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厚心得
不只讓按快門是種本能,真的讓攝影為你說話:《晝的學校 夜的學校:森山大道論攝影》
作者:瑋士柏 / 2010-06-25 瀏覽次數(4350)
大家也都已經知道了他作品中,所謂的「模糊、晃動、高反差、粗粒子」、「沒有構圖」的「反骨風格」,這樣的風格在1968、69年,森山大道剛出道時,震動了日本攝影圈,這樣在當時十分前衛的風格,也讓他逐步走向國際,開始了屬於攝影師森山大道跌宕起伏的藝術歷程。
但令人好奇的是,這樣在1970年代屬於前衛的視覺風格,即使在台灣,早在1980廣告發展的爆炸期,也早被廣為模仿使用,簡單說,這樣的前衛視覺風格,也早就被馴化收編,進到本來的對立陣營之中了:無論對立的是商業影像、或者是視覺審美觀裡。既然如此,在21世紀已經十年的台灣,這麼多人究竟是被森山大道的什麼給吸引與震撼?
讀森山大道的前三本書,如他一貫的態度,他不太談技術,也不對攝影作總體說明,這當然與他的創作態度貼和。到了這本《晝的學校 夜的學校:森山大道論攝影》,總算是以講座論壇的集結,稍微把森山大道對於攝影,總論角度的一些意見給了出來。
但一面讀你依舊會發現那個「犬的記憶的森山大道」,他狂熱的抒情,執著於自己所能確定,最簡單的道理:走進街道、走進人群(即便你與他們有著疏離),然後不斷地拍、反覆地拍、拼命地拍。讓按下快門成為一種「動物性」、近乎本能的動作。
--這「持續」拍的標準大概在哪裡呢?記得在這本新書裡,他曾提到對一個美術學生一個月只拍二十卷底片,那麼「乾脆不要拍照好了」。
其實認識森山大道,更早還是透過他的作品,確實是一瞬間就被那影像的重量與力度抓住的有力量好照片;喘過氣來的第一個念頭卻是:這攝影師的暗房技巧一定非常非常厲害。
我們都知道森山大道在攝影上的啟發者之一,是著名攝影師William Klein,他那些出入人群極為靠近,在街道上的照片確實充滿活力,與森山的作品一同聯想也不奇怪。但關於森山作品中的視覺元素,那些敢於大塊使用真正的黑,以及荒木經惟以「嘈雜」形容,層次極豐富的灰,卻更該是他在攝影上的第二個影響者,日本攝影大師細江英公帶給他的。
即使對細江英公名字陌生,但他的作品,其實多數人不陌生,他為小說家三島由紀夫拍攝的寫真集《薔薇刑》,是三島傳世最多的影像照片。而森山大道每天用盡所有力氣穿梭在街頭,很多時候甚至不看關景窗就拼命拍攝的照片,也是每次都在暗房才作檢視,並且仔細格放,換言之,也正在此時,應用了他「動物性」的直覺,搭配著極度專注的技術,為最後放相在相紙上的成品,做了構圖。
那麼,也許森山大道在今天的台灣仍吸引人的,他的鮮明獨特的影像,他近乎苦行式的街拍方式--隨興,但絕對堅忍持續,勇於挑戰審美標準,試圖與觀看者直接對話的銳氣,這些也許永遠會吸引著每一個時代,愛好藝術、厭倦世界虛假的心靈。當攝影器材變得更方便便宜,這確實是種對僵固世界無明生活的叛逃,甚至挑戰,或者為自己發出聲音的方式。
如果你也已經被森山大道的作品吸引,或者被他「犬」的誠實但隨興姿態召喚,這本《晝的學校 夜的學校:森山大道論攝影》,會讓你更進一步靠近「攝影師森山大道」,不只是他的眼睛和他的心情,他面對世界時,敢於無所謂、又敢於堅持的態度,也更靠近他的攝影術,關於按下快門時他怎麼看、對於攝影術他怎麼想。
而瞭解這點,才更能讓你手中的相機為你說出更多話。留下更多屬於你的,這個世界。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