後來我才意識到,她就是珍妮德爾曼。她所無法言說、陳述的,都該由我來見證。

身為一位跨足電影、文學與當代藝術的創作者,阿克曼在生命最終,以「記錄母親」回訪了1975年為電影歷史寫下的篇章,有如一個完整的圓、不著痕跡地將虛構轉化為真實。而自我毀滅、了去生時的終點,是阿克曼在《毀滅我城》裡輕蔑不羈的18歲模樣,也是《非家庭電影》裡,我們無法預測的、阿克曼的最後凝視。

 


陳琬尹
台中清水人,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所碩士,現任藝術雜誌編輯。


    影片資訊     
《非家庭電影》No Home Movie
香妲.艾克曼Chantal AKERMAN|2015|比利時|115min|彩色|DCP

2016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放映時間
2016/05/06(五)21:40 新光一廳
2016/05/14(六)10:40 新光一廳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有沒有辦法不再跟爸媽吵架?

因為一場選舉,破壞了你與父母的關係?要怎麼跟立場不同的家人共處、長久的溝通障礙怎麼清除?五篇文章助你開啟思考。

178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