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厚心得
一個事件,究竟會對往後的人生造成多大的影響?《自由之夏》
作者:DL / 2011-03-31 瀏覽次數(10260)
志工們進入密西西比不到10天,就有3名參與計畫學生被由執法人員帶頭的種族主義者綁架,並被毆打致死,屍體幾個月後才被找到(另外有一位志工則是在計畫即將結束之際喪命);之後陸續發生的暴力以及衝突包括:數百人遭受攻擊、被毆打或被逮捕;67所黑人教堂、住家或商店被縱火或炸毀。
無疑的,這是一場非常戲劇性,且標誌性的社會運動事件。不過若細看整個計畫從規畫之初的若干細節,就會發現這樣的衝突(或說後果)或許是擦槍走火,可是基本上並不令人意外。六○年代正逢戰後嬰兒潮長成之際,SNCC招募志工原則上選的多為北方菁英大學,這群天不怕地不怕、在自由主義氣氛下長成的大學生是抱著怎樣的心態進入南方?以當時密西西比種族歧視/衝突如此激烈狀況,志工/組織工作者真的做好準備了嗎?最令人玩味的是,SNCC打從一開始就計畫讓這場活動成為新聞焦點:白人菁英子女深入黑人區?新聞媒體當然不會放過,而這無疑為他們的組織運動做了最佳宣傳。
《自由之夏》,是史丹佛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道格.麥亞當針對這場運動的完整論述。若僅止於陳述歷史,那麼我們可能就是將其視為「一場」美國六○年代社會運動事件記錄;更多的,或許如同社會學者對此書的推崇:「我們終於有了一本討論六○年代政治的書籍,是根據紮實的資料,而非只是內省或理論性的猜想而已。」不過,我們或許可以循著作者成書的軌跡,從另一個更有意思角度切入:
那1000個學生,後來呢?
這本書源起於道格.麥亞當教授在「馬丁路德金恩紀念中心」,發現了一批當初大學生申請參加自由之夏時填寫的,長達5頁的申請表格,除了之後去了密西西比的1000人,也包括因種種因素、當時並未南下的300人。麥亞當教授循線找出這份名單上的「學生」,一一進行問卷及各別訪談。他企圖拼湊出的不僅是「自由之夏」的完整樣貌,他更想描繪的是這群「人」的生命樣貌:參與,或未參與這個計畫,是如何形塑志工的生命;而接下來這批(或許)被改變了的志工,又是如何回歸其原有社群,進一步形塑美國六○年代的運動歷史及社會氛圍?
何榮幸2001年的作品《學運世代:眾聲喧嘩的十年》,簡介最後有這樣的句子:「從『人』的角度切入,或許更能了解學運世代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瞭解學運世代是否是一個重要議題,見人見智;不過我寧可說:從人的角度切入,我們除了看到人的變化,更可以知道的是人與歷史是如何,以及可以如何的相互作用。
這群參與「自由之夏」的志工在那年夏天,接觸到另一個美國,而當他們試圖在北方重建最初讓他們產生認同的社群模式,無意卻成為六○年代重要的反文化現象推手。「自由之夏」無疑成為美國六○年代社運、以及我們熟悉美國六○年代文化濫觴。知道那1000個學生後來的故事,我們發現他們或許與我們熟知的歷史密切相關。那,台灣呢?台灣類似的歷史、類似的故事,類似的一群人,對我們的社會有,或可能會有怎樣的影響?王甫昌老師在序言中提到的野百合、野草莓(或是其他目前影響不甚確定的事件),認真檢視他們曾經(或是未來可能)對台灣社會的影響,可以發現個人生命歷程與社會變遷之間如何的連接關係?
所以某個程度,或許可以說這本書的門檻或許並不若我們以為的高;或者說讀它的理由並不困難:除了它某個研究領域的重要性,我們更可以從中真正體會到一個事件,究竟會對往後的人生造成多大的影響;而這個影響又是如何形成歷史,再回頭影響我們的人生。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