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一九四九的六十周年。彼岸以氣勢驚人的軍事閱兵、史無前例百位明星齊聚的黃金大片「建國大業」,傾國之力盛大慶祝「建國六十周年」;遭遇八八風災的台灣,卻連國慶大典都免了。面對兩岸的落差,龍應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書中一句話便化解了台灣的尷尬:「我,以失敗者的下一代為榮!」
\ 本月大人物 /
【2009年度暢銷作家】華文Top4:龍應台
作者:陳宛茜 / 2010-11-04 瀏覽次數(12137)
(圖:博客來OKAPI)
今年是一九四九的六十周年。彼岸以氣勢驚人的軍事閱兵、史無前例百位明星齊聚的黃金大片「建國大業」,傾國之力盛大慶祝「建國六十周年」;遭遇八八風災的台灣,卻連國慶大典都免了。面對兩岸的落差,龍應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書中一句話便化解了台灣的尷尬:「我,以失敗者的下一代為榮!」
將書打造為華人的集體記憶
時代重量加上作者魅力,《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無疑是今年最受矚目的話題大書。龍應台發表此書的九月初,離十月一日的「中共建國六十周年大典」,時間距離剛剛好,給足媒體作文章的空間,就連《紐約時報》也樂於報導。之後的大陸網路封鎖疑雲、法蘭克福書展座談,綿密無間斷地掀起一波波話題,讓本書高踞各大排行榜榜首數周,可望成為今年最暢銷、並足以與翻譯文學抗衡的本土文學作品。而龍應台也拉高台灣作家「打書」的規格,密集前往香港、美國、加拿大舉辦新書座談會,成功打造此書為「華人的集體記憶」。
如果對岸的「建國大典」是一齣華麗卻嫌冗長沉悶的「主旋律」大片,那麼龍應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就是一齣高潮迭起、催人熱淚、毫無冷場的史詩巨片,難怪多位導演表達將此書改拍成影視作品的興趣。龍應台手持的歷史鏡頭(她採訪時也的確帶著一組紀錄片工作人員隨行錄影),不是侯孝賢拍《悲情城市》的冷眼旁觀,卻有著好萊塢電影般的戲劇張力,精準扣緊讀者的喜怒哀樂。
親身故事,拉近作者與讀者距離
《大江大海》的開場人物,是一位二十四歲的時髦太太應美君。一九四九年一月,她抱著嬰兒離開家鄉浙江淳安,為了跟擔任憲兵隊長的丈夫龍槐生相聚,涉江渡海來到台灣。再讀個幾頁,讀者將會突然發現,原來應美君、龍槐生是作者的父母。
但《大江大海》不是《巨流河》,龍應台並沒有撰寫家族史的意願。應美君、龍槐生的故事數章後嘎然而止,僅留下一個「龍應台父親到底有沒有搶朱經武父親黃金」的懸疑。在《大江大海》中安排家人出場,龍應台並未因此坦露太多自己「隱忍不言的傷」,而是想藉親身故事,拉近作者與讀者的距離。
貫穿本書頭尾的十九歲兒子飛力普,既是龍應台吸引年輕世代的安排,也是將《大江大海》戰線拉到德國的神來之筆。收到德國徵兵令的飛力普,向母親提問:我該不該當兵?龍應台則說她將以此書作答,提醒年輕讀者深思:「歷史會輪迴,書中所有的悲慘故事,在每一代都可能重新上演!」
文學的力量,感動普通讀者
龍應台表示,她曾到美國圖書館閱讀《蔣介石日記》,讀完後卻決定不用「歷史英雄」做主角,因為「小人物才是歷史真正的主角!」但細數《大江大海》的多數出場人物,雖不是蔣介石之類的「大人物」,卻也都是有頭有臉的名人或名人之父母,如蕭萬長、董陽孜、林百里、彭明敏、朱經武、秦厚修……星光熠熠不遜中共的「建國大業」。能讓這麼多橫跨政經、藝文界的名人在書中「露臉」,當代作家捨龍應台其誰?
為了撰寫此書,龍應台在香港閉關四百天,閱讀浩如江海的史料;並親自走訪父母家鄉、歷史戰場作口述歷史調查,「從大陸松花江走到巴士海峽」。強調自己做足了「歷史功課」,龍應台卻又宣稱自己寫的是「文學作品」,「我先綁了許多歷史磚頭在身上,再一一敲碎,用文學的翅膀飛起來!」因為她認為,「文學的力量」才能感動普通讀者,尤其是不知一九四九為何物的年輕世代。
龍應台形容此書「打開了許多記憶的黑盒子」、讓許多人說出「隱忍不言的傷」,但其實書中絕大部分的故事,不是曾在媒體曝光,便是已被史家或親身經歷者出版成書。只能說龍應台以文學功力,打碎厚重樸實的「歷史磚頭」,重新捏塑成張力十足的文學作品,這才抓住了普通讀者的眼珠。
大歷史中穿插個人史、以文學筆法書寫歷史……在真實和虛構之間,龍應台技巧地選擇曖昧以對,給讀者無限想像空間。認為《大江大海》打開兩岸「一九四九的記憶黑盒子」的說法太過取巧、抹煞無數史家學者的貢獻;但龍應台的確為台灣的歷史寫作,開發一個貼近讀者的新方向。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