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厚心得
電腦按一下,工廠就會為我們服務,請問你今天想自造什麼?
作者:陶比獅 / 2013-07-03 瀏覽次數(3926)
這不是好萊塢電影情節,3D印刷技術確實已進行到了生物印表機的研究地步。當陶比獅讀著這本《自造者時代》到最後幾章,驚訝已經不是在硬體自造層面的廣泛應用(當然,一輛獨一無二、低價的自造賽車也相當厲害),而是對於生物學我們也開展到bio-DIY的境地;這代表一般人開始能享受那些曾專屬於科學家的權力,像是用以複製分析DNA的機器(PCR儀),也因為開放原碼而可以人手有一台,而且價格599元而已?也許你就能因此檢驗當地餐廳販售的生魚片DNA,是否低價魚高價賣之嫌?
自造縮短從創意到創業的過程,從「發明家」到「創業家」之路幾乎零距離
有沒有覺得一些成功故事都很雷同?一個熱血的年輕人帶著他的創意(發明、自彈自唱、亦或設計,可自由替換)求得某些大公司的賞識,希望有朝一日能讓洋溢的才華,被廣大的大眾發現而且瘋狂買單?如果20、30年前,這種小故事恐怕屢見不爽!大部分的創意好點子從發明到成品,製造到上市,上市到銷配,多半是一段艱辛且多半難以成功之路;如今,任何有創意的人都不必再孤芳自賞,有了網路,我們將個人創意位元化,與世界各地的眾人分享;有了3D印表機與雷射切割機的技術,還可以進一步將創意原子化,創意於是變成實品,目標客群透過Google找上門,因為「自造」,工廠重新被定義,製造到銷售的權力轉交給個人,因此根本不必跟主流產業打交道,就能低成本生產出極棒且被認可的產品!這也就是克里斯.安德森預見改變未來所有產業的「自造者運動」。
桌上型自造者運動
上Google搜尋資料,不過是個簡單的動作吧?不過若回到十幾年前,這可是需要數百萬美元的電腦才能完成。過去大企業的工業機器,現在成為了是桌上任你操控的工具。
而網路社群的創新力量,我們從不陌生,打從《玩家外包》與《打造維基型組織》都能發現世界各地社群無不如火如荼的進行。那些由大企業主導,由上而下的創新過程已不復見,取而代之的是由下而上的創意發想,由業餘人士、創業家、專家組成的個體大軍所主導。因為網路,發明與生產的工作交還給大眾,只要有想法有軟體碼就能提供服務,而且不需要專利,鍵盤一敲就能送貨到全世界。
如果製造方法創新,成立公司的方法也得先創新才行!
「不管你的企業是何方神聖,最頂尖的人才都在別家公司。」昇陽創辦人比爾喬伊這麼說。背後含意其實就是,為了將交易成本最小化,我們旗下的員工並非頂尖人物,而是我們所能請得到的人。
如今,因為興趣而聚集的自造者社群,運作起來就不需要企業中不必要的的多餘程序;開放式經營的平台甚至會替你挖掘到意想不到的結果;克里斯.安德森自己的DIY無人飛機社群,研發內容與程式設計完全公開;結果,發現在中國已出現品質精良的仿冒品,盜版本是刺種經營模式的風險,但是公開自造就是一種凝聚市場需求的行銷方法,一開始也許會帶來仿冒,但是之後卻可能轉為研發與改良;果然,安德森以開放式的態度回應盜版,卻意外招攬進一位原在中國複製團隊、暱稱「朦朧」的成員,整合說明為中英文雙版本,更一步協助解決團隊沒時間處理病毒!
社群傾向於人人立足點平衡,不管你是國中畢業還是高中畢業、5年工作經驗還是一個蛋糕師傅對機械有興趣,都不會被拒絕,且不用承擔企業所需負擔的法律責任與風險。人力市場正在轉變,有了網路,你便不需屈就鄰座同事,反而能找到最頂尖的人才。更重要的是,別人也能找到你。
公開自造──產品開發本身就是一種行銷
自造時代籌資法,剷除了那些小企業實現創意路上的障礙──初期資金。當創業者有點子沒銀子,便向支持者或潛在顧客籌錢,不但能讓營收提前進帳,讓社群能實務地向創業構想表示支持,消費者能積極互動有高參與,即便有時只是加油而已,仍然讓消費者覺得自己參與了創作過程,感到成品更有價值。Kickstarter 網站為例,籌資就像是玩遊戲,出資人不是投資而是贊助,到目前為止,伴隨過程透明化而來的社群支持與問責文化,讓一些被擔心的詐欺與失敗的問題非但沒有發生,業績還快速成長。
你的雲端工廠─上傳你的設計,就能聽到有興趣的製造商自動上門報價
想要共襄盛舉這場自造者運動,但是沒有3D印表機?沒關係,很多人願意替你服務,書中舉例許多能為自造者量身訂做雲端工廠,包括MFG.com、中國的阿里巴巴、Ponoko與Shapeways一次性數位製造服務,你不需要自備工具,也不用踏進工廠一步,有設計圖與信用卡,就能享受客製的網路製造服務;即使小量生產也能有價格合理的高品質產品,銷售價格又合理;而且產品依你量身訂做,你會更珍惜,也更用心維護!
此本書與去年出版《怪咖時代》正好呼應,小眾利基的市場需求,科技剛好足以大大滿足,克里斯.安德森這本趨勢觀察新作的描述是如此樂觀而美好,有時陶比師甚至懷疑 我拿的是這本《2100科技大未來》;然而,在《自造者時代》裡的每一人與創新故事都確確實實、活生生的存在著,因此, 膽敢如此美好得去告訴大眾,這就是我們生活的「現在」,而不是遙遠的「未來」。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