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百大
【2010年度之最│外文館】看看周圍這2010,原來這就是我們所願望的生活。
作者:A Part of the plan / 2010-12-14 瀏覽次數(6215)
猶記得童年時候的一個場景,總是還小得未必通曉世事的年紀,每個人都曾經從學校返家那般,你可能被牽起一隻手,或者獨自一人,往家裡的方向,其實更可能刻意繞點路,多看一些東西再回家。總是大到足以好奇以至非非之地的年紀,無論你經過在城市的巷弄與站牌、農村的大溝與電桿,騷動著你的未必是只有那些草稈或者煙塵,你看到形形色色的大人,猜想他們的生活作為自身志願的比照。
大人有他們的方向,大人擁有權力,大人擁有自由。猜想著,然後我們也就長大了。當時我們還不知道,大人也不過如此而已,也不過所擁有的什麼,都比當時的我們稍微更多一些而已。
除了一點,關於「對自由的渴望」,小時候的我們可能擁有的更多一點。這裡的「自由」定義狹窄,就是作我們想做的事、想做的人。而我們變成大人之後,「自由」的定義也並不寬廣,但可能早代之以「理想」、「理由」或者「苦衷」,並且都可在這些詞彙前綴「曾經」,而之後加上「但是」。
小說佈置在美國中西部,一個樣板那般的地點,一個家庭,姓Berglunds。夫妻Walter與Patty,是街坊裡的模範夫妻,也樣板那般的,他們成功、體面,但並不淺薄,他們擁有社會意識、誠實而習慣體貼自省,屬於同是中產階級社區中的明星,一個兒子Joey,逐漸長大成年。從行文可以知道,這大概是2004年左右的光景。
但2010年,現此時,無論書中情節進展或者書外真實世界,似乎一切分崩離析,那些成功必須伴隨性情的犧牲,比如誠實帶來自我欲望的必須表達,比如社會意識養成折衷與自我催眠的偏執,體貼只得成為一種壓抑、自我變成自我放逐或者放縱的週期循環。
這前景後果,都頗為讓人掃興。而中間的經過,才是最困難也最耐人尋味之處。
困難在於環境隨時代變化、心境隨年齡轉變,大小敘事之間,何者影響更多?影影綽綽不能全憑寫作者忖度。
Franzen依舊刻意選擇第三人稱來寫,但又以傳記方式在不同章節段落,跟隨著不同角色觀看,原來各有秘密各有苦衷的,我有願望的理由、彼有待追求的生活,庸俗的哲學、神秘的欲望、不堪的過往,與更不堪的未知未來。
作者的另一個拿手好戲:書中在在對照著,同一個場景,看似多以旁觀的對話來記述,但還是能讓你發現:原來各自看到的如此不同,也就從此看成如此的不同,那都是願望,彼此想要的自由。
一篇書評裡,曾引用導演尚雷諾的名片《遊戲規則》中的台詞作概括:「每個人都有他的理由。」但也該提醒,這是部70年前的電影了。之中上流社會之間的情慾遊戲,與2010的此時,該是兩個世界了。說是同樣的「沒有人想傷害別人,沒有人期望著自己邪惡,但結果每個人都受傷」,也早已兩樣了。
當我們摸索著,也就成為了大人。我們偶而想起童年的願望、提起少年的理想,都有點淡然的困窘,與漠然的歉意。也許我們不該為了曾經前程遠大而感到抱歉,但不得不承認,新時代有新的通勤方式、失聯方式,或者新的八卦傳播尺度、戰爭正義標準。若掛掉電話關掉視窗,誠實地檢查,我們得承認,於此早就熟練。否則怎麼生活過一日又一日?
閱讀這本小說時,甚至有時會有所警覺:我們早已選擇了生活,還原我們的那些「理由」、「故事」、「苦衷」等等,我們的時代如此,是我們共同對自由的追求,所拉扯成型的一種滑落,乃至靜力平衡時刻我們還感覺到抑鬱苦悶,想要吶喊。
而當代最重要的時代事件:網路普及,都還來不及被我們深思,被創作者逐一消化轉為作品;原來也都是上個世紀的事了。
嘆息著21世紀,是多麼科幻的數字,這麼紮實,我們也都過了2010年。在這時候,我們既不習慣只懷念著過去一切都好,也不總以為明天總有新的解決方案,我們莫衷一是。我們權變著轉換著自己的態度,然後迷惑於這究竟是時代意識的更迭,或是年齡心境的移轉。
這本小說正如同一篇寫給2010年的妳我的情書,我們在現在、這個世界、眼前的生活之中,還想緊緊把握好手中建築理想的自由。透過作者慣常冷靜的筆法,與極其敏銳地感受觀察。故事裡究竟是捕捉了時代的精神,或者共通的人性?
在這部小說作品裡,透過對結構、人物、情節、對話的擇取與經營,力求精準精緻精良精美;可以有所回答,或至少是一種表達。
在新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即將過去的此刻,我們很慶幸遇到了這本小說,這是我們在此刻的選擇,2010年度之最值得推薦閱讀的一本文學小說。
然後我們準備將生活與閱讀,在這個世紀的第二個十年裡,繼續進行下去。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