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厚心得
我希望記住的,不僅僅是他們災民的樣子。
作者:DL / 2009-09-01 瀏覽次數(6690)
生活工作在台北的我們,其實在颱風那幾天是沒什麼感覺的。一直到星期一、星期二......電視、網路陸續傳送出南部災情嚴重的消息,才開始意識到,住在島上南半端的人們,在那個對我們而言可能一如以往的父親節週末,發生了什麼事。理應非常近距離苦痛傷心,透過電視螢幕24小時不間斷的傳送,反而失去了距離和真實感。各界主動發起各式各樣的資助及救援活動,「可是說到底我們究竟能做些什麼?」朋友很焦急的說。於是,我突然想起了這本書。
或許可以讓我們稍微靜下來,好好想一想。
《邊境漂流》是賴樹盛在泰緬邊境擔任志工兩千多個日子的記錄。記錄自己、也記錄和他一起生活的緬甸難民。關於志工,他從自己如何進入這個工作開始說起,志工們實際的工作內容、與當地難民的互動,以及他對時下流行的「假日型志工」的一點想法。我們習以為常的所謂「幫助」這回事,在伸出手的當下真的有好好思考過嗎?有沒有用、會不會造成負擔?最後真的獲得滿足的,是那個應該要被幫助的人、還是我們自己?
關於難民,如我之前所提,他細細的描述了泰緬邊境一群人們的樣貌,讓我在讀著書的當下稍微認識了他們一點:一對為孩子讀書國籍問題苦惱的父母、一個會三不五時跑來找他玩的小孩兒;還有把日光燈管準備著在桌上,等候通電時刻到來的那位既認真又可愛的村長。他讓我認識他們,不僅僅是難民的樣貌。楊照《理性的人》裡有一個讓人感受很類似的小故事:南斯拉夫內戰期間,蘇珊˙桑塔格執意到塞拉耶佛城裡演一齣戲,有人批評這是知識份子的傲慢,不過她說,她只是希望能為他們演一齣戲,希望能讓他們在躲子彈、領物資的生活之外,可以看一齣戲,過一點正常的生活,戰前所過的生活。
所以,我們是怎麼想像風災中受難的人們呢?
一直守著新聞台的我,有天半夜看到一位記者描述他在災區看到的故事。記者說,他們在很早的時間就搶進了小林村,遇到一位婦女,她的家人都被埋在土石堆裡了,而她自己因為去鎮上工作,僥倖逃過一劫。幾天下來,他們總會在不同地方遇到這位婦女,通常的景象都是抱在一起哭成一團。的確,除了痛哭還能怎麼樣呢?突然間什麼都沒有了,當我看著他們連領救濟金的證件都沒有,根本不知該從何想像這種心情。可是有一天,他們看到她騎著小綿羊打算穿越依然泥濘難行的路面,問她去哪?她說,她要去交會錢。
我看到這突然笑了,我們是怎麼「想像」風災中受難的人們呀?我想,他們也不想一直被掛上災民的標籤,苦難辛酸當然是,而我希望記住的,不只是他們災民的樣子。
或許,有機會深入的話,我們可以留下一點像賴樹盛那樣的文字,不一定是描述遙遠的異國、不一定是催淚的記錄八八風災,而是更安靜的、記錄下每一個人最真實的樣貌。也或許,我們可以先靜下來,讀一本這樣的書,好好思考所謂「幫助」、所謂「難民」,在這個接下來顯然不會很安穩的世界,替自己,找到面對的方式。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