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 本月大人物 /

搞革命,要理論也要行動──專訪史明《史明口述史》

  • 字級


史明-1
(攝影/但以理)

 
認識腳下這片土地,原來可以從洞見一個生命開始。

史明1918年生於台北士林,彼時為日本殖民時期,因父親參與了由林獻堂、蔣渭水等人主導的「台灣文化協會」,自幼與他倆親近的史明,視其為心目中的英雄。就讀台北一中時期,苦於母親執意要他讀醫專、當醫生,因興趣不符,升五年級前夕,便向阿嬤拿了25圓,一個人拎著空蕩的行李箱,偷偷乘船赴日,準備報考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科。

留學早稻田期間,史明參加祕密讀書會,鑽研自大正時代以來便被視為非法的共產主義,耽迷於《共產黨宣言》《資本論》等書籍,通過此一「必經的隧道」,產生行動的欲望。1942年自早稻田畢業後,他決意去中國抗日,排除在台的日本帝國主義。於中國從事地下工作期間,眼見屠殺四起,與馬克思所主張的恢復人性之理念相悖,且行動飽受監控,在一股「寧死在台灣,也不願死在中國」的意念催逼下,遂於1949年冒險佯裝賣茶葉的商人,自北京返台。

當時,距離二二八事件爆發已屆兩年,然台灣社會猶存在相當緊繃的氣氛,親見國民黨政權腐敗,史明毅然於草山一帶成立「台灣獨立革命武裝隊」,預謀行刺蔣介石,後因藏槍被特務發現而展開島內大逃亡。1952年偷渡至日本後,一面經營「新珍味麵館」,一面從事台獨地下工作,並於1962年完成日文版《台灣人四百年史》,及至1993年才回到台灣,繼續推動台灣獨立運動。

史明一生,如濤濤江河,波瀾壯闊,盡收錄於《史明口述史》中。為了革命,史明大半生流離海外,可以說,他的逃亡,他的不在,都是為了尋求機會,正面突擊。

史明口述史(修訂新版)

史明口述史(修訂新版)

簡明 台灣人四百年史:圖文精華版

簡明 台灣人四百年史:圖文精華版


提及流亡日本一事,史明不禁辯駁,「老實說,我自己沒有說流亡啦,我是要搞革命,怎麼說自己流亡?那是別人說的。那時候我堂堂是在搞革命的。」在史明看來,無論荷蘭、鄭氏、清朝、日本到蔣家國民黨政府,均為外來殖民政權,他一生為台灣拚命,就為將台灣從被壓迫的命運中解放出來。

史明說,他兒時即有抗日的情感,即便轉往建成小學校或日後就讀台北一中,身邊同學多為日本人,抗日意識亦未曾降低。同學之間相處多和睦,日人亦未表現出優越感,但一回到家裡,便耳聞父親或台灣文化協會成員痛罵台灣總督府,指稱他們剝削台灣人,奪取言論自由,「我不知道什麼叫反日、抗日,也不知道什麼是民族,但那時候針對日本的抗議相當多,有一個底子了。」而此一抗日的意識型態,直至進了早稻田大學後才理論化。

他曾說,少年時代易受熱情與正義感染,雖比較不會顧慮到對錯,卻非常懷念年輕的時候。問他這股熱情與正義感所從何來?他說,「少年實在沒那麼複雜,什麼是正義感也不知道,有句台灣話『路見不平,氣死閒人』,這就是正義感。」他以「幼稚」形容少年時代,內心燒著紅艷艷的理想之火,熱誠而純粹,見一灘水,濁便稱濁,清便稱清,絕不混淆。亦不會顧慮這麼做對自己好或不好,只想著這人是對是錯;若此人做錯了,即便沒有動手教訓,也會出言指責,這就是熱情。「那都是很抽象的,沒什麼概念或理論,年輕時代大家都很純粹,沒有沾染到社會上骯髒的東西。」

即使身處封建家庭,自小,長輩仍嚴格教導做人的規矩,「你要作好的人,才能作好的台灣人。作一個人,無論台灣人、日本人,還是中國人也好,都要遵守是非。作人如果自私,連偷別人東西也不打緊,要如何作好的台灣人?」長年投身革命的史明,份外重視人格修養,在《史明口述史》裡不時可見他坦然反省兒時的驕傲性格、青年的英雄主義;而人格修養體現在地下工作上,則是講求信用,彼此信任。

史明-2
(攝影/但以理)

 
言談間,史明一再強調樹立人生觀之必要。「人是怎麼樣存在的?同是人,我們現在要怎麼樣走下去?走下去的目的是什麼?」他指出,「你的一輩子,是要為了自己的享受努力,或是要為了給民族、階級或國家帶來貢獻?這就是人生觀,最大的人生觀。」他念書的時候,便認為克己、為別人付出才是正確的人生觀,這變成他唯一的信念,支撐他一路穿越紅潮、橫過刀山,就算處境孤危,也不感到害怕擔心。

史明於中共擔任地下情報員期間,不解何以台灣人和中國人同為漢人卻嚴重對立,漸萌生「台灣意識」,1960年代初期於日本寫下以台灣人為主體、從政治經濟角度詮釋台灣歷史的《台灣人四百年史》,為台灣民族主義奠下極為重要的論述基礎,「什麼叫做台灣民族主義?台灣人,關心台灣的利益和前途,政治上,要建立獨立國家;經濟上,要建立國民經濟,現在是殖民地經濟;文化上,要發展我們祖先留下來的台灣固有文化。」

史明表示,「台灣目前最大的問題是體制外的革命和體制內的改革互相爭鬥。」現今,台灣社會討論台灣意識多注重知識分子的表述,忽略了民眾所思所想,偏知識分子常是徒有理論、流於空談,未採取具體行動。他認為,革命的主力軍是民眾,返台這二十年,為求接近大眾,他組織宣傳車,四處宣講,總算逐漸看到了成效,「這三、四年,我如果出來,分旗子,大家都來搶!」旗子上寫著的「台灣民族主義」,幾乎總結了他一生的信仰。

高齡95歲的史明,白髮銀鬚,行路頗見顛斜,然談起他一生記掛的這片土地,仍語調鏗鏘昂然,很是動情。他說,台灣獨立運動必須「從現實出發,看發展、看全面」,同時要能以簡單明瞭的方式告知大眾。

最後,一生貫徹人道主義、戮力結合理論與行動的史明不忘提醒,「沒有行動的理論是空洞的理論,沒有理論的行動是經驗主義。」


史明相關作品
史明回憶錄:追求理想不回頭

史明回憶錄:追求理想不回頭

史明口述史(修訂新版) (電子書)

史明口述史(修訂新版) (電子書)

穿越紅色浪潮:史明的中國革命歷程與台灣獨立之路

穿越紅色浪潮:史明的中國革命歷程與台灣獨立之路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人一旦日夜掛心別人忘記了沒,自己就會成為那段歷史最忠誠的傳承人。

六四天安門事件已過去30多年,對中國人民而言,直到今天,六四仍是說不出的詞,六月四日是一個該被遺忘的日子。

295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