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何穎怡聽音樂

【♫|何穎怡聽音樂】Sainkho Namtchylak 與理查.費曼

  • 字級



吐瓦共和國(Tuva)前衛女歌手Sainkho Namtchylak曾兩次到台灣演唱,第一次時,我有幸擔任她的新聞聯繫人,並出席一場座談會。那次會裡,大家聽得最津津有味的不是Sainkho Namtchylak的生平,而是物理學家理查.費曼(Richard Feynman)的故事。

費曼費曼的最後旅程

這是我在《費曼的最後旅程》Tuva or Bust! Richard Feynman's Last Journey,台譯本已絕版)裡讀來的故事。費曼小時候集郵,收到一張三角形的吐瓦共和國郵票,他從未聽過這個國家,後來才知道那張郵票是珍品,因為「吐瓦共和國」獨立的時間很短,就被蘇聯併吞了。

長大後,費曼玩爵士。偶然聽見吐瓦的「荷麥」(hoomei)音樂,非常好奇,非常想去吐瓦。冷戰時代,他毫無門路,憑著一本小小的吐瓦語字典,寫了一封信去吐瓦,吐瓦語言的文法完全與英語倒置,因此那封信當然是不知所云。

奇妙的是,隔了非常非常非常之久,他居然收到回信。對方是不久前收到他的信,馬上就回信了。

費曼好奇為什麼他的信那麼久才到了吐瓦,探聽之下,才知道美國中情局看見費曼寫了一封「不知所云」的信,以為他用某種密碼傳遞國家機密。找了許多專家來破解密碼,都不成功,隔了很久,才把那封信發出去。(再厲害的專家也無法在一封文法錯誤、顛三倒四的信裡,找出密碼系統吧。)

後來費曼病了,死前,都沒機會去吐瓦。

荷麥究竟是什麼樣的音樂,如此讓費曼念念不忘?

它是吐瓦的一種喉音唱法(throat singing,又叫diphonic singing,overtone)──藉由軟顎、喉頭、嘴唇、舌頭、下顎的精確動作,可以同時間唱出兩個音(有時甚或可以唱出三個音),也就是說一個人就可以唱出和聲式的音樂

喉音唱法依和聲的高低可分為 kargiraa(持續基音是極低音的胸腔共鳴)、sigit(持續基音是喉頭共鳴的男中音)與khoomei(持續基音是鼻腔共鳴的高音)三種基本類型,又另有borbonghahdur(激流滾動狀)、ehzenghilair(跳躍的馬)、chilandik(蟋蟀唱歌)與doomjooktar(閉嘴喉聲)四種演唱技巧變化。

在吐瓦的文化裡,伴奏荷麥的馬頭琴是最高位階的樂器,女人不能碰。荷麥只有男人能唱,女人不能唱,傳說,演唱荷麥的女人會流產。這就讓Sainkho Namtchylak成為我們非聽不可的樂人,因為她敢唱能唱荷麥。

Sainkho Namtchylak曾是吐瓦國家樂團第一女高音,音域高達七個八度音。她出生於吐瓦接近西伯利亞地區的村落,祖先是遊牧民族,父母親都是老師,她自小學習歌唱,長大後到莫斯科學習聲樂,除了學習吐瓦傳統的喉音唱法,也學習薩滿巫的傳統聲樂技巧。定居歐洲後,她長期在實驗樂圈與爵士樂圈出沒,將吐瓦的荷麥、蒙古的長歌結合西方爵士樂、古典音樂、環境音樂,塑造出一種實驗風格的東方音樂。特別強調聲音技巧的表現。

她的作品非常多,我特別喜愛2000年《Stepmother City》這張,因為它充滿折衷主義風格,在自由與結構、古老與前衛之間取得解決。Sainkho Namtchylak甚至稱她自創的這種風格為「遊牧電音」。

Stepmother City 專輯Stepmother City 專輯

如果你只是在室內空間裡聽《Stepmother City》,你無法體會遊牧電音的真正意思,它最適合開車在曠野時聽。層次分明的電子音響,自由奔放超具想像力的聲音,那是奔馳過草原,又走唱過擁擠西方都市才有的聲音。那是不受錄音室拘束,不被電腦設備吃掉(或者馴化)的聲音,那是自由。

至於費曼與荷麥的神奇故事並未結束。費曼終身是「吐瓦之友協會」成員,發揚散播吐瓦荷麥音樂。他過世後11年(1999年),基金會的創辦人、《費曼的最後旅程》作者Ralph Leighton掛名共同製作了紀錄片《成吉思汗的藍調》Genghis Blues,獲選日舞影展最受歡迎影片,入圍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

紀錄片

這個影片記錄美國盲眼藍調歌手Paul Pena如何自修吐瓦文,如何透過吐瓦之友協會認識了吐瓦知名歌者Kongar Ol Ondar,如何在後者的邀請下,於1995年踏上吐瓦的旅程,參加了每三年才舉行一次的國際荷麥大唱比賽,成為第一個在這個比賽奪得冠軍的外國人。

紀錄片《成吉思汗的藍調》

那是Adrian Belic跟Roko Belic兄弟共同以V8拍成的電影,1995年拍完,1999年才剪接完畢參展。為什麼耗時這麼久?因為兩兄弟都很窮,要四處打工,住在修車廠的樓上。朋友的剪接室有空才能借用。

原來,接近吐瓦荷麥的每一條路都要自修,都要漫長等待。真誠美麗的事物多半如此。認識Sainkho Namtchylak,你也得好好自修,就從《Stepmother City》開始吧。






何穎怡
政大新聞碩士,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比較婦女學研究,現專任翻譯。譯作有時間裡的癡人《貧民窟宅男的世界末日》嘻哈美國在路上裸體午餐《行過地獄之路》等。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世界難民日 難民是一種「狀態」,不是一種身分

    每年的難民數持續增加,加上近期他國戰火衝突不斷,更讓人感覺到「難民」離我們不遠。失去家國的狀態若難以想像,這幾篇文章能帶你入門,畢竟在全球脈動息息相關的今日,我們都無法排除成為難民的可能。

    2138 0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世界難民日 難民是一種「狀態」,不是一種身分

每年的難民數持續增加,加上近期他國戰火衝突不斷,更讓人感覺到「難民」離我們不遠。失去家國的狀態若難以想像,這幾篇文章能帶你入門,畢竟在全球脈動息息相關的今日,我們都無法排除成為難民的可能。

213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