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年度百大

【2012年度之最│書籍館】一本誠實到近乎赤裸的感情回憶錄,一份純粹到令人不安的愛──佩蒂.史密斯,《只是孩子》

  • 字級

美國亞馬遜網站上,有十幾位讀者給了本書一顆星的負評。有人認為本書結構鬆散而自溺;有人認為書中充斥大量七○年代的人名、地名與事件,讀來像流水帳;有人不認同書中描繪的生活模式;也有人衝著「龐克教母」名號而來,卻發現這不是一本典型的搖滾樂手傳記而大失所望。

其實,上述關於本書的困惑,在我閱讀的過程也曾不時出現。只是當我讀到最後一頁,卻明白這些「缺陷」,正是本書動人的原因。

這本書是佩蒂.史密斯的《只是孩子》,一本誠實到近乎赤裸的感情回憶錄,也是二○一二年博客來翻譯文學年度之最。

一開始會讀這本書,確實是慕作者名氣而來。佩蒂.史密斯是被譽為「龐克教母」的七○年代搖滾巨星,縱使不是搖滾樂迷,對七○年代的龐克與嬉皮風潮也一知半解,但這樣的生命歷程,必定有許多精彩的故事可說。

然而翻開書頁未見巨星身影,迎接讀者的先是一場死亡。

「我醒得很早,下樓梯時我知道他已經離去。一切都靜止不動,只有昨晚沒關的電視機兀自響著:藝術節目臺正播放著歌劇。螢幕上的托斯卡吸引著我,她以有力但悲傷的聲調,表白她對畫家卡瓦拉多西的感情。這是個春寒料峭的三月清晨,我穿上了毛衣。」

離開的人是羅柏.梅普索普,他是備受爭議的當代攝影大師,是佩蒂二十歲於紐約闖蕩時的戀人,是佩蒂的靈魂伴侶,也是佩蒂此生最珍貴的感情資產。他生前曾交代佩蒂,一定要寫下他們的故事。

而這個故事,得從他們相遇的那一年說起。

那一年,從大學輟學的佩蒂.史密斯在工廠工作,繪畫與詩是生命唯一救贖。儘管未來仍不可測,她已認定藝術才是依歸。帶著簡單衣物與一本詩集,靠著路邊拾來的三十二美元,她買了一張前往紐約的單程車票,開始逐夢的第一步。但一如佩蒂自述,「浪漫主義不能熄滅我對食物的需求。」人在紐約,藝術夢雖未歇,現實卻緊逼在眼前。

就在此時她認識了羅柏,一個熱愛拼貼藝術的男孩。兩人不但對藝術有相同的熱情,對彼此的創作更有旁人難以企及的瞭解與默契,他們很快成了愛侶,成為彼此的繆思。藝術是他們的浪漫與瘋狂,是他們的生活與信仰。

「在當時那一小段時空裡,我們交付出彼此的孤獨,從此以信任填補了過去的孤獨。」

正因為有了對彼此深層的信任與契合,他們之間的愛與包容益發強烈,強烈到世人未必能全盤接受與理解。他們為藝術偷竊,為藝術交換彼此內心赤裸的黑暗,甚至,當羅柏逐漸發覺自己的同性戀傾向,其後為了生活出賣肉體,並因此傳染性病給佩蒂,這些都未曾讓佩蒂離開他。

故事進行到這裡,旁人或許讀到的是肉體與情感的背叛;但佩蒂在意的,卻是羅柏的健康狀況與內心掙扎。

也就是讀到這裡時,我意識到這並不是一本搖滾巨星的自傳,而是一本誠實到近乎赤裸的感情回憶錄。不管是對羅柏、對藝術,佩蒂的愛是如此純粹,純粹到令人有些不安,不安是因為這樣的純粹如此罕見,也因為能有過這樣的感情經驗,著實令人又妒又羨。

隨著羅柏經歷的這場性覺醒,佩蒂與他幾度分合,但兩人間的默契從未隨關係更迭而變化,藝術裡,他們永遠是最佳夥伴。兩人在創作領域中各自摸索卻又互相激盪。佩蒂不斷鼓勵羅柏嘗試攝影,羅柏也總是鼓勵佩蒂把詩作化成搖滾樂。雖然最後他們都成名了,但關於這部份,佩蒂.史密斯只是輕輕帶過。因為這不是一個搖滾明星或是攝影大師激勵人心的成名故事,這本書要紀錄的卻是她與羅柏年輕歲月中那段對生活與藝術不尋常的熱愛、挫敗與探險。

佩蒂.史密斯幾乎是像寫日記般過份仔細地紀錄那段歲月,從場景、裝扮、人物對白都詳實紀錄。一開始,讀來確實有些絮叨,加上大量不熟悉的人名與地理環境,是有那麼些距離感。但是當故事一頁一頁推進,這些細節卻能讓人物的樣貌與情感如此立體,此時才明白為什麼佩蒂選擇用這樣的方式紀錄她與羅柏的故事。

一如生活,多數日子大都平淡無味,但是平淡的每一日卻能累積成巨大的情感與回憶能量,在我們無法預知的時刻爆發,將我們淹沒。《只是孩子》不是一個精心編排有著高潮起伏的故事,它有的只是一段又一段毫無遮掩的生活切片。因為不經修飾,所以還保有傷人的稜角,但也保留了情感最原始的樣貌。這不是一本寫來要讓人仰望的傳記,而是要重建那段瘋狂的歲月,帶領讀者走進他們的生活。

情感,是文學創作的根基。回顧二○一二年優秀的翻譯文學作品,也都有各自無法取代的精彩。好比《時間裡的癡人》雖然巧妙把玩結構,但最終令人低迴的還是龐雜人物角色所傳達出對人生的惆悵;《如果那天我沒死》以驚悚中略帶哀傷的情節,描繪靈魂的掙扎;此外還有《淚流域》魔幻寫實的風格,訴說美國南方土地上人們的愛恨嗔癡。

然而,即便在今年眾多優秀小說作品環繞下,佩蒂.史密斯在《只是孩子》當中傳達的情感與生命歷程,還是如此獨特且難以想像。當我們總是在虛構的情節裡尋找慰藉,卻驚覺凡是與人有關的故事,擺脫虛構,才最撼人。

這本書究竟是傳記、散文、小說抑或是詩?根本不重要。因為沒有一種文體能準確形容這本書,就像沒有一種既定的關係能定義佩蒂與羅柏。

「關於羅柏,關於我們,我還有很多故事可寫。而這個故事是我要說的,也是他希望我說的,我實現了我的諾言。」佩蒂在書末這麼寫著。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惡意是怎麼成形的?我們與惡的距離究竟有多遠?

無差別殺人事件發生的原因究竟是什麼,透過文學、戲劇作品和當事人、當事人家屬的自白,我們是否有機會離真相更近一些?

566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