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學習力倍增

不只「內容」探討「值得過的人生」,更以「載體」跳脫「理所當然」——《活出值得過的人生》

  • 字級

 


十年前,
我曾在TEDxTaipei分享以下觀察:台灣青少年隨著升學越來越迷惘,除了與高學歷高失業率的青年失業現象有關,恐怕也跟許多台灣人知道自己「不要」什麼,卻往往不清楚真正「要」什麼的文化氛圍有關。我的紀錄片《學習的理由》、研究論文發表,也持續關注並探討人如何在資源分配的遊戲中迷失自我,衍生各種社會問題或困境。

近年投入實驗大學的研究與倡議,我也意識到:過去大學制度的設計,預設了大學不必過問「私人」問題,只要培養理工、人文、社會、商管等專業知能,人們就能過上好生活,社會就能良好地運作。然而,稍經觀察思索就不難發現,這樣的大學制度非但與人們是否能面對各種人生挑戰與課題、活出幸福有價值的人生不直接相關,更在無形中再製著各種社會上的不公不義不永續

千禧年後,一群由憲法學權威小林直樹(故台大政治系名譽教授許介璘之師)、生態學權威小原秀雄(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聯合國環境署UNDP受獎人)為代表的日本學術界泰斗,痛感他們一生在學術界的努力不但未能實際改善數不清的世界危機,更在學術快速專精化的同時,越來越遠離對人與世界整體認識。於是,他們頂著當時已七八十歲高齡的身子,創立了「綜合人間學會」,在學會宗旨寫下這段話:

類正面臨前所未有之重大臨界點...無庸置疑危及人類與文明存亡。即便如此,解決之道與協力互助仍姍姍來遲...

誠然,這些問題都可分別探討其個別原因。但追根究底,上述問題都可溯及人類的慾望、思維與行為...要應對今日全球的難局,不可或缺的,自然是人類面對自己,真摯地自我認識與自我反省。

因此,我們認為:古希臘神殿上「認識自己」這條神諭之於今日,正是綜合人間學的根本命題...不止於上述文明議題之解決,更關乎人類生命全貌的探問。我們必須探問「我是誰」「我該如何活」...

從個人生計與幸福、社會的文化與結構,乃至文明的破局與出路...「我是誰」這個往往被視為理所當然的問題,恐怕比多數人想像的還有重量。

十二年國教的諸多措施,如提高學習歷程檔案在入學依據的佔比,本有促進學生自我探索的用心。然而,這樣「認識自我」的立意,仍成了許多學生的「新・軍備競賽」項目。

台灣雖然仍未出現無須入學考試,將「認識自我」「設計自己的教育」「開創自己的人生」融貫教育主軸的大學(如日本雫穿民主大學),所幸林從一老師的《活出最值得過的人生》,或許能成為降溫軍備競賽下過熱身心的及時雨。


活出最值得過的人生:認識自己х轉換視角х抉擇未來,帶你穿越生命迷霧的66則思考智慧

活出最值得過的人生:認識自己х轉換視角х抉擇未來,帶你穿越生命迷霧的66則思考智慧

作為林從一老師臉書的長期讀者,本書中不少篇章似曾相識——有些看得出收錄自老師臉書上的散文,整體則是延續著臉書的文風,輕盈卻不淺薄,親切而有餘韻。

閱讀這本收錄林老師散見於臉書,或曾用於課堂、講座、各種對話中的方法、故事、箴言、甚至是自言自語與感嘆的集錦,頗有閱讀當代版《論語》之感。整本文集看似沒有嚴謹的系統、論證或結構,但不論是推敲作者、編者的編排意圖,或後設地覺察閱讀感受,「意義」都在此一過程中湧現。例如,從首章「真實的活著」到終章「道別是成全」,讀罷此書,「成住壞空」潛伏於全書結構的感受油然而生。但究竟林老師或編者是否有此一意圖?想到這,湧現的感受更令人玩味。

文體與結構餘白帶來的玩味感,也讓我感受到本書另一層意義。為何一本由資深學者撰寫的探索人生、認識自我之書,不用專業理論與實證為根據,有系統地架構出一套可以依循的方法論?這讓我想起第四波系統思考DSRP理論」所說:任何看似客觀完善的體系,都只是將實在範疇化的眾多有效方法之一(one of the many valid ways of categorizing reality);我們能「觀(view)」看到什麼樣的世界,終究取決於我們作為觀看者的立足之「點(point)」。

若「活出值得過的人生」的理論/方法論太過完善,如何看待/活出「值得過的人生」的前提預設與方式也容易隨之僵化。比起固定於單一視角的西洋畫,本書或許更像視角游動、由觀者決定的東洋畫——不只在「內容」上探討「值得過的人生」,更在「形式/載體」上破解制式化、僵化、理所當然(taken for granted)的常規視野,實現「媒介即訊息(medium is the message)」。

不過,人習慣了框架,面對無所依循的局面,往往無措。既然閱讀此書的視角可以游動,除了林老師提出的「三角對話法」(p.21),我也拋磚引玉,試著提出幾種閱讀本書的可能方法:

一、把本書當作床頭書、通勤書、廁中書...或者如其文章來源「臉書」的「紙本版」,輕鬆閱讀。像「一趟城市近郊的登山健行」(p.20),在放鬆放空、不預設目的的情況,讓感受、觸動、啟發、聯想與文本自由相遇。

二、應用書中的方法或箴言,覺察自己的實踐經驗與感受,並記錄下來。我授課或帶領工作坊時,就用了不少與林老師類似的方法,引導學員自我探索。舉例如下,讀者可以延伸發揮:

  • 讓學員在便利貼上完整地寫下「我是誰」後,把寫過的便利貼撕掉。接著,讓學員用不重複的元素/描述,在新便利貼上繼續完整地寫下「我是誰」。然後,多次重複這個過程,看看把所有「我的標籤/定義/要素」都捨棄後,「我」究竟還能是誰/什麼樣的人(類似p.63「透過告別自我,來發現自我」)。
  • 讓學員相互訪談「最好/有效的成長或自我實現經驗」「最糟/無效的成長或自我實現經驗」,從中挖掘「促成」與「抑制」自我成長或實現的關鍵情境或要素,透過主動安排「促成」情境與要素、避免「抑制」情境與要素,來「設計自己的教育」(類似p.59「幸福觀察法」)。
  • 基於「心情」「能量」「清晰度」等自己在乎的指標,每天過一段時間就紀錄指標的高低起伏,看看指標如何受行為、他人、事件、飲食、環境等要素影響,並透過有覺知地規劃調配生活中的上述要素,讓日子過得越來越符合理想樣貌(類似p.69「快樂是價值鑑定師」)。

三、把林老師「當作學習伙伴,而不是思想的權威者」(p.155),每讀一個段落就掩卷反思:林老師說這一段話時,心理可能在想什麼?這段論述預設了什麼樣的前提或視角(p.228)?他說的是否是真的、善的、美的?即便是真、是善、是美,我該/想這麼相信、該/想這麼說、該/想這麼做嗎(p.188)?

正如林老師引用亞里斯多德(p.221):「無論一個想法看起來有多麼真、多麼可信、多麼吸引人...都先好好審視它,再決定要不要接受它。無論一個想法看起來有多麼荒謬、多麼不可信、多麼讓人厭惡...都先好好審視它,再決定要不要拒斥它。

四、練習「忘(亡心)」的功夫。正如林老師書中所述,隱喻為思考與心智狀態設定了運行的框架(p.209),即便林老師用了一種視角游動的方式撰寫本書,「視角存在」的事實依然無法避免。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人(言行)的有限性,無法窮盡實在(reality)的無窮變化與無限面向,只能捕捉/呈現/實現微小的片刻、片段、片面。有些人認為各自沒有問題,合起來卻矛盾(p.205)的處境,就是「人類有限性」面對「實在的無窮無限性」時無法避免的難題之一。人類有限的「是非、對錯、勝負之外,的確有著一大片思想、精神與價值豐饒的領域」(p.277)。

「忘」不單純是通俗意義的「遺忘/忘記(forget)」,而是試圖「去除/超脫(亡)」我們(包含作者)「心智活動及其產物(心)」的有限性。多部佛經說的「筏喻」,就提醒我們:任何指導都只是協助我們渡向彼岸的船筏,而非彼岸本身。讀過林老師的書,如何通往「彼岸」而非執著於本書這艘「筏」,也可說是「忘」之意義所在。

五、哲人還在哲思、哲語、哲行——全書未完待續,仍在林老師的臉書連載中。讀者或許可以讀過書後,到老師臉書找到文章出處,或追蹤最新連載,實際參與對話,把林老師與其他讀者「當作學習伙伴」(當然,老師沒有義務也不一定有心力回覆所有留言)。

最後,或許你認為這本書不該這麼讀,還有更好的讀法——恭喜你,我想你已領會林老師的用心。


活出最值得過的人生:認識自己х轉換視角х抉擇未來,帶你穿越生命迷霧的66則思考智慧 (電子書)

活出最值得過的人生:認識自己х轉換視角х抉擇未來,帶你穿越生命迷霧的66則思考智慧 (電子書)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香臭不只是味道的問題,還可能讓你掏更多錢買單?

經典電影《香水》中,葛奴乙為了香味殺人,現實生活裡,你可能因為香味讓錢包大失血,到底為什麼味道能夠影響我們的行為、作為衡量身分地位的標準、香味又是從哪裡誕生的?

2203 0