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遲暮,不料地鐵也跟著龜速。搭上環城線跟朋友K約在利物浦大街,預留了半小時車程,最後卻硬生生遲到了一小時。還好K早就入境隨俗,預留簡訊說自己會遲到,要我一個人先逛逛。我們今天要逛Old Spitalfields Market,假日舊貨市場。
年少輕狂這四個字,一直是倫敦的代名詞,是我的英倫之聲,我的80年代。我的耳朵曾經被一幫英國人占領,那是流行電音的輝煌年代。為了體驗年少輕狂,我曾跟著一堆陌生人在SOHO的酒吧裡鬼混,跳舞到黎明清晨,每天吃著難吃的炸魚薯條,假日時就去Camden Town買二手衣,打算把自己扮成傻瓜龐克。
傻瓜龐克長大後變成精明的舊貨商,學會法文字Chic才是王道,龐克從此在世界裡消聲匿跡。於是當K說倫敦東城現在是當紅炸子雞,是次文化的震央,我的血脈再次感受到震動。東城的Brick Lane俗稱咖哩街,早期以工人階級聚集的孟加拉咖哩餐廳著名。這整條街以前曾是盛極一時的成衣加工區,產業沒落之後,空蕩蕩的廠房變成無人聞問的蚊子館,近年來才被改造成時下流行的二手市集,假日時萬人空巷。
「倫敦的舊貨市場,論品質或論規模,都比柏林遜色。」遲到半小時的K抱歉地下了這樣的結論。K是個舊貨咖,曾經跟老公不遠千里飛到柏林的跳蚤市場,血拼了好幾大皮箱。她老抱怨倫敦的舊貨又貴又單調,不過說到二手時尚時,她再度眉飛色舞起來。我們一路逛了Brick Lane,試戴了無數頂帽子,試穿了無數件皮夾克,接著一路走到Old Street。這裡雨後春筍開起許多小店,無論是老皮箱或是老西裝、襯衫、老配件,都可以找到創意小店在收藏,取它的老味道,再創造出另一個世代的時尚。
不是隨便人都可以自我感覺良好。走一趟二手市集下來,發覺只要有人敢拿出來賣的東西,沒有一件倫敦人不敢穿或不敢用。敢穿敢用的,也不覺得自己哪裡驚天動地。任何時尚攝影師只要走一趟東城,都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出一本街頭寫真。混搭跟拼貼在這裡的街上會被嫌保守,唐突跟滑稽才叫不虛此行,整條街走下來,我都當自己在看戲。這齣戲裡沒出現什麼了不起的風流人物,但是看到很多路人甲乙,認真地在做自己。
從亞洲過渡到歐洲,我看不出倫敦東城有哪一點可以稱得上「潮」。潮是一種盲目的現象,但是Brick Lane的次文化不是現象,而是常態。昔日邋遢的輕狂少年,如今個個酷帥有型,素食依舊,環保依舊;戰線從昔日的反戰、反核,延伸到今天的反貧窮、反歧視。原本遙不可及的意識形態,逐漸變成了可行的生活型態。
原來傻瓜龐克們一直都沒離開。他們也許從西城搬到了東城,從北邊流浪到南邊,但是他們頭髮的顏色一直沒改,身邊跟著的老狗也一直都在。他們內心深處始終堅信,世界和平指日可待。
〔延伸推薦〕
簡銘甫
從事舊貨買賣,魔椅、加工廠商店負責人。旅居台北、柏林兩地,喜歡旅行,談天說地。著有《乾杯!柏林大街》。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