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獨厚心得

2010十月外文館文學小說選書:也許你從未發現,那漫長黑夜早已降臨在你大腦天氣:《The Death of the Adversary》

  • 字級

  這本書該是2010年至今,美國書市最具話題的小說。但這本由德文寫成的書,首次英譯本的出版是在1962。而作者Hans Keilson,本是德籍猶太人,在二戰期間出逃至荷蘭。他的出生年是1909年,今年已滿百歲,他仍在世。

  但別誤會這是本「倖存者從歷史中出逃,以文字轉述刻印在肉身傷害」這般的煉獄見聞錄。在2010年發生的事情其實很簡單,他的另一本從未出版英譯本的作品《Comedy in a Minor Key》,在今年被一向關注當代文學的出版社Farrar, Straus and Giroux選中出版英譯本。他們也就一併將1962年至今絕版已久的《The Death of the Adversary》重新推出平裝本。這只是今年七月底的事,不過八月第一週,由Francine Prose撰寫的一篇紐約時報書評,毫不保留地讚頌了這兩本小說。

  「為了那些忙碌、著急、必須分心,所以只能快速掃過書評首段的讀者,我盡量快速且清晰地說出評論:《The Death of the Adversary》與《Comedy in a Minor Key》是大師名作,Hans Keilson是個天才。」這篇文章是這麼破題的,段落中用的單字,就是「masterpieces」和「genius」。

  在紐約時報書評版面上,此般讚頌如此毫不保留到少見的程度,一週內《The Death of the Adversary》,這本重出的平裝文學小說,登上全美各大暢銷榜的前幾名,這篇書評讓讀者好奇,但未必足夠說服讀者如你我,這得等到出版社匆忙再刷有書可買,你讀過了這本書之後,才知道比起這些外圍的故事,這本篇幅並不厚重的小說,確實是獨特的好作品。

  這本書裡的故事,只看大綱你會覺得完全可以想像,這本書裡描述了一個太過敏感的年輕人在當時的恐怖逐漸籠罩的氣氛下,生活中的感受。但這本書的神奇部份,應該在於敘事的進行。在以閱讀跟著小說進行的同時,那大的渙散的戰爭背景,以一種逐步靠近的方式與生活裡的細節與對話對應。當一個漫長的黑夜降臨,人總是會在不同的時段,把事情想得更好一些、或者更極端的壞一些,視自己在災難中旁觀或者受苦的角色而定。

  總之,沒有人能有正確的眼光去看待正在進行中的事情。而Hans Keilson以一種並不造作的行文,看似矛盾地,準確而富感染力地捕捉了這種失去對生命掌握的過程,過程裡你很可能同樣渾然不覺,直到回頭看才知道黑暗早已全面降臨,而你手上空無一物。

  對讀者來說,這不是一本關於二戰時候的納粹,與阿道夫希特勒(在這故事裡他的代號是B)的惡行的故事。或者該這麼說,對於閱讀這本書的你,你無法將他當作是個歷史事件,沒有那些客觀的人事時地物給你安全感,讓你標定一個置身事外的距離,讓你能夠以已知歷史發展的後見之明提高自己的視野,彷彿自己是個清醒的點評者,彷彿自己不曾作過惡夢,並且在夢中,暴露出自己並不如那些理想與意志那般高超的求生本能。

  比起大敘事的歷史,書中那些個人生命歷程中的關鍵歷史才更為貼近,甚至往往還沒到必須進行關鍵抉擇的時刻,關於死亡、關於結束,即使是在背景與物質生活全然不同的當代,這裡沒有英雄,沒有明確的任務步驟;既不濫情,也不艱澀喃喃自語,但能讓閱讀這本小說的你,體驗那種抬頭才發現黑暗已全面降臨,氣氛籠罩全身的過程。

  翻回卷首再重翻幾頁,Hans Keilson的敘事明明流暢至極;闔上書頁,也許你會發現這本小說準確地重擬了你當前生活趨向虛無黑暗的那些部份,你看待生活的眼光很可能就此不同;而你知道,在你注意到那黑暗的核心之後,就再也不可能視而不見。

  這一切,只在經歷了Hans Keilson半個世紀前寫就的,這208頁。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冤案如何產生?誰又該為冤案負責?從五本小說、社會論述看司法錯判的痛

有冤案,就代表「真正的壞人」沒有受到制裁,小說中的冤案有平反的可能,那現實中的呢?看五篇相關文章更了解冤罪議題。

299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