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厚心得
讓我們用桑德爾的方式,來談談關於生孩子這件事……《幹嘛要有小孩?》
作者:DL / 2013-05-16 瀏覽次數(5693)
2008年,美國內部拉斯加州訂立了一條新的法規,企圖將拋棄孩童除罪化。這條法規的立意是在降低該州日益增高的弒嬰率,畢竟棄養總比謀殺好吧?!所以新法規規定,該州父母若覺得自己尚未準備好照顧自己的寶寶,可以將寶寶棄於指定地點,而不會被逮捕或起訴。不過立法者忽略了一件事:他們沒有限制棄兒的年齡。於是,在法律通過的幾周內,指定地點陸續收到被父母丟出來的孩子,大部分的孩子介於10-13之間;隔壁州的聽到居然可以這麼做而沒有任何不良後果,也紛紛到內部拉斯加州拋棄他們的孩子。
有意思的是,棄兒中沒有一個是嬰兒。州政府當然馬上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緊急研議限制棄兒的年齡,可是直到補充條文生效的前一天,仍有一位母親遠從1200英哩外的加州來到這,拋下她14歲的兒子。
其實我不討厭小孩;當然,也沒有要養小孩的計畫。不過讀到這則有趣(?)的案例,還是讓人有一點延伸聯想。是的,的確不是所有人都願意/樂於成為父母;即便已經當了10年。另一個則是好奇:為什麼沒有嬰兒?理論上,「沒有準備好」這回事應該發生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不是嗎?再者,如果不願意成為父母的比例在總人口中是平均分布的,丟出來的孩子應該各種年齡都有吧?難道是襁褓中小孩軟軟的很好玩,等到11、12歲開始惹人厭就想丟掉了?(這當然是身邊常聽到的一種論調,不過持正好相反立場的也所在多有。)有句大家耳熟能詳的廣告詞,「我是做父母後才開始學習怎麼做父母」,所謂母性真的是與生俱來?還是只是社會加諸控制女人的另一樁控制?姑且不要這麼偏激、女性主義,單單只問個最簡單的問題:誰說,大家都想生小孩?以及,幹嘛要生小孩?
2006年,美國國家疾病防治中心曾經發表過一篇報告,向所有可能懷孕的適齡婦女,提出受孕前的保健建議。疾病防治中心建議每一個女人從初經到更年期結束為止,都要補充葉酸、不抽菸、不濫飲酒類,要保持健康的體重,要節制用藥,要避免「高風險性行為」。這是一般人概念中懷孕婦女應該遵守的事項,而這也是美國政府機構有史以來、第一次「明確」的告訴女人一個社會規範僅隱諱暗示的觀念:所有女性,無論她們已為人母或是想要孩子,都等著當媽。
所以,我們有選擇嗎?如果這是整個社會的期待。資料說的是美國,不過我想在臺灣,傳統華人社會應該過之而無不及。
《幹嘛要有小孩?》是一個女人、一個媽媽的作品。我相信這絕對無關乎她愛不愛孩子,事實上從她在書中對自己例子的描述,就知道她為了「當個好媽媽」著實吃了不少苦頭。正因為如此,她開始研究關於生孩子這回事,現代關於女性生產、親職教養的種種論述,會不會都只是中上階層婦女(是的,誰說問題不是女人自己惹出來的?)的妄發議論?而這些看似前衛體貼的論調,到底害慘了多少母親父親?
我們為什麼想生孩子?一份2010年的調查報告問到父母親生第一個孩子的理由,有將近90%的人回答「是為了有孩子的喜悅」。所以有了孩子是為了讓我們更快樂;或是另一套說法,讓我們的生命更完整。果真如此?回溯歷史,過去生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增加勞動力;甚至看看前一陣火紅的甄嬛傳,生孩子是為了確保自己的地位和下半生無虞。可是現在呢,是為了喜悅。那那些在親子關係中沒有喜悅的父母,怎麼辦?這樣的論調有沒有可能讓所有「不那麼」愛自己子女的父母,感到莫名的罪惡感?
什麼是「母性本能」?近幾年所謂的親密育兒法、自然育兒法謂為潮流,他們強調回歸母性本能、自然的育兒方式,儼然也是另一種女權論述。可是換個角度,我們是否只是利用所謂「本能」的說詞,期待女性負起大部分的育兒責任?宣揚這些理念、或是有能力為這些理念辯駁的媽媽(或是爸爸)們可能忽略了一個問題:那是因為你們有空!對於那些沒有時間和資源為自己育兒方式命名的媽媽來說,她可能會為了擔心有沒有足夠食物餵養孩子,不一定有時間上網參與論戰、和人爭論該不該揹小孩這類問題;她會跟小孩睡在一起不是因為這樣可以產生更多親密感,而是因為他們只有一間臥室,還沒有嬰兒床。
可是,在這種文化氛圍中,有多少媽媽樂在其中、遊刃有餘?又有多少媽媽被這樣看似新穎的「女權」壓的喘不過氣,甚至因自己做的不夠多不夠好而感到罪惡?
《幹嘛要有小孩?》分成兩個部分,前半段稱之為「謊言」,「小孩讓你快樂」、「女人是天生的母親」、「餵母奶最好」、「孩子需要父母」、「『世上最辛苦的工作』」、「媽媽最懂」這些論調我們都不陌生,也是讓我們樂於生養及乖乖服膺眾多教養論的紅蘿蔔,可是究竟什麼是現實?以及,有多少母親父親為了沒有做到這些謊言而深感自責內疚?後半段是所謂的「真相」:「放棄親職」、「『壞』母親捉去關」、「聰明的女人不要小孩」、「核心家庭之死」、「女人應該工作」、「幹嘛要有孩子?」這些不少父母或許曾閃過一絲念頭的想法,作者利用報導跟資料,呈現許多家庭及社會存在的真實境況。
不一定每個女人(或男人)都想要生養小孩,當我們將生物繁衍後代的本能延伸成文化上的人性天職,本來就需要好好想一想,不是嗎?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