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不讀不知道!

【我的地底大發現|03】呂軍逸:地下世界的超級角色──地底生物

  • 字級


小翻頁大發現10:我的地底世界大發現

小翻頁大發現10:我的地底世界大發現



地底是離我們最近的另一個宇宙。

腳下十公尺、五十公尺、一百公尺處,
有管線、動物巢穴、遺跡、斷層、能源……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對於熟知地底世界的各領域專家們來說,真實的地底世界是什麼模樣呢?



文/呂軍逸(蝌蚪老師)

童年很多的「如果」帶我穿越好多地方
小時候我總會想,如果我有一對翅膀,我要飛到天上去;如果我有一艘潛水艇,我要到深海冒險;如果我有一台鑽地機,我要去地心冒險,找尋地心怪獸跟各種奇怪的生物。童年的我總是有很多的「如果」,這份想像讓我能夠穿越好多地方。地底對小時候的我來說,是個充滿各種隧道與奇妙生物想像的地方,期待自己能跟愛麗絲一樣縮小而去另一個世界闖蕩,想像著地下暗無天日,猜想這裡的生物應該都不太需要眼睛,可能有雙銳利的牙齒,手掌特化成巨大的鏟子或是像是一條變形的蚯蚓快速在地底穿梭,牠們聽覺非常靈敏,任何的腳步聲都可能會驚擾到牠,而把獵物拖入地心中。這樣的場景與畫面也讓我想起小時候又愛又怕的一部電影《從地心竄出》。還記得看完電影的那幾天,我上學都是顛腳走路的。

地底神祕生物帶來的驚奇
地底世界最吸引我的,莫過於那些長相特殊而有趣的生物,地下黑暗而艱困的環境讓這些生物如神話故事般演化成厲害的角色。像是居住在非洲的裸隱鼠,由於在黑暗中無法看見彼此,小小的眼睛配上巨大可幫助挖土的門牙,因為生活在地底毛髮已不再重要,演化成無毛的樣子,利用縮在一起的方式相互取暖,皺巴巴的皮膚就像一個小老頭一樣。即便長相奇怪,科學家發現牠們除了是最長壽的囓齒目動物以外,長大以後身體機能幾乎不會老化得病,即便在低氧氣的地區也能存活,也能調節身體的溫度,根本就是現實版的超級生物。

不只裸隱鼠,地底下還住著許多知名而有趣的生物,如有著世界進食最快之名號,長相特殊的星鼻鼴鼠(Condylura cristata);常年生活在幽暗洞穴中,就像一條小白龍的洞螈(Proteus anguinus);生活在地下3.6公里的魔鬼蠕蟲(Halicephalobus mephisto),開啟地底另一個生物的世界。還有常年隱居在四米深的地底生活,長相可愛像是娃娃的印度紫蛙(Nasikabatrachus sahyadrensis)。地底世界總是有著滿滿的驚奇,等著我們去發現。

由左至右為:裸隱鼠、星鼻鼴鼠、洞螈、魔鬼蠕蟲、印度紫蛙(圖/wiki)由左至右為:裸隱鼠、星鼻鼴鼠、洞螈、魔鬼蠕蟲、印度紫蛙(圖/wiki)


觀察與等待是在探索地底生物最好的方式
當我成為生態引導老師時,我也開始帶領孩子探索地下的世界。如果你發現草堆旁有個小小的洞口,那也許是螲蟷的巢穴,觀察看看門口是否開著帶著絲線的蓋子,這些絲線就像家裡的電鈴,當昆蟲走過去觸碰絲線,土門瞬間打開,昆蟲來不及反應就被拖進去了。山邊或海岸邊,總是可以見到密密麻麻的小小漏斗狀沙坑,牠們是知名的陷阱殺手──蟻獅,當螞蟻或小昆蟲走過去的時候,就會被這流沙陷阱所困住,最後被一對大顎拖到最深處,剩下的外骨骼軀殼最後再被丟出來,觀察這一幕幕怵目驚心、弱肉強食的畫面,也不禁讚嘆地下生物神奇魔力。

《我的地底世界大發現》內頁圖(圖/水滴文化提供)《我的地底世界大發現》內頁圖(圖/水滴文化提供)


伯氏漏斗伯氏漏斗構造

在探索未知世界的時候,需要懷著敬畏而小心的態度。緩慢地移動這些石頭或土塊,減少對這些生物棲所的破壞,也許是一個白蟻巢,也許是蚯蚓的巢穴,也許是早晨鼴鼠才剛鑽過的地道,也許是蛙類或蛇蟄伏的小洞,也或許是穿山甲之前的居所。然而,觀察與等待是探索地底生物時最好的方式,當你越投入,你會發現得越多。你可以利用伯氏漏斗或是不同孔目的篩網,甚至是安裝在手機上的顯微放大鏡去探索土下的小生物,也可以嘗試做個石膏蟻巢,試著去飼養或觀察螞蟻有趣的行為。只要用心觀察,你會發現這些微觀世界就像是另一片小宇宙一樣精采。


悅讀陽明山:環境教育課程教學手冊(2013)

悅讀陽明山:環境教育課程教學手冊(2013)

呂軍逸(蝌蚪老師)
畢業於臺灣大學昆蟲系。蝌蚪池塘自然文創創辦人、動物星球頻道(Animal Planet)動物檢定主持人。兼任荒野保護協會第十四期推廣講師以及高級動物輔助治療師。合著《悅讀陽明山》一書。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2021安古蘭漫畫節得獎名單公佈!

從更生人到性別、環境資源到寫作心路,看得獎作品還有哪些精彩主題!

149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