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獨白
決策不該只追求「有」或「沒有」,學會用機率思考,就算錯了也心甘情願!
作者:何玉美 / 2013-10-15 瀏覽次數(11139)
過去我跟很多人一樣,非常追求絕對的是非對錯,堅信若不搞清楚是非對錯,無法做出好決策。很多決策者每天心裡想的也是:這個產品/投資有市場性嗎?值不值得做?只想知道「有」或「沒有」,以為只要追求到肯定的「有」或者「沒有」,所做的決策就萬無一失了。但其實這樣的思考模式,可能非常危險。
舉例來說,明天會出太陽還是會下雨?預測直斷「會下雨」,跟描述它「80%機率會下雨」,前者比較明確肯定、比較「威」;後者看似沒有正面回答,卻比較接近事實且較具參考價值。如果第二天真的下雨了,沒什麼問題,兩者都是好預測;但若沒下雨,前者就預測完全錯誤了,而後者卻仍然是好預測,它表面看來好像贏在兩邊討好,但其實是贏在更客觀描述了事實。而在做決策時,根據事實比根據某種彰顯英雄主義(或者便宜行事)的武斷,要更安全。
看完這例子,回到前述的情境,某個產品到底有沒有市場性?拋開「有市場」或「沒市場」的執著,追求機率的思考,結果可能會是這樣:這產品市場潛力目前30%,可是做了哪些事之後成功率有機會超過50%;但是仍然有30%的可能性會失敗,因為市場有些不確定性我們確實無法掌握。
這樣的思考模式,可以幫助決策者獲取更豐富、更全面的參考資訊,而根據這些客觀情勢,做出最有利的選擇即可。就算決定鋌而走險,也會知道自己承受了多大風險。
這道理也許容易理解,可是卻不一定很容易做得好。因為這些數據怎麼找出來的?要如何確保它精確描述客觀世界,還得靠人去找出關聯或「說明」。本書作者奈特?席佛提醒,我們必須意識到,在解讀數據時,會遇到一些主客觀的障礙。有些是情勢所逼,有些則是自己人性的弱點。
書中有個例子是這樣的:美國有個長青樹等級(超過三十年)的政論節目,每集節目尾聲都會請來賓對某件事做預測。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前一週,主持人請大家預測,歐巴馬與麥肯誰會當選?當時民調大多顯示歐巴馬會當選,賭盤雖比較不明顯但也顯示出歐巴馬領先,作者的預測是歐巴馬95%機率會當選。節目第一位來賓是個曾任總統顧問的共和黨資深政治評論家,他的預測是:「未見分曉,本週末就會底定。」第二位來賓是得過普立茲新聞評論獎的媒體人,他說:「勢均力敵,難以預料。」另一位福斯新聞的政治評論專家則大膽預測:「麥肯會以0.5個百分點獲勝。」現場只有一位媒體人預測歐巴馬會當選。
一週後,歐巴馬以365:173選舉人票獲勝,這結果絕對不是「勢均力敵」或「難見分曉」,民調預測與結果吻合,作者本人也預測正確(而且是50州個別結果,49州預測正確)。但是這ㄧ群每天都在觀察政治發展、甚至掌握許多不為人知內幕的專家卻反而預測錯了,為什麼?
這些專家並不是沒有掌握足夠的資訊或數據,他們無法精準預測,很多是因為「立場」困住了他們。或者,他們必須「語出驚人」不然收視率會不好。他們做預測的動機可能是塑造自己的形象、鞏固自己的政治立場,或者譁眾取寵,總之,他們都不是在「追求事實」。
我們訕笑政治名嘴很容易,但是仔細反省會發現,自己有時也很容易掉入同樣的陷阱裡。想想有時我們對某些事情做預測時,是否真的在追求客觀的真相,還是其實是想「投老闆所好」、「給人某種印象」、「爭取某些資源」、「保住自己的地位」,如果目標不正確,就會開始編故事,過度解釋數據。這樣短期或許可以成功,路遙知馬力,如果無法超越自己心性的障礙,終究會讓你不斷跌跤、吃盡苦頭。這就是作者說的,要精準預測,除了「要求更多數據,人更應該自我要求。」
這就是為什麼作者能在預測美國總統大選時,這麼輕易就做到別人認為是「奇蹟」的預測結果。因為他可不是早早就鐵口直斷歐巴馬一定會當選,而是一路上如實搜集各種情報與調查,統計追蹤候選人在不同時間點的勝選機率,而這機率每天都在變化,越接近大選,他的預測就越準確,他個人對這項預測「公事公辦」,當然完全沒有個人政治立場或喜好的干預,所以當大家把他當成預測之神時,他一點都不覺得這點有多難做到,只回答說:「競爭門檻實在太低了。」
在這本書中,我除了學會用機率思考事情,還學會了不預設立場,勇於隨時因情勢變化,修正自己對事情的判斷。放下為了面子,堅持某個不合時宜的想法或決定的習氣。心胸開放地看待數據、看待各種意見與資訊,直到這些情報清楚指出正確的方向。在這個層面上,這本書竟也意外發揮了某種心靈成長書心性提升的作用呢!文/三采出版副總編輯何玉美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