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厚心得
再見了,多餘的素材──《吶喊》前的積累歲月。
作者:呂佳龍 / 2014-07-10 瀏覽次數(2026)
這個說法可能與傳記式批評的中國文學傳統最不相合。當然,這樣的傳統自然也有所弊病,過分拘泥作者與作品之間的關係時,往往作品就成了作者傳記的索引,那麼,設若把作者的生平事蹟當成素材來看呢?中華書局版的《吶喊+徬徨》會是個相當有趣的例子。
這個版本的獨特之處在於,止庵先生編訂了多篇,關於周作人談魯迅小說的重要研究資料,附於每篇小說後,使讀者可以在讀完小說之餘,透過「知情人」的眼光,了解到這些作品淬鍊過程及其背後的人、事、時、物。
舉例而言,《祝福》中的祥林嫂,確有其模型存在,是魯迅的遠親,惟其故事也有所不同,若有相似也僅是現實中的那位祥林嫂,也會重複說關於兒子的話題而已。其他如《故鄉》中的潤土、或者典型化的人物、孔乙己、高老夫子,即便非有其人,也實是某些所見的人物樣貌。有時,故事出自魯迅的自身經驗的轉化,如《在酒樓上》的呂緯甫、《孤獨者》中的魏連殳,文中所述之事。
更特殊的例子,是藏於小說中的「密碼」,一般評論者多以《傷逝》一篇,是在書寫新時代女性的仍存在的困境,而周作人獨認為若與《弟兄》並讀,可以發現《傷逝》是假借男女之情的死亡來哀悼兄弟恩情的斷絕,這奇特的「私解」或者也存在著自1920中旬年代,周氏兄弟失和情滅的遺憾。
《吶喊》、《徬徨》自二O年代出現,就被視為中國現代小說的成立,以及不墜的高峰。事實上,這也不符合文學由簡而盛的歷程,然而,1906年才轉學文藝的魯迅,距發表第一篇白話小說,已經過12年之久,若我們將其中當成作者敘事技藝與人生經驗的積累,而後一次爆發,或者就能解釋這種成就。
參照著周作人所述的素材與魯迅小說的對照,挖掘其中如何將經驗拆解,轉化敘事,無疑是讀此版本的最大樂趣了。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