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不讀不知道!

【在他們的屋頂上】01|李取中在屋頂上

  • 字級


屋頂上bn

屋頂上
屋頂上
《屋頂上》是攝影師陳敏佳2009年起進行至今的「屋頂上」人像攝影計劃,拍攝了36組持續努力著,想為這片土地帶來一點不同面貌的人物,陳敏佳選擇在拍攝對象的工作或生活所在的屋頂上拍攝,原本只是想記錄身邊的朋友,最後卻記錄了整片土地。

這次邀請到其中四位站到「屋頂上」的人物,從被拍攝者的角度,來跟大家談談這整個攝影計畫和拍攝現場的幕後花絮。



文字整理╱明室、攝影╱陳敏佳

01. 聽到《屋頂上》這企劃時的想法是什麼?
李取中:屋頂是一個有趣的地方,我到一個地方去,不管是辦公或人家的地方,只要能夠上屋頂的話,我都會很希望能夠上去看一下。在頂樓上比較能夠去把一個區域的空間感描繪出來,這是平常在街上比較難去觀察的一個角度。我自己租房子的時候,就刻意找頂樓加蓋。因為覺得自己的居住空間應該是要盡量開闊一點比較好,住在城市裡又不可能一天到晚往郊外跑,所以如果你下班完回家後,還不能有一個稍微讓自己在視覺上、心態上比較放鬆的地方,這樣住起來就會不舒服。所以我上一個住的地方也是頂加。

雖然頂樓加蓋的居住環境可能沒那麼舒適,因為頂樓的確會夏天比較熱,冬天比較冷。可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世界本來就是這樣子啊,本來就是冬冷夏熱。能夠去體驗那個部分,我覺得就是真實世界,還蠻貼近自然規律的,我喜歡這樣的生活形態。當然,若住在鄉村,自然不會有這樣的問題,因為可以生活在較為開闊的空間裡,甚至有些人家前面就有庭院。但是在都市化的過程中,人開始往都市流動,為了容納這麼多人,所以高密集的辦公、住宅大樓就出現了。

像誠品之前辦過「屋頂音樂節」,我們一般還是把頂樓當成一個特殊的場所。實際上可以不是這樣子,它可以是一個開放的空間,讓人隨時去體驗,是想要看個天空、場景,就能隨時上去的地方。我相信無論在東京或香港都一樣,有時候空間的取得是一種奢求,但隨著人對自己或對生活的需求改變,就會慢慢開展出生活的其他可能性。所以可能在租房子或買房子的時候,會去特別注意那裡有沒有陽台或露台的設計。

從攝影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透過這個計畫去看到人、人站在屋頂上,以及屋頂上一些場景的狀態,這個部分我覺得是吸引人的。我覺得《屋頂上》開啟了一個值得去探討的議題,延伸性蠻高的。因為看著照片裡的人物,也同時看到一些平常不會去親近的空間。長期來看,如果「屋頂上」計劃可以延伸出一些活動、展覽,把人導引到屋頂上,會是個不錯的開端。

02. 實際拍攝過程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

李取中:拍照對我來說很難,我本來就不是很喜歡被拍,覺得不是那麼自然,不過那天「屋頂上」的拍攝我覺得還不錯,因為場地一個比較屬於自己的空間。如果是拍雜誌或在特定空間裡,感覺「目的性」太強,對一個不習慣被拍攝的人,總會感到不自然。但屋頂本來就是我住的地方,拍攝那天我覺得比較好的是沒有正面被拍,而是穿過窗戶來構圖,然後我是坐著看其他地方,感覺比較好一點;如果是直視的鏡頭,我覺得就比較不自在了。

其實當攝影師很重要的二個部分,一是人物直視鏡頭的話,情緒如何被正確地導引出來,拍出人的特質;另一個是,拍出人物很自然的一面。人面對鏡頭時,是處在一個不自然、可能有防備,或比較想要去凸顯某個狀態的,情緒在某些程度有時候是太多的,因為會意識到攝影機的存在。所以我覺得這兩個部分是困難的,一個是如何去拍到人物很自然的狀態,另一個是在拍攝情境中捕捉到人物的特質。

我印象深刻的是,拍攝那天天氣並不是很好,有一種山雨欲來的感覺。但我自己是喜歡氣候變化的人,像風、雨、颱風對我來說並不會特別討厭,而是一種心情的轉換。其實這種山雨欲來的天氣變化,會讓人有些興奮,空氣中好像有什麼事正在醞釀發生。下雨前就會呈現這樣的狀態,尤其是颱風來臨之前,一般人的情緒會特別高亢,一旦發生後,就會進入一個完全底定而鬆懈的狀態。不同的天氣會引導人進入不一樣的情緒中。

李取中在屋頂上
李取中╱雜誌執行長
台北市大安區瑞安街住家頂樓
2012/04/16

李取中/
2000年和四個伙伴一起創業,成立了「當鋪網」(之後更名為樂多市場),2008 年創辦「樂多新文創線上誌」, 隔年獲得「網路金手指」年度大獎。現為英國社會企業
《The Big Issue大誌》(TBI)台灣版執行長和總編輯。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有人當廚師、有人追蝗蟲,讓OKAPI帶你認識五位「找到一件想做的事,而且用生命去做」的人

他們有人徒步中國、有人用30年紀錄台灣環境、還有人成為業配之王,如何對抗他人的質疑全心投入一件事?他們的故事告訴了我們答案。

231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