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幾存
剛讀完這個故事的時候,心裡的感覺是灰濛濛的一片,像是一直陰陰的、無法放晴的天空。故事中的主角青野精一郎和他的兒時好友阿敦,都是人生已經走了一半的中年男子,他們幾乎已經歷了人生中該經歷的一切:念書、考試、升學、朝著想要努力的夢想前進、從家鄉到東京打拼、進入一個頗有規模的大公司、步入婚姻……站在人生的中點,白石一文筆下的兩位主角,不禁開始思考,人到底是為了什麼而活著?這樣龐大的疑問,盤踞著主角和讀者的心思。
成家立業這條標準又正確的道路,他們都已經親自走了一遭--然而,這兩個在香椎長大的男孩,卻也都種種原因下,漸漸地離開了那條標準的道路:阿敦離開銀行的工作後,自立門戶開設企管顧問公司的,卻在40歲時發現罹患肺癌,離開妻子、結束公司並返回故鄉福岡香椎。而阿精奮鬥了多年才升上企畫部部長,沒想到不久公司就遭到業界最大企業併吞,職位也只得跟著調動。更令人難受的是,昔日信賴自己的舊部屬因為社內其他同事的欺壓而尋短。種種的劇烈轉變,讓阿精陷入了人生的另一個困境,患了憂鬱症的他,離開了工作了25年的老公司、簽下離婚協議書,回到了故鄉。
在經歷了這麼多事情、這麼多年後,阿精和阿敦又的回到了故鄉,重繫兒時的友誼、關心和陪伴彼此,參與了彼此的生活,也是在這個時候,阿精回望過去時,發現一直以來他總是想要追求「更好的」自己,而這個所謂「更好的」自己在阿精的心中的標準變是必須先狠狠地否定過去的自己:「人生就像在爬階梯或梯子,每個人都是一步一步爬上去。每爬一格,就要用力踏穩,把所有體重都壓在上面,但問題在於踏階梯的方式,自我厭惡強烈的人每踏一步,就會把階梯踩爛。……的確,我永遠都在逃避自我。我始終相信,生存、前進就是捨棄以往的自己,隨時改變成新的自己。這種想法看似積極,但其實完全相反,改變自己是全盤否定以前的自己,必須承認過去的自己比現在的自己更差勁、更無趣。……」
白石一文先讓我們認識了現在的阿精和阿敦,知道他們維繫友誼的方式,瞭解他們涉入彼此生活多深,再緩緩地說出他們所經歷過的事。那一開始讓我心情鬱悶的灰濛濛的氣氛,直到全書的最後依然沒有放晴。我們還是必須擁著那些在某個時間點沒有行動就只能徒留後悔的遺憾、我們也可能在人生已經走了一半的時候,和書中的主角一樣開始認真思考「人生」到底是什麼?這樣龐大的問題,但,如果沒有停下腳步,回到故鄉,過去的一切很有可能永遠也看不清吧!
對阿敦和阿精而言,該變都變了,該經歷的也都經歷過了。但在那些已然改變的人事物裡,他們依然能擁有那永恆不變的情誼。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