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年度百大

【2013年度之最│簡體館】「孫盛陽秋海外傳,所南心史井中全」

  • 字級

近年中國崛起,國人早期印象中的落後、素樸的中國民眾已轉為新聞詞彙中,經常略帶貶意的豪奢與炫富。

反映在出版市場,特別是中文創作的文學小說方面,以後宮爭鬥暗含職場生存競爭的戲碼,橫掃海內外,原著小說銷量傲人;而華服與名車爭豔的少女幻夢,在郭敬明打造的小時代系列電影中,被推到極致。

所謂物極必反,大致於2012年末開始,書市隱隱然出現另一股逆流,意欲思考重振國民性。韓寒先吹了一陣〈太平洋的風〉以諷刺筆法懷念失落的文明素養,李承鵬打著《全世界人民都知道》的旗幟,暗暗呼籲公民意識與自省。接續其後的安妮寶貝以《古書之美》展現民間藏書家韋力的儒家信仰與高雅人格。

身兼編劇、作家、武術研究者的徐皓峰交出一本《武士會》刀光劍影中,道出嚮往的武士之風。詩人作家野夫書寫《身邊的江湖》,呈現會幫常民的古雅風韻。

民間氣節之外,另一個焦點則落到了民國學人身上,他們投身文化改革或致力學術教育,留下一代典範,相關書籍與傳記層出不窮,其中陳寅恪再度成為關注焦點,2013年以其為重心的相關出版品,至少六種以上,間或提及則難以計數。

其中最引人側目的莫過《陳寅恪的最後20年》以及選為文學年度之最的《陳寅恪詩箋釋》。前者於1996年出版後,因書中人物紛擾導致絕版17年,此番修訂再出,再次引發群眾追讀。後者為目前搜羅陳詩最全的舊體詩著,修訂後再以繁體字體重排,重現陳寅恪與記錄時代變局的「心史」。

陳寅恪生於清末,其父陳三立為詩文名家,13歲以前於家塾中學習漢學、算學、地理等知識,13歲後隨兄赴日求學,21歲考取公費留學,先後於柏林、瑞士、巴黎等大學學習,往後於美國哈佛大學研究梵文,又轉往柏林攻讀中亞及東方古文字學,具備閱讀十數種語言的能力。惟因四處求學,學貫東西,竟無一紙文憑。

1925年應聘清華,並與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同為清華國學院四大導師,時年僅38歲。任職期間開設中古時期詩文課程,甚至吸引同為教授等級的朱自清、馮友蘭前來旁聽,日後更以匠心獨具的研究方法,開拓隋唐史至另一境界。

1948年國共對峙,並受陳序經之邀,南渡嶺南大學任教。1949年後新政權上任,由優厚到批鬥,至1958年陳寅恪已不再站上教席,他的學問與治學方法被視為不合時宜,學術著作亦不被出版,風暴一波波來襲,文革起後他被定為「反動學術權威」,不堪政體群眾羞辱交加,目盲臏足的陳寅恪於1969年因心力衰竭故去。

回到詩作本身,1953年在贈其弟子的《廣州贈別蔣秉南》的詩中,出現:「孫盛陽秋海外傳,所南心史井中全」,將論著託付門生整理的意願,竟成晚年著作的與人生的處境。

陳寅恪與其同一代人,漢學根底深厚,以舊體詩詞寄抒胸懷、故友唱和仍是基本素養。舊詩多運用象徵典故,某種程度上也避開亂世時局,直批時事可能隨之而來的風險。於陳寅恪而言,則更多了一層以詩記史的功力。

陳寅恪歷經亂世,大抵不涉政事,以作育英才教及學術著述為主,惟以史學家之敏銳,對於世局變化,悉了然於心,評價或感嘆的史筆,均以詩句化成。

國際變局方面《庚戊柏林重九作》記聞朝鮮遭日吞併。《壬午元旦對盆花感賦》寫太平洋戰爭爆發,並敘困居香港時,日軍進佔後的社會狀況。中國時局更是記述廣泛,遠自清帝遜位、袁氏復闢,到西安事變與國共糾葛,均有詩作傳世,或傷懷吟詠或諷刺蔑稱,盡顯史家評述。

政權易幟初期,陳寅恪為維持「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以《答北客》:「柳家既負元和腳,不採蘋花即自由,辭就北京中古史研究所所長。不趨附新貴外,他亦以曲學阿世之徒為恥。《文章》一詩中,他「白頭宮女哈哈笑,眉樣如今又入時」,譏諷時人。

秉筆直書的風采,一代學人的氣度,終敵不過風向轉變後的一系列以「反」為名的各式運動。儘管善用典故,流傳的詩作竟成了上好材料,讓好事之徒得以施作文章。

據陸鍵東敘述,到晚年的陳寅恪,寫詩時以口述方式,說成一句,其夫人唐篔以粉筆在黑板記下一句,兩個女兒速速抄錄,詩成即擦去,一次詩成後,詩作竟留至隔日,竟惹得陳寅恪大怒。

詩作既成,陳寅恪再也不輕易示人,惟有信任的知交好友,能覽讀之。

陳寅恪身故後,詩作流自海外,晚年詩作的流傳隱密與晦澀難解,成為學術公案。余英時首倡以詩作論晚年心境之路,帶出暗碼系統之說,意謂陳氏要在中共治下苟活,只能將心事和憤懣曲折入詩,實是當代中國摧殘自由思想的寫照。

余英時論證於1980年代,加上個人情感傾向使然,部分詩釋甚帶有強作解人的傾向,余氏論述在海外引起巨大迴響,陳寅恪平反之後,中國學者與官方也開始積極爭取陳寅恪的學術話語權,其後跟上的詩解,所引所述資料更全,仍不免有與余英時相同之病。

本箋釋作為後起之作,亦不能避免上述問題,但其優點在於說明陳詩的傳錄與交遊狀況、其次則多合時境,用以釋詩,最後則是多引同代人原始文獻,得以旁證或參照陳氏詩作。

哲人已遠,無論後世說解如何紛陳,要探陳寅恪的心跡,也惟有讀者靜下心來,細細研讀了。

上下則文章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