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 本月大人物 /

劉若英:幸福是,找一個人,在他懷裡放肆的享受孤獨

  • 字級


(攝影/趙豫中)(攝影/趙豫中)


聽說,《我敢在你懷裡孤獨》原該長得像部武林密笈,記載孤身闖蕩多年的實戰心得。

我敢在你懷裡孤獨

我敢在你懷裡孤獨

「我以前想要做本書,叫《練習一個人》,我是那種可以一個人過很好的人,比如說我知道去哪找小瓶香檳,單人份,可還是好香檳,朋友每次都問我怎麼可以把一個人過這麼好?」傳聞中的江湖高手劉若英身著黑衣進門,點了無糖冰紅茶(因為沒有鮮果汁),開始徐徐陳述。

孰料世局多變,高手脫單,頓時失去發言正統性……不過獨處指南仍必要,這社會甚至比從前更需要。但當問至如何磨練獨處能力,劉若英滿臉無辜神色,「我也不知道,就會了嘛。就是因為完全沒問題,所以我不懂為何很多人對獨處有困難。」好吧,換成側面切入,那獨處時你喜歡做什麼?這問題仍讓她微微傷腦筋,「所有很多人一起做的事,我都可以一個人做。」

無需刻意區分哪些要找伴,哪些獨自做,而是毫不勉強的「這些我都能自己來」。於是理解了,獨處於她,等同生活,不必當成擺在超市販售的多口味麥片或健康食品,綁上陳述、標舉意義。

或許我們可以挪動米蘭.昆德拉的句子來描述她:「獨處的人是在凝視上帝的窗口。凝視上帝窗口的人不無聊,她很幸福。」 一個人旅行是劉若英熱愛之事(她形容獨自旅行是學習享受獨處重要的一課);一個人出門看電影、看舞台劇、唱KTV;一個人在家泡澡、看書、發呆……朋友笑她宅,說她像陽台上的金龜子,那可能正中紅心──她看見生活細節永遠興味盎然,因為視萬物無比新鮮。

她說自己是晨型人,倒非為了健康,而是感到這樣很舒服。現在有了小孩,早上六點到九點小孩吃飽睡覺,餘下便是她的獨處時光。追問那段珍貴時間拿來做什麼?答案竟是:抓緊時間回Email。「是工作,可是很愉快。然後讀書啊,做家事。」她數算了些瑣碎事物,笑意盈盈,顯見那些瑣碎都是吉光片羽。「像我某天突然覺得,不能再這樣離時尚太久太遠,就連夜衝去書店搬了一大疊雜誌回來。」隔天早上她就著晨光,給自己備豐盛的早餐,邊吃邊津津有味地讀那些雜誌。「大家會認為你該回頭補眠,可是那三小時對我而言,其實是非常重要的。」

(攝影/趙豫中)(攝影/趙豫中)


隨著世界全面向數位化急速滑行,獨處再也不純粹,我們被制約成訊息接受器,習於即時回應,但劉若英堅決將干擾降至最低,「這段時間屬於我自己,我就不去看手機、不上網。但常常才兩小時,訊息就如雪片般湧來,我都會想有那麼急嗎?」她偷偷癟了一下嘴,「後來發現,大部分還是廢話多一點……」

之前的作品皆是獨白,這次《我敢在你懷裡孤獨》主軸是與六名好友對談,像交換禮物般,分享彼此獨處或相處的私房偏方。劉若英一開始竊喜,以為聽別人講會比較輕鬆,但第一次聽錄音檔時整個傻眼,不同的人碰撞很有火花,不同的人稿子整理起來十分麻煩,好像也跟相處類似?她點頭笑說,「真的,連寫作都不再是一個人。」

但對談得以窺見月的另一面,完整了劉若英的樣貌。譬如好友瑪莎精準指出她之所以熱愛獨處,「終極原因,還是因為你怕麻煩吧!」;石頭與她呈對比,聽到她表示相處需要學習,善互動的石頭露出不敢置信的表情;與盧廣仲對談,則有她對獨處鏡像意義的解讀:「我以為他(廣仲)只是孤僻而已。但其實他對於自己的人生狀態,很有一套哲理。」像星體與星體間的迴旋靠近,意識到宇宙廣漠的同時,交會的光亮也令人感動溫暖。

王浩威醫師在對談中提出,最後援引至書名的那句話,典出心理學家唐納德.溫尼考特,指出完美的相處關係是「窩在愛人懷裡孤獨」。熱愛獨處的人可能私心感覺一個人的狀態如水滴,清亮剔透,群雜則成水灘,易顯渾濁,但相處絕對是值得練習的技藝。奇妙的是,宛如命運特意調度,面臨重大轉折的前哨,因出書而排的一連串對談,意外馴撫劉若英對成為一名母親的不安。

當自己不再是自己,如何能在新的關係下快樂地存活?這是我開始反思『自處/相處』這一題目的由來。

從上個春天到這一個春天,蛻化持續著,像她在書中預言「變成另一種口味的奶茶。」《我敢在你懷裡孤獨》付梓,似乎宣告著如今的劉若英,能夠盡情守護孤獨的美好,也懂得了把握相聚的彌足珍貴,因為保有自我與自由,於是敢安心放肆在另一個人懷裡孤獨。

猶如王爾德筆下巨人的花園,關係中的圍牆有了更寬廣的彈性。朝向未知的不確定,劉若英也展開了迎接的手臂。

(攝影/趙豫中)(攝影/趙豫中)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都過了這麼久,為什麼我們要記得二二八?

    二二八的故事中不只有受難者,也包括加害者、旁觀者,和島嶼上的每個人;不只包括事情是怎麼發生的,也包括知情的、知道一部分的、不知道的人們怎麼經歷這些事;不只包括真相,更包括去認識它跟我們的關係何在,真相才具有意義。

    2807 0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都過了這麼久,為什麼我們要記得二二八?

二二八的故事中不只有受難者,也包括加害者、旁觀者,和島嶼上的每個人;不只包括事情是怎麼發生的,也包括知情的、知道一部分的、不知道的人們怎麼經歷這些事;不只包括真相,更包括去認識它跟我們的關係何在,真相才具有意義。

280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