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 本月大人物 /

【閱讀時光|《冰箱》《後來》】從青春到老後的人生功課──專訪王明台導演

  • 字級

透過影像能讓經典文學中的畫面深植腦內,是認識文學經典的絕佳途徑,文化部委託王小棣導演,召集了鄭文堂、沈可尚、鄭有傑、王明台、廖士涵、安哲毅等六位 導演,將楊逵、朱天文、張惠菁、駱以軍、柯裕棻、季季、劉大任、夏曼.藍波安、廖玉蕙、王登鈺等十位作者的作品,拍成每部25分鐘的「閱讀時光」系列影 片。OKAPI特別專訪了參與拍攝的七位導演,讓他們帶領我們一探文本轉化為影像的神奇過程。


〔導演|03〕王明台
1990年畢業於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1992進入王小棣導演之民心工作室擔任副導與製片。2001年編導作品《鹹豆漿》獲得新聞局優良電影劇本獎及同年之長片電影輔導金補助。隔年拍攝完成,入圍法國南特影展,並獲得最佳男主角。2005年第二部電影作品《戀人》,獲得威尼斯影展威尼斯之日單元最具潛力獎,希臘鐵薩隆尼影展最佳藝術成就獎,並入圍台北電影節青年導演競賽單元。2006年開始轉戰小螢幕,拍攝電視劇。四度入圍電視金鐘獎最佳導演獎提名,並於2013年以《含苞欲墜的每一天》獲得金鐘獎最佳導演獎。最新執導作品為《長不大的爸爸》

(攝影/陳佩芸)(攝影/陳佩芸)



「閱讀時光」文學短片中,王明台執導了作家柯裕棻《冰箱》廖玉蕙《後來》兩部。他說,將文學作品改編成影像時,文學才是重點,務必要讓觀眾在看完影片後,還想自己去找書來看,這是拋磚引玉,也是真正的回歸閱讀。

而王明台的「再創作」,則是從文本裡去找故事的核心,找出作品的精神。「你不可能光是在一本書、一個故事裡認識到這個作家的全部,還是要做很多功課。除了讀其他的作品,還要和作家本人溝通、和編劇討論。」

《冰箱》與《後來》兩書,恰恰是對照組,前者是小說,是青春之作,是追尋自我、往內挖掘的內觀世界,幾乎有奇幻色彩;後者則是散文,是初老心境,是作者送別母親的娓娓心路、是在家族中理出的點點滴滴。兩部影像作品也有極大的不同,在前製過程中,曾與王明台多次合作的編劇溫郁芳負責《後來》的腳本,王明台則著手改編《冰箱》。「事實上故事都是一起討論出來的,我們非常有默契。」

(攝影/陳佩芸)(攝影/陳佩芸)


文學改編,對我來說是先要看出一個故事的長相。」王明台說,《冰箱》裡有八篇短篇小說,看似獨立,卻有一貫性,原著作者柯裕棻在小說中使用的各種隱喻,都是青春苦悶的象徵,也充滿奇想,譬如小說中劈腿男出軌的對象都以水果為名,又譬如小說中魔幻的發展——室友陷入書桌、對愛情失望的女孩將自己關進冰箱等等。青春具有的共性,可能是一樣的不安與單薄,讓人一下子想起20來歲的絕望。「冰箱代表的人生階段,是對未來彷徨、對愛情不確定,也有點退縮跟逃避,不知道該不該繼續衝撞下去。」

冰箱

冰箱

對改編戰戰兢兢的王明台,在柯裕棻首肯下,最後取用了其中四篇小說,將情節橫向編織起來。這個影像版本的《冰箱》,是一男兩女的糾葛故事,以剪接將鮮明的意象與衝突交織在一起,彷彿三股互相旋扭的青春能量。王明台說,「選角時考量的是要凸顯兩個女孩的不同,著眼點是她們的『本色』。我很鼓勵年輕演員先把自己的特質發展出來,成熟了,再去挑戰不同的角色。」本身也是個優秀演員的王明台,選角時從形象著手,找來截然不同的兩個女孩,林辰唏瀟灑、中性、知性,莫允雯有女人味、非常嫵媚;而柯宇綸飾演的出軌男孩,周旋在兩個女生中,更顯神秘。「有觀眾問我,這兩個女生究竟代表什麼?是同一個人的正反面嗎?還是有同性情誼的兩個女孩?我的答案是,這個故事沒有絕對的等號,任何猜測都有可能性,觀眾可以自己感受。」

(圖/稻田電影工作室)《冰箱》(圖/稻田電影工作室)


王明台在《冰箱》裡接續了文本中魔幻、不寫實的一面,以剪接意識流等技巧落實了抽象的美,成為了風格。

後來

後來

在改編廖玉蕙的《後來》時,王明台則是先在各篇散文中尋找家族的脈絡,基於散文的真實,這個家族故事圍繞著作者廖玉慧的母親,刻劃出老一輩的台灣女性。劇中演員陳季霞,本身與廖玉慧頗有神似之處,把家族中能幹又委婉的女兒演得絲絲入扣。飾演廖媽媽的梅芳更是靈魂人物,有這個年近八十卻仍記得住台詞、一上戲就鎮住場子的資深演員,加上喜翔飾演的浪蕩兒子,烘雲托月,將《後來》的悲喜細細鋪陳出來。

《後來》的運鏡相當含蓄收斂,刻意隱藏了導演的筆觸,情感卻如泉湧。「我在《後來》裡是有意識地退到很後面很後面,除了影像語言之外,連配樂都不下,我不想去調鏡頭撒狗血,不想用剪接或特寫去干擾感情的醞釀,讓演員自然發揮,感動就會到位。

(圖/稻田電影工作室)《後來》(圖/稻田電影工作室)


《冰箱》是青春,執導此片,是否也喚起了青春的回憶?王明台笑說,「青春是自我懷疑、自我追尋的時候,擔心的事情比較簡單,像是房租交不出來,還有很想要拍片等等。青春的煩惱是自我定位。」

《後來》又是另一門功課了。「人近中年,母親也有年紀了,親子角色的轉換很真實又很殘忍。小時候可以依賴任性,現在卻要顧忌忍耐,我母親的脾氣也扭,順著逆著都不行,這是另一個學問,因為不能傷長輩自尊,又要顧到長輩的健康。」《後來》中處理了典型的台灣家庭問題,每個家都有個麻煩製造者,但父母年紀大了,問題就落在能幹的孩子身上,各種環環相扣的親屬關係叫人不得不面對。《後來》中的困境,是中年後段的「家事」。

左手青春、右手初老,同時交出兩個人生段落的王明台,在文本經緯裡編織影像,在閱讀與觀影間開了一扇大門。


即日起,公視頻道每週五晚間23:30,播出「閱讀時光」文學改編戲劇計畫。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散文作家:散文到底還是要誠實,這是和讀者的契約。

冠上散文之名,是否還能有虛構的成分?看柯裕棻、畢飛宇等散文作家談真實與虛構

454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